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801203
大小:2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4
《关于债券代持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关于债券代持的思考 摘要本文简述了债券代持的含义、动因、风险及其防范,列出政府可能对债券交易施加的监管措施,并对券商从内部控制方面控制债券代持提出了建议。下载论文网 关键词债券代持内部控制风险 一、债券代持的含义 债券代持是指在银行间市场通过不转移实质所有权的交易,请他人代其持有债券的业务。在具体操作上,债券持有方通过银行间交易与代持方达成口头协议,约定将标的债券以一定的价格转让给代持方,经过一定期间再以事先约定的价格向代持方赎回。债券持有方通过支付代持方代持期间的资金使用费,保留债券实质所有权相关的风险和报酬;
2、代持方获得代持期间让渡的资金使用权费用包含在约定的赎回价格中。 二、债券代持的动因 (一)冲击交易量排名 由于券商在一级市场买债券时需要较长的内部审批程序,而商业银行的审批程序较为简单。因此,很多券商找商业银行从一级市场代买代持债券。 (二)修饰财务报表 按照我国《会计准则》的规定,交易类金融资产的损益将计入当期损益,而这会影响当期净利润。自2016年11月,国内债市频现下跌,导致很多机构财务报表中“交易类金融资产”科目下的债券资产亏损严重。为了掩饰债券投资的亏损,部分机构以代持的方式将亏损的债券资产移出“交易类金
3、融资产”科目,通过承诺买回交易,出售债券、回收现金,同时与交易对手约定某一时间按某一价格再买回,最终把再买回来的债券资产计入“持有到期的金融资产”科目,从而达到利润转移释放的目的。 (三)规避监管,增加杠杆 证监会规定“券商自营固定收益类证券的合计额不得超过净资本的500%”。部分激进的券商为了规避监管,扩大自营债券规模,提高利润水平,采取找机构代持债券的业务策略,通过反复找机构代持,使债券收益成倍增长。 三、债券代持的风险 (一)杠杆投资风险 债券持有方通过“购买债券―委托代持―获取资金―再购买债券―再委托代持”
4、循环,可快速放大资产规模,提高投资杠杆。 (二)对手方违约风险 债券代持业务的双方为规避监管,不愿意签订书面协议,在操作上体现为正常的买卖交易,因此存在双方不愿履行口头协议的可能。 (三)利益输送风险 1.通过设立丙类账户及债券交易结算的不对等输送利益。例如,某行债券投资经理和债券承销商人员熟悉且有利益关系,他们商定在某些债券发行时留出一定额度。债券投资经理通过设立一般企业的丙类账户对接此额度,同时寻找债券下家,最终收益率较发行时低几个基点,利用先款后券模式,实现收益。 2.设立分级产品。借助分级产品,投资经理通过
5、认购产品的劣后级别,通过高杠杆来实现更大额的利益输送。 3.通过设立私募产品接利。例如新发债,券商先代持,如果是好债且该债涨了,代持方通过投资经理买的私募产品接在转出,收益转移到产品。如果债跌了,通过投资经理管理的银行账户来接,产品承担损失。 (四)债券代持风险的防范 1.提高交易对手选择标准。如果交易对手没有资金实力,则有可能毁约。因此,一般以上市公司及大型央企为佳,坚决抵制同一些私募投资公司等进行此类业务。 2.加强业务风险监管力度。建议上级行社要对此类业务进行风险提示,或在会计报表表外部分进行披露,并要求债券代
6、持双方签订正式的书面协议。 四、对债券代持的监管 有知情人士透露,近期或有望出台统一的债券交易监管办法: 第一,将“代持”划为买断式回购。根据买断式回购的要求,债券购买方需要将代持方持有的债券按照自有债券进行会计核算,以此计算相应风险资本准备、表内外资产总额等风险控制指标,并统一纳入规模、杠杆、集中度等指标控制。 第二,统一债券交易杠杆上限。对于银行等存款类机构,债券回购资金余额不得超过存款余额的8%;对于信托、券商、期货、保险、财务公司,债券回购资金余额不得超过净资本的80%;对于公募类银行理财、公募基金等,债券回
7、购资金余额不得超过产品净资产的40%;对私募类银行理财、信托计划、券商和基金等发行的资金管理计划、保险资管、私募基金,债券回购资金余额不得超过产品净资产的100%等。 第三,严禁“团队制”部门承包和过度激励。券商、基金、基金子公司等机构将可能被要求:参与债券投资交易的人员,须具备相应的执业资格,且交易人员名单需公示,若离职,则需在2个工作日内更新。同时,交易相关部门下设的二级部门须有兼职合规人员,并强调二级部门不得以“团队制”替代。比如,银行给了券商一笔委外,但券商又外包给私募基金,就是“团队制”的做法。 五、券商应完善
8、内部控制 第一,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比如印章管理、证照文件管理等,避免企业的营业执照、合同等被员工随意取得和使用。 第二,完善授权制度。对员工履行职务的行为进行特定授权,尽量一事一授权,授权范围和内容尽量细致明确,不要出具空白授权书或特别概括的授权书。 第三,加强对高管及员工的管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