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应用为目标的《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以应用为目标的《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ID:21771923

大小:2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4

以应用为目标的《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索_第1页
以应用为目标的《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索_第2页
以应用为目标的《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索_第3页
以应用为目标的《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索_第4页
以应用为目标的《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索_第5页
资源描述:

《以应用为目标的《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以应用为目标的《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摘要:针对目前我院《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本科教学现状,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对该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和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质量得到提高。下载论文网/3/  关键词: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应用型人才;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8)004-0-01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对电子信息、自动化、测控等专业来说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重要专业课。该门课程内容繁多,涉及十余种

2、传感器,我校开设了48课时理论,16课时实验。从目前学院课程教学现状来看,课堂教学重理论轻应用,如注重传感器原理分析,公式推导和计算等。由于原理枯燥难懂,测量电路晦涩复杂[1],学生上课毫无兴趣,积极性不高,教学质量严重下降。因此,对该课程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以下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两个方面进行探索改革。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主要介绍了各种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基本特性和测量电路等。学生听完理论,只是对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略有了解,对知识点的印象其实并不深刻,更不懂传感器在实

3、际中怎么用。以应用为教学目标,在教学内容上做了如下改革:  1.增加应用型教学内容  每一章节理论学完后增加2课时与本章传感器相关的典型传感器应用实例讲解。如,电阻式传感器学完后以电子秤设计为例,电感式传感器学完后以电涡流安全门的设计为例,霍尔传感器学完后以直流电机转速测量设计为例等等。具体实例围绕工作方案确定,传感器选型,工作电路设计,proteus仿真等展开。通过系统性、完整性地实例分析和讲解,不仅让学生了解传感器怎么用,而且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系统性地分析和设计问题能力。实践表明学生学习这

4、部分应用型的内容时注意力高度集中,表现出强烈地求知欲。  2.删减理论推导内容  我校属普通本科应用型院校,学生基础薄弱,关于传感器中一些公式,非线性误差等繁琐的理论推导过程基本?不懂,直接跳过不讲,只讲产生非线性误差的原因和补偿办法,对于公式直接介绍公式中参数的意义,并举例介绍公式怎么用。重点讲解工程应用中的参数测量,如温度,压力,位移,转速等,分析各参数的测量方法,逐渐使学生按照参数检测方法来学习该门课程,增强学生的实践意识。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  1.充分利用多媒体  目前课堂教学也都是

5、采用PPT与黑板相结合,但PPT里的内容只是对课本知识点的罗列,学生看到的是毫无生气的文字,学生对教师授课内容似懂非懂。如何提高学生的理论理解和实践认识,必须充分利用多媒体,即在多媒体课件中引入众多传感器实物照片,传感器原理动画,传感器应用视频,传感器小制作等,增加理论教学的生动性和直观性[3],增加学生们的感性认识,课堂也变得有趣起来。  2.微课学习  制作某些知识点的微课,如以智能小车为载体,红外传感器在智能小车中避障,光电传感器在智能小车中巡线,超声波传感器在巡线中测距等等。通过一辆小车

6、把几种传感器的工作原理,设计方法,传感器特性等全部融合。通过微课学习,学生可以直观地理解传感器原理和应用,巩固知识点内容,加深知识点理解,为课程结束后的传感器课程设计奠定基础。  3.课后开展能力拓展项目  整个课程学习阶段,布置2-3次与理论知识点相关的能力拓展项目,让学生课后分组完成。如温度采集测量,湿度采集测量,数字血压计设计等,让学生课后给出完整的设计报告并做仿真。教师检查后选出做的比较好的,请该组同学做成PPT在课堂上宣讲并仿真演示。由于学生比较喜欢听学生自己讲,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教师

7、进行点评,与学生间互动也较多,此举从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4.教学形式多样化  改变过去一上课教师直接对知识点分析的满堂灌模式,教学过程中采用教师引导式,学生探究式,任务驱动式,理论联系实际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讲化学传感器时,教师可引导学生举出生活中的哪些传感器属于化学传感器,然后引导学生探索气敏,湿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学生通过自行看书用自己的语言总结这类传感器原理,特点,特性等。总之,课堂上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调动课堂气氛。  三、

8、结语  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对“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这门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进行改革。经过近两个学期的实施操作,与之前教学现状相比,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学生课堂注意力明显集中,课堂气氛逐渐活跃起,实验过程中大部分学生基本能自主做实验,问题较少,课程设计也有了思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应用能力大幅提高。  参考文献:  [1]杨汇军,王俊生.“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1(9):188-189.  [2]李钦林.《传感器原理》课程教学研究[J].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