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通为用”论中风

“以通为用”论中风

ID:21806331

大小:54.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4

“以通为用”论中风_第1页
“以通为用”论中风_第2页
“以通为用”论中风_第3页
“以通为用”论中风_第4页
“以通为用”论中风_第5页
资源描述:

《“以通为用”论中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以通为用”论中风论文导读::通法释义。中风病病因病机。通法应用举隅。以通为用论中风。论文关键词:通法,中风,应用举隅一、通法释义通法有广义、狭义之别。狭义通法,乃指宣通郁滞、通利二便之法。叶天士提出了凡病宜通的治疗学思想,指出:大凡经脉六腑之病,总以宣通为是,六气客邪,可通可泄。故凡能祛除病邪,消除气血津液运行阻滞,协调脏腑功能的方法都属广义通法范畴[[1]]。二、中风病病因病机中风病是因气血运行障碍所致的以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语不利为主症,伴有或不伴有昏仆的一种病证,其主要病机是不通,主要病理因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虚中风病大多与虚有关

2、。虚责其脏者,应为肝肾。《临证指南医案中风》:精血衰耗,水不涵木肝阳偏亢,内风时起。肝肾亏虚是中风病的病理基础[[2]]。因虚致瘀,因虚生痰,因虚阳亢,因虚生火,因虚生风是中风病变的必然结果。风有内风和外风之分。气血不足,脉络空虚,尤其在气候突变之际,风邪乘虚入中,气血闭阻,发为中风。风为百病之长,风邪鼓动,气机逆乱,加重脏腑功能失凋,气血津液运行失常,致痰浊瘀血内生;另一方面,招致外邪乘虚,火热、痰瘀、浊毒等实邪由此而生,从而表现出实邪为主的证候特点。内风的产生主要见于肝阳化风及气虚生风。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肝为厥阴风木之脏应用举隅,体阴

3、而用阳,肝肾阴虚,水不涵木,肝阳化风而发病。火引起中风之火为五志之火,多为心火、肝火[[3]]。心主血,五行属火;肝藏血,体阴而用阳,主气机疏泄,气机之升降出入正常与否与肝脏关系密切。有资料表明[[4]],中风病的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其中45岁至60岁为高发期。这一年龄阶段的人多承担着重大的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容易受七情所伤。五志过极,心火暴胜,可引动内风而发卒中;或长期烦劳过度,精神紧张,虚火内燔,阴精暗耗,日久导致肝肾阴虚,阳亢风动;素体阳盛,心肝火旺之人,亦有遇怫郁而阳亢化风。痰《丹溪心法论中风》指出:东南之人,多是湿土生痰,痰生

4、热,热生风也。嗜酒肥甘,饮食失节,损伤脾胃,聚湿生痰;或肝阳素旺,脾运失司,内生痰浊;或肝火内炽,炼液生痰;或情志不畅,忧郁恼怒,肝气郁结,气郁聚液生痰;或气郁亦可化火,炼液生痰,最终成为中风病的发病基础,形成中风。痰热重者,阻在中焦,浊邪不降,致腑气不通。瘀瘀是指瘀血与郁滞。瘀血的形成,可因气滞、气虚、血寒、血热等使血行不畅而致论文的格式。《内经》指出:血菀于上,使人薄厥。郁滞主要是指脏腑气机的壅滞。中风初起,肝气横逆,气机失调,气血逆乱,脏腑功能失调,郁滞遂成。脾胃郁滞则痰浊内生;肺气郁结则宣降失司,腑气不通,腑实以成。尤其腑气不通在中

5、风病的病变过程中占重要地位,其作为一种病理状态持续存在于中风病的演变过程中[[5]]。综上,中风病的病理性质为本虚标实。本虚是指肝肾阴虚、气血虚少;标实是指风、火、痰、瘀等实邪的存在。基本病机为阴阳失调,气血逆乱,脉阻窍闭,不通为病。三、通与中风病脑为元神之府,是清灵空窍。若有热、瘀、痰等邪气侵扰,则清窍失灵,发生病变。《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曰: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曹永康教授认为:当猝然昏仆,痰鸣肢掣之际,气之与血,并走于上,机窍闭塞,壅而不通,不论风也、火也、瘀也,悉奔于上,冲激犯脑,总属留而不去应用举隅,其病为实,治疗大法当在通字[

6、[6]]。因此,治疗上宜通腑化浊开窍,活血化痰通络,使气血得畅、脑窍得开、脉络得通,且可防止中风的再次发生。故通法与中风病的治疗密切相关。四、通法应用举隅通补法中风病多因肝肾阴虚,水不涵木,浮阳上亢,虚风内动所致,以肝肾阴虚为本,故滋补肝肾,以补助通是治疗中风病的根本大法之一。《临证指南医案中风》:精血衰耗,水不涵木肝阳偏亢,内风时起,治以滋液熄风,濡养营络,补阴潜阳。清张山雷提出养水滋肾一法,虽非治疗猝中之急务,然是治肝阳必不可少,以补肾为治肝之木,故在潜镇摄纳之后,气血既平,痰浊不塞,徐图滋养,以固护根基,而肝阳可无再动之虑,亦此证中善

7、后之要着。且中风病日久,痿废不用,反复发作,损伤正气,耗伤阴血,脉络瘀阻,无以温煦充养肌肤筋脉而成痿证。如《宣明论方》中治疗肾气虚厥,语声不出,足废不用的地黄饮子以补益肝肾、摄纳浮阳、开窍化痰。六味地黄丸亦为补益肝肾阴精的良方。但需注意,因虚而补不可过于腻滞,须与通补,寓通于补,以顺脏腑之性[[7]]。通腑法腑气不通,痰瘀之邪积滞胃肠,阻滞中焦,气机不利,胃肠浊热不得外泄,更助肝阳痰火之势加重病情,亦可诱发再次中风。清代张锡纯发现,大凡中风病人多有大便燥结不通之证,并认为是治此证者,当以通其大便为要务,迨服药至大便自然通顺时,则病愈过半矣。

8、因此,对于腑实不通的患者,应急用通腑法。刘河间在《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中风论》中提出若忽中腑者,先以加减续命汤,随证发其表;若中脏者,则大便多秘涩,宜以三化汤通其滞,内有便溺之阻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