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821659
大小:163.85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4
《整式的加减说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整式的加减》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整式的加减》第一课时。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分别从教材分析、学生分析、教法分析、学法分析、教学过程五个方面具体阐述我对这节课的理解和设计。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地位、作用本节课选自新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2节,是学生进入初中阶段后,在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单项式、多项式以及有理数运算的基础上,对同类项进行合并、探索、研究的一个课题。合并同类项是本章的一个重点,其法则的应用是整式加减的基础,也是以
2、后学习解方程、解不等式的基础。另一方面,这节课与前面所学的知识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是建立在数的运算的基础之上;在合并同类项过程中,要不断运用数的运算。可以说合并同类项是有理数加减运算的延伸与拓广。因此,这节课是一节承上启下的课。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同类项的概念及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感受“数式通性”和类比的数学思想。教学难点是:正确判断同类项,准确合并同类项。(二)、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结构特点与教学重、难点,特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同类项的概念;(2)、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方法。2.过
3、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类比数的运算探究合并同类项的法则,从中体会“数式通性”和类比的思想;(2)、会利用合并同类项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3)、通过知识梳理,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由数的加减推广到同类项的合并,可以培养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认知规律。(2)、通过具体情境的探索、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和积极参与、勤于思考意识。(三)、教具、学具准备:为实现以上教学目标,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充分发挥现代技术的作用,本节课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直观
4、的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学生分析(说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运算,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这些知识对本课的学习有着铺垫作用。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抽象概括能力和迁移能力都有待提高,学生从熟悉数的运算到理解含有字母的式子的运算,需要一个过程。在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时,对于如何判断同类项,为什么可以把同类项进行合并,如何合并同类项,学生理解和运用起来还是有困难的,还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数”与“式”的类比,正确分析含有字母的式子的结构,帮助学生理解由于字母表示数,字母可以像数一样参与运算,因此可以运用分
5、配律合并同类项。教学中需要多展示找同类项及合并同类项的过程,积累感性经验,丰富学习体验,逐步达到对“式”运算的理解。三、教法分析(说教法) 根据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鉴于本节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我确定了以启发、实践、交流为主的教学方法。本着思路让学生想,疑难让学生议,错误让学生析,规律让学生找,结论让学生得,小结让学生讲的原则,努力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交流、合作的学习品质,猜想、类比、归纳、概括的思维习惯。四、学法指导(说学法)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本节课,我从学生
6、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想、归纳、类比、交流、反思等活动,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真正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质的飞跃。五、教学过程(说过程)对本节课的教学,我设计了:复习巩固;创设情景,引出课题;类比探究、学习新知;学以致用、应用新知;基础训练、巩固新知;小结归纳、自我完善;布置作业七个环节。(一)复习巩固整式-15ab系数次数项复习多项式、单项式的相关概念,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基础。(二)创设情境、引入课题6m$W:A%{9F$@*W:A整式的知识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
7、的应用,下面我们来看一个例子——展示课本第53页本章引言中的问题(2)(投影在大屏幕上)。'这是一个简单的行程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片刻,就能根据学过的“路程=速度×时间”容易列出式子: (352t)^"X1t$E5D;E(U这时提问:这个式子的结果是多少?你是怎样得到的?说明其中的道理。从而教师归纳出:在实际生活中,经常遇到含有字母的式子的运算问题,学习含有字母的式子的运算是实际需要,从而引出今天的课题:整式的加减(1)(教师板书课题),出示学习目标。3q.o&n9R3d8]设计意图及依据:这样引入能自然过渡,引入新课,更重要的是通
8、过实际背景,让学生明确学习整式加减的必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的能力。这样的设计符合数学新课标的要求和最近发展区域的教学原则。(一)类比探究,学习新知(大屏幕展示探究1,问题2)1、探究1:问题2: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