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805782
大小:5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4
《关于大型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方案的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于大型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方案的分析摘要:本文笔者对某工程一系列施工措施进行了分析,该工程直线加速器机房墙体最大厚度为2.7m、顶板最大厚度为2.8m,针对大体积混凝土容易出现裂缝、超厚承载力、刚度、稳定性具有很高要求等特点,根据设计要求及现场条件,保证了混凝土施工质量。 关键词:建筑施工大体积混凝土分析。 某工程直线加速器机房位于地下室一层,其平面尺寸为24.93m×11.95m,高6.26m,墙体最大厚度为2.7m,顶板最大厚度为2.8m。采用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5。 1工程特点与施工难点 (1)混凝土墙体及顶板,须制定
2、防止产生有害微裂缝的技术措施。 (2)混凝土墙板较厚,模板穿墙螺栓不仅要考虑强度,还要考虑刚度,且常规的穿墙螺栓无法锁定墙的外角。 (3)混凝土顶板厚达2.8m,远远超过《建筑工程预防坍塌事故若干规定》中要求组织专家审查的模板施工荷载,安全要求高。 (4)墙体混凝土养护期间,设计要求内部温度与表面温度之差不大于20℃,比施工规范规定严格。 2对微裂缝的技术措施需严加防范 针对大体积混凝土的要求,制定以下防裂措施: (1)混凝土坍落度取(120±20)mm。 (2)选用水化热较低的42.5级矿渣硅酸盐水泥,控制水化热温升。 (
3、3)选用中砂与级配良好的碎石,含泥量均不超过2%;混凝土中加入优质粉煤灰,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及可泵性,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及减小混凝土的收缩。 (4)混凝土中掺入JM—III改进型(抗裂防渗)混凝土复合外加剂,并掺入了一定数量的抗裂纤维,提高混凝土抗拉强度。 (5)采用保水、保温方法养护。 3钢筋混凝土墙板模板及支撑体系 (1)钢筋混凝土墙体一般厚度达1.30m和2.7m。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很大,经对墙体模板承载力及刚度的验算,全部使用18mm厚耐水胶合模板,竖楞为50mm×l00mm截面木枋,间距不大于250mm;横楞为双钢管间距
4、(中距):底部4排300mm、以上为450mm。 (2)墙模板竖、横楞交接点的拉结采用Ф16mm穿墙螺杆,并使用两道特制的40mm×40mm定位钢板;采用三道80mm×80mm止水片,并在外侧套40mm×40mm木垫片。穿墙螺杆水平x竖向间距为:底部4排450mm×300mm,以上为450mm×450mm。 (3)墙板的两侧在底板上预埋500mm长钢管,间距2m,用钢管与墙板外楞钢管拉接,加强墙板的稳定性。 (4)超厚墙板交接处,其模板(墙的厚度1.3m范围)难以用穿墙螺杆固定,经过计算用14号槽钢和两根ф48钢管组合焊接形成抱箍。
5、 (5)墙体厚度变化处,利用螺杆的变化来控制墙体截面尺寸。 4钢筋混凝土顶板模板及其支撑体系 (1)钢筋混凝土顶板厚度1.40m和2.80m两种,顶板底模及其下支撑体系要求的承载力、刚度及整体稳定性都非常高。 (2)采用18mm厚耐水胶合模板,模板的次楞采用50mm×100mm截面木枋,间距不大于200mm,次楞木搁置在主楞上;主楞采用75mm×150mm截面木枋(2.80m厚顶板下最好用硬木),主楞搁置在可调支托上,通过可调支托将力传给立杆。 (3)1.40m厚的顶板处立杆的纵横向支撑间距为400mm×600mm(即模板主楞间距为
6、600mm),2.80m厚顶板处立杆间距为400mm×400mm(即模板主楞间距为400mm)。 (4)为加强顶板支撑的刚度,排架的纵横水平拉杆间距为:竖向不大于1.2m设一道,最上一道水平拉杆应紧靠可调支托的下端,每6m不少于一道双向剪刀撑。 5混凝土养护与保温和测温 5.1混凝土养护与保温 经计算,混凝土养护结合采用保温法与蓄水法进行温度控制。 (1)保温法养护采用3层塑料薄膜和2层草帘覆盖。混凝土保温时间最好安排在混凝土接近或达最高温升时进行。 (2)蓄水法养护待顶板混凝土表面可以上人,现场以人踩无脚印为准。蓄水深度15-
7、2Ocm,利用水具有一定的隔热保温效果使混凝土在预定时间内具有一定的抗裂强度,从而达到裂控目的。 5.2测温 (1)混凝土测温采用JDC-2型测温仪及其配套的测温线。在混凝土养护期间,提供混凝土内部与表面温度之差的预兆信息,控制温度差不大于20℃,若出现不良的预兆信息时,及时加强保温工作。 (2)测温点设四处,每处测温点数根据实际截面需要布置,竖直位置为内、外墙板的墙顶下10cm、H/4、H/2(H为墙高)和顶板的板顶下10cm、h/2(h顶板高)、板底上10cm处。 (3)混凝土入模后即由专人观测,观测频次先密后疏,以确保温度测值
8、的连续性并测得最大值和最小值为原测。正式观测从混凝土人模后开始,7d内1次/4h,14d内1次/6h,28d内1次/12h,总的观测时间为28d。 6结语 经过实际观察,该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