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人物情感分析

《三国演义》人物情感分析

ID:21778655

大小:5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4

《三国演义》人物情感分析_第1页
《三国演义》人物情感分析_第2页
《三国演义》人物情感分析_第3页
《三国演义》人物情感分析_第4页
《三国演义》人物情感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三国演义》人物情感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三国演义》人物情感分析摘要:关羽在《三国演义》中属于最为震撼人心的形象之一,其表现出来的情感力度亦是最为人所称道,“神勇”与“忠义”的高度结合既让他拥有神化般的光辉成就,又是他最终走向死亡的矛盾原因,其情感具有深刻内涵。  关键词:小说《三国演义》关羽忠义神勇    《三国演义》作为反映乱世的历史演义小说,贯串始终的是处于历史事件核心的人物形象。清代小说评论家毛宗岗于《读〈三国志〉法》中道:“吾以为三国有三绝,可称三绝;诸葛孔明一绝也,关云长一绝也,曹操亦一绝也。”而被视为“义绝”的关羽在书中则是最具感染力的人物之一,将其置于复杂矛盾的遭遇之中,通过他动人心弦的情感力

2、量的张力,而淋漓尽致地展现其“忠义”的深刻内涵。鲁迅谈道:“至于写人,……惟于关羽,特多好语,义勇之概,时时如见矣。”毛宗岗也在《读〈三国志法〉》里说关羽是“古今来名将中第一奇人”。关羽在小说《三国演义》诸人物形象中声誉是最为广泛的,在《三国演义》中对其形象的塑造,主要采取“辞曹归刘”和“大意失荆州”两大叙事板块来集中描写,将关羽所具有的独特的英雄气概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前一部分从下邳失守、屯土山约三事、刺颜良文丑、挂印封金、过关斩将等直至华容道义释曹操,成功地塑造了“三绝”之一的“义绝”形象;后一部分从“单刀赴会”一直到“败走麦城”,将其英雄无畏、忠义报国的悲剧精神凸

3、显出来。相对来看,前一部分是关羽传奇性英雄主义的无限扩张而令人顶礼膜拜,后一部分则是将“神”拉入现实而具有更真确可信的感人力量。  关羽忠义一生,以光耀千古的精彩举动实践了“桃园结义”的誓言。在“桃园结义”时,刘、关、张就立下誓言:“背义忘恩,天人共戮。”(第一回)而最先受到严重考验的正是关羽。关羽于许田打猎之时即“大怒,剔卧蚕眉,睁开丹凤眼,提刀拍马而出,要斩曹操”,以此来反对曹操僭越行事、欺君罔上之非君臣之大义行为(第二十回)。“屯土山关公约三事”,在困守下邳而被迫投降于曹后,关羽受到了曹操非常优厚的礼遇,“封侯赐爵,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上马一提金,下马一提银”

4、(第七十七回)。而这一切都无法改变关羽对刘备的忠心,“兄弟下落不明”则以待寻求和助援而顾全兄弟之义(第二十五回)。在知道刘备下落后,关羽毅然“挂印封金”,留下曹操的一切赏赐,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以超人的气魄实现了“义不负心,忠不顾死”的允然诺言,一个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义士形象也从此耸立在世人面前。可以说,关羽的“义”是和“忠”结合在一起的,这种“义”在刘备集团创业的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关羽也正是因此举赢得了万世敬仰。白马大战力斩颜良看似轻描淡写,实极重兄弟之情:“某何足道哉!吾弟张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头,如探囊取物。”(第二十五回)其护送二位嫂子而“秉

5、烛立于户外,自夜达旦,毫无倦意”,过五关斩六将千里寻兄而兄弟相会,等等,从各个层面将关羽“忠义”之情展示出来。  而贯串其中的则是关羽的神勇无敌,令其“忠义”在此光环下具有了更为丰富的意蕴。忠义是内涵,神勇无敌是其外在表现形式。对此,《三国演义》一书中有诸多精彩的描写:当众人面对颜良之勇束手无策之时,“关公奋然上马,倒提青龙刀,跑下山来,凤目圆睁,蚕眉直竖,直冲彼阵。河北军如波开浪裂,关公径奔颜良。颜良正在麾盖下,见关公冲来,方欲问时,关公赤兔马快,早已跑到前面,颜良措手不及,被云长手起一刀,刺于马下,忽地下马,割了颜良首级,拴于马颈之下,飞身上马,提刀出阵,如入无人之

6、境”。①这段文字将关羽的神勇表现得淋漓尽致,其英雄气概,光照千秋;而孤军作战于“过五关”、“斩六将”,面对敌人暗里藏刀设计陷害亦无不神威克服,令他的敌人无不敬佩。刮骨疗毒的刚毅精神,令人钦敬;千里送嫂的道德风范,传为美谈。其神威事迹结合他的高尚品格,令他的形象不断丰满,使人感受到一种磅礴气势,一种凛然不可侵犯的神威而非匹夫之勇。  在第五十回中,华容道义释曹操则是关羽“忠义”矛盾的集中展现,令其陷于忠义难两全的情境而细致刻画了他的内心情感冲突。自古城会以来,关羽曹操之间已经具有了似友似敌的矛盾关系:从个人道义上看,曹操保全刘备妻室及关羽性命不可不谓恩重如山,但是若立足于

7、国家忠义,曹操永远都是汉贼与关羽不共戴天。正是在这种旧义新恩下关羽毫不犹豫归刘,以全其兄弟结义之旧义。因此在曹操败走华容道,关羽以复杂的心态放过,明知所立之军令状而甘冒死罪处斩,最终重视恩义而轻于生命。将关羽的心理变化细致描述出来:二人相遇之时,曹操希望关羽“以昔日之情为重”,关羽认为“厚恩”已由斩颜良等奉报;曹操仍以“大丈夫以信义为重”,关羽“想起当日曹操许多恩义”而有所动心,“又见曹军惶惶……一发心中不忍”,在犹豫中终于放走曹操。透过这种交集的心态层层深入,挖掘关羽内心深处的矛盾,所陷之忠义矛盾亦是深刻展现。然关羽形象并未打了折扣,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