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786947
大小:73.39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24
《文化地理学论文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文化地理学》期末论文:中华酒文化浅析中平文化之历史,酒文化贯穿其中,它着实丰富了中华民族文化之内涵,文人骚客更是在其浸染下留给后世诸多不朽之名篇,文章以此为基点,阐释了酒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并希望以此给时人留下一点借鉴。在中华文化的历史长河中,酒文化的历史几乎和人类文化史一道开始的。酒作为历史文化的载体,它是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催化剂。从古至今酒对人类社会生活产生着巨大的影响,是屮华文化史屮的精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社会生活中不能排除的存在一部分。中国酒文化的历史悠久、丰繁,渗透了日常生活的每个领域,
2、因此,关于酒的故事经常会成为人们交流、谈吐的话题,大都以历代名人诗文中咏酒的名句、佳话为内容,这既丰富了中华民族的语言,又绵延和充实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一)酒的起源酒的起源,我国古籍记载各不相同,一说源于轩辕黄帝,一说始于禹时仪狄。从现代科学的观点来看,酒的起源是经历了一个从自然酒过渡到人工造酒的过程。公元前4000年到公元前2000年,历经了漫长的2000年,即由新石器吋代的仰韶文化早期到夏朝初年,是我国传统酒的启蒙期。(二)酒的发展从公元前2000年的夏王朝到公元前200年的秦王朝,历时1800年,这一段
3、落为我国传统酒的成长期。(三)酒的成熟从公元前200年的秦王朝到公元1000年的宋朝,历时1200年,是我国传统酒的成熟期。)酒的提高第四段落是由公元1000年的宋朝到公元1840年清王朝的结束,历时840年,这一时期为我国传统酒的提高期。(五)酒的变革从公元1840年一直到现在,为第五段落,是我国传统酒的变革吋期。二:酒文化与礼仪(一)酒的礼俗请酒斟酒敬酒劝酒饮酒祝酒谢酒(二)酒令一酒席上的助兴游戏(1)雅令:先推选一人为令官,或出诗句,或出对子,其他人要根据令官的意令来出相应的诗句或对子,否则将会被罚酒。这是
4、最能考验饮酒者才思的一个项目。(2)通令:有叫做俗令,行令方法主要冇划拳,猜数,抽签,投掷等,通令很容易渲染洒宴的热闹氛围,但是就其划拳,猜数等喧哗,有失风度,显得粗俗,单调与噌杂。(3)筹令:即用酒筹的酒令,行令时轮流抽取酒筹,按照其上面的要求进行活动或饮酒,酒筹需要提前制作好,一般用纸牌,竹签,纸签等,讲究的还会用骨头或象牙。三:酒神一从今酒看人生态度酒后的直抒胸臆,酒后的吟烟霞,酒后的放浪不羁,酒后的诋毁婉转等多重演绎赋予酒多重性格,或直白,或浪漫,或豪放,或婉约。酒文化因而具有性灵,文化因而更加亲切,更有
5、滋味。(一)潇洒飘逸说到酒后的潇洒飘逸,那么非李白莫属了,李白一代诗仙,又是一代酒中仙,酒使得他悟岀许多人生真滴,继而写下不休之作,倘若李白没有酒,就不会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也不会有,“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哪里乂会有,“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的盛世华章。(二)淡泊超然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白居易一生为人为官,淡泊超然,不追求功名利禄,他饮酒常说,“中隐隐于朝”在疝堂之上过着隐士的生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却对官场的尔虞我诈从不持怀,对无休止的竞争从不介入。(三)放旷达
6、观苏轼的一生历经坎坷,他不比别人少苦难,也不比别人少快乐,原因在于他的放旷达观,随缘自适的个性,酒帮助他更达观。“明月儿时有,把酒问青天”这种把酒临风的豁达好不i放旷。四:酒的典故(一)煮酒论英雄东汉末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权势极大。曹操刘备练手消灭吕布以后,双方回到许都面见献帝。大概是英雄相惜在这一阶段曹操,对于刘备十分看重,十分厚待刘备,而刘备也稻光养晦,在家里种菜以示没有雄心壮志。有一次曹操请刘备喝酒,当时正好青梅成熟,可以拿来下酒,曹操便以青梅佐酒,与刘备谈论天下英雄。刘备历数了天下诸侯,但都被曹操否决
7、。最后曹操自己自揭谜底,认为天下只有刘备和自己才能称得上天下英雄。刘备被吓得筷子落地,幸好天边响雷,刘备伪装成因为害怕响雷才失手将筷子落地,从而消除了曹操的疑心。但是回去以后越想越不安心,又加上曹操欺压天子,于是便加入了董承的谋杀曹操集闭,利用讨伐袁术的机会,主动请缨离开许昌,才免于曹操毒手。(二)杯酒释兵权宋太祖赵匡胤为丫加强屮央集权,同时也避免将领也“黄袍加身”,篡夺tl己的政权,所以赵匡胤通过一次酒宴,在酒宴中发表意见,以威胁利诱的方式,要求高阶军官们交出兵权。赵匡胤与汉高祖和明太祖大杀功臣的行为相较,被视
8、为宽和的典范。杯酒释兵权只是宋太祖为加强皇权,巩固统治所采取的一系列政治军事改革措施的幵始,其后还在军事制度方面进行了多项改革。“杯酒释兵权”做为一个成语,逐步引中为泛指轻而易举地解除将领的兵权。(三)贵妃醉酒唐玄宗先一日与杨贵妃约,命其设宴百花亭,同往赏花饮酒。至次日,杨贵妃遂先赴百花亭,备齐御筵候驾,孰意迟待移时,唐玄宗车驾竟不至。迟之久,迟之又久。乃忽报皇帝己幸江妃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