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821259
大小:5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4
《关于《湘灵歌》的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于《湘灵歌》的问题首先提出有关《湘灵歌》的史料的,是吴海发同志,他在南京师范学院《文教资料简报》1976,7-8合刊上发表了《鲁迅的湘灵歌与长沙事件》,提出了《文艺新闻》上的编者按。现在把1931年8月10日上海出版的左联外围刊物《文艺.新闻》第四版上刊登的鲁迅的三首诗和编者按,照录如下:鲁迅氏的悲愤以旧诗寄怀闻寓泸日人,时有向鲁迅求讨墨迹以作纪念者,氏因情难推却,多写现成诗句酬之以了事。兹从日人方面,寻得氏所作三首如下;并闻此系作于长沙事件后及闻柔石等死耗时,故语多悲愤云。(一)昔闻湘水碧如染,今闻湘水胭脂痕。湘灵妆成照湘水,皓如素月窥彤云。高丘寂莫竦中夜,芳筌零落无余春。鼓完瑶瑟
2、人不闻,太平成象盈秋门。(二)、(三)略’略去的(二)、(三)两首,是《无题》(“大野多钩棘”)和《送O.E.君携兰归国》。从《鲁迅曰记》看,1931年2月12日,“日本京华堂主人小原荣次郢君买兰将东归,为赋一绝句,书以赠it,……”1931年3月5日,“午后为升屋、松藻、松元各书自.作一幅,文录于后:‘春江好景.依然在,……”“大野多钩棘,……”“昔闻湘水碧于染,……’’可见《文艺新闻》上对这三首诗的排列次序,同写作时间稍有出入,即2月12日作的《送〇.E.君携兰归国》排在3月5日作的《湘灵歌》和《无题》(.“大野多钩棘”)后面。怎么知道《湘灵歌》作于3月5曰呢?《鲁迅诗稿》在“昔闻
3、湘水碧于染”诗下,写明“辛未仲春偶作,奉应松元先生雅属”,确切证明这首诗是在1931年2月作的,即《日记》上记录诗的日子也就是写诗的日夺。这里指出,还没有“闻柔石等死耗”,《文艺新闻》上说他作于闻柔石等死耗后,不够确切。不过这个说法虽不确切,但鲁迅当时已预料到五位烈士的被害,因此在《送〇.E.君携兰归国》里提到“椒焚桂析”。所以那样说还和诗里写的相符合。再看“长沙事件”,发生在1930年,“左”倾机会主义分子李立三窃据了党中央政治局的领导地位,强令红三军团硬攻长沙,于七月底攻入长沙,八月九日即被迫撤出,有一万余名红军指战员及地方武装来不及撤出,被围在城内,惨遭杀害。九月,李立三又强令红
4、一方#军再攻长沙,强攻不克,伤亡很大。从八月到十月,造成十四万共产党员和进步分子惨遭杀害。伟大领袖毛主席的亲密战友杨开慧烈士,不幸于十月二十四日被捕,十一月十四.曰英勇就义。十一月十八日上海《申报》上刊登了杨开慧烈士被害的消息。②这就是长沙事件。魯迅在1931年3月5日写的《湘灵歌》等三首诗,是不是以长沙事件为背景呢?按这三首诗的次序看,第一首“春江好景依然在,远国征人此际行。”写曰本歌人从上海回国,同长沙亊件无关。第二首“大野多1钩棘,长天列战云。几家春袅袅,万籟静惜愔。”战云在大野,在野地,不是攻城战。钩棘指刺人的草,也可指武器,不是好字眼,当指国民党反动派的武装部队,向大野进军。
5、这时,只有几家有袅袅的.春光,?形容春光的微弱。这四句看来也跟长沙亊件无关。因为长沙事件是攻城战,是围困长沙后在城内的大屠杀,都不是在大野作战。长沙亊件由于“左”倾机会主义的路线错误,造成革命的损失,反动派的气焰上升,那就不是袅袅的微弱的春光了。这样看来,“大野多钩棘”也不是写长沙事件。既然同一天写的三首诗,两首都跟长沙事件无关,那末第三首的跟长沙事件无关也就不足为奇了(详下)。这样看来年3月才写的。我们看鲁迅写的悼诗,《哀范君》,据许寿裳《怀旧》说,1912年大概是七月底,他来对我们说:“爱农死了。”于是给我们着胙夜所作的《哀诗》三首,可见他得到范爱农死耗后不久就写的。再像他写悼柔石
6、等五位烈士的诗,是他避居花园庄,得到五位烈士被害的消息后写的。像《悼杨铨》,是他去送殓回来就写的。《湘灵歌》既是1931年3月5日写的,k鲁迅得到:f不幸的消息后_写悼辞的做法不一样,有的同志认为《湘灵歌》不是3月5日作的,早作了,不过在3月5日写来送人吧了。但在《鲁迅诗稿》上写明’“辛未-仲春偶作”,是无可怀疑的。二、《湘灵歌》的主题有的同志以长沙事件为背景来谈《湘灵歌》的主题,一种认为“《湘灵歌》全诗表达了对长沙事件’的无限悲愤,对杨开慧等革命烈士的深切悼念,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强烈控诉、有力鞭挞和辛辣嘲讽。”①一种认为“《湘灵歌》这首诗,是借用神话故事,揭露国民党法西斯统治的罪行,是
7、对‘长沙事件’中牺牲的杨开慧等烈士和1931年2月.牺牲在上海的柔石等烈士的悼念。”这两种说法,前一种着眼在长沙事件,后一种也着眼在长沙事件再加上悼念柔石等烈士,在着眠在长沙事件这一点上两者是一致的。我们理解《湘灵歌》,恐怕只能从诗的本身出发,不宜从《文艺新闻》的不尽确切的编者按出发。从诗的丰身来理解,我们就注意到鲁迅对《湘灵歌》在文字上的修改,即“皓如素月窥彤云”,改作“皎如皓月窥彤云”,为什么要这样改呢?因为“素”是白,鲁迅怕读者把“素”字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