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哲学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

高二哲学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

ID:21765238

大小:77.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0-24

高二哲学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1页
高二哲学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2页
高二哲学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3页
高二哲学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4页
高二哲学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二哲学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二哲学第五课单元测试第I卷(选择题60分)一、单项选择(2*30=60分)1、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具体方法,贯穿于其中的核心是A、抽象和概括的方法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C、矛盾分析的方法D、辩证的方法和比较的方法2、人们把理性认识再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并接受实践的检验,使之得以修正和完善。这是认识过程的A、第一次飞跃B、第二次飞跃C、第三次飞跃D、第四次飞跃3、研究种子植物,把它分为根、茎、叶、花、果,分别研究它们各自的结构、形态、功能等。这种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就叫做A、理解B、鉴别C、分析D、综合4、进入人脑的感性材料,对于分析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2、来说,有的比较重要,有的比较次要。这就需要分析,需要筛选,这是A去粗取精B去伪存真C由此及彼D由表及里5.体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区别的是A.感性认识是认识的起点,理性认识是认识的终点B.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C.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D.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总和,感性认识必然会发展到理性认识6.认识的根本任务就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事物的现象认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从认识的作用来看,主是由于A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B只有对事物的本质有了正确的认识,才能对实

3、践起科学的指导作用C认识了事物的现象不等于认识事物的本质D理性认识更可靠、更正确7、认识、真理、科学理论的共同点:A、都是主观符合客观的认识B、形式上都是主观的,内容上都是客观的C、都属于理性认识D、都经过实践检验并证明是正确的8、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前提条件是A、占有大量可靠的感性材料B、善于思考,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C、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D、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统一9、科学认识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分别是A、现象与本质的差异性,本质与现象的统一性B、现象的表面性与本质的内隐性,本质与现象具有重合性C、现象的表面性与本质的内隐性

4、,现象与本质存在着根本的差异D、现象的多样性与本质的统一性,本质与现象存在根本的差异性10、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上,下列坚持了唯物主义观点的是A、感性认识依赖于理性认识B、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C、理性认识从感性认识中来D、经过理性认识达到思维11、“苹果落地”、“水往低处流”、“月球绕地球运动”、“潮起潮落”……在其背后隐藏着一个共同的东西——万有引力。这表明A、同一现象只能表现同一本质B、同一本质可以表现为不同的现象C、现象和本质都隐藏在事物的内部D、同一现象可以表现不同的本质12、锯刀锯木,其温度在升高;火炉烧水,水温在升高;春夏秋冬,

5、气温在变化。在这些热现象中存在着一个共同的东西,即大量物质粒子的无规则运动。这说明A、不同的现象表现不同的本质B、本质决定现象,本质相同,现象一定相同C、不同的本质表现为不同的现象D、现象是事物个别的、片面的东西,本质则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东西13、下列说法正确体现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的有①量力而行,尽力而为②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也要上③解放思想,实事求是11④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⑤谋事在人,成事在天⑥心想事成A.①③B.①③⑤C.①②③⑤D.①③⑤⑥14.固步自封、浅尝辄止的观点A.否认了认识的根本目的在于改造世界,而不仅仅是获得理性认识B.忽

6、视了认识的根本任务在于透过现象认识本质C.违背了认识要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的哲理D.只承认感性认识,不承认感性认识要上升到理性认识15.“有温良而为盗者,有貌恭而心慢者,有外谦谨而内无至诚者。”这段话包含的哲理是A.凡温良恭谦者为假仁假义之徒B.真象是事物本质的表现,假象不是事物的本质的表现C.真象和假象混为一谈,无法辨认D.真象从正面表现本质,假象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16、下列选项中,体现思考在认识事物本质律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的是A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B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C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D有志者,事竟成17.有条件上,没有条

7、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从哲学上看,这句话是A.夸大主观能动性的唯心主义  B.强调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要受客观条件的制约C.只承认物质作用的形而上学主义D.强调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客观条件,又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18.一位老师在上课时津津有味地讲着蓄薇,讲完后老师问学生:“你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第一个回答:“是可怕的刺。”第二个回答:“是美丽的花!”而第三个的回答是:“我想我们应当培育出一种不带刺的蔷薇。”多年以后,前两个学生无所作为,而第三个学生以其突出的成就闻名远近。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A.要积累知识,把握已知规律B.要努力培养创造性思维C.要坚持分析和

8、综合相结合的思维方法D.要勇于冲破一切传统观念的束缚19、古时候,人们砍树全靠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