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763696
大小:65.62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24
《社交网络平台上的病毒营销传播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社交网络平台上的病毒营销传播探讨摘要随着我国互联网产业的不断发展,社交网络平台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主要探讨社交网络平台上的病毒营销,分析目前病毒营销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未来病毒营销发展的建议。关键词社交网络;病毒营销;口碑营销中图分类号G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708(2015)145-0027-021社交网络及病毒营销的内涵1.1社交网络社交网络是指旨在为人们建立社会性交流网络提供帮助的互联网应用平台[1]。它是通过人际关系交流所建立的信息流通服务。从内涵角度而言,相比于信息交流,社交网络更注重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建立。随着当前互联网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
2、的人通过使用QQ、微信、微博进行交流。这些互联网交流工具通过信息的传播,将各自的社交圈不断扩大,最终形成复杂的社交网络平台。1.2病毒营销病毒营销是以互联网传播为基础的口碑营销。传播者通过对信息的包装、再处理,以互联网作为工具,在用户间进行口碑营销,达到信息迅速扩散的目的。区别于传统营销方式中用户只能被动接收推销信息,病毒营销主要以用户之间对品牌的主动讨论为方式为传播手段[2]。相比于过去专家点评,人们对亲朋好友间推荐更为信任,因此通过包装的信息以病毒营销为手段进行传播,能收到比以往传统营销方式更好的传播效果。2社交网络平台现状和病毒营销发展的特点2.1社交网络平台现状社交
3、网络平台是近几年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才逐渐形成的网络服务。于其他网络服务相比,国内外目前对社交网络平台的理论性研宄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有关的文献,主要通过社交网络的理论技术、开放应用、发展策略三个方面进行探讨[3]。然而在实际的日常生活中,社交网络平台己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社交网络平台,不断扩大交际面与信息交互。社交网络平台的发展,使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2.2病毒营销特点病毒营销的概念与1997年被正式提出,此后不断的有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深入研宄,到目前,病毒营销的理论研宄己经有了巨大的发展。病毒营销,是营销策略中的一种。它鼓励用户主动
4、将信息传播给其他人,并以信息的影响为增长动力,使信息以惊人的速度不断传播。病毒营销的特点主要分为传播渠道和信息受众两个方面。其中传播渠道包括的特点包括:1)大众化传播。病毒营销能如同病毒一样,以“感染”的方式,在人群中极快的传播开来;2)互动性强。病毒营销能增加用户参与的积极性,在人们相互间的分享中加速信息扩散;3)成本低廉。相较于传统营销方式,病毒营销只需要以很小的代价就能得到不俗的传播效果;4)便携性高。便利的传播渠道,能够提高用户在信息传播中的主动性。传播渠道越便捷,营销效果越好。在信息受众群体方面,病毒传播表现出来的特点在于:1)个体性。信息传播者能为用户需要,量身
5、定制他们所需要的信息,做到精确的“点对点”传播;2)自主性。随着网络的发展,人们逐渐摆脱传统电视、电台等传播媒体,从以往被动的接收信息,转变为以互联网信息搜索为主的选择信息,从而表现出更强的自主性;3)参与性。互联网平台中,人人都是参与者。这为信息的传播和分享提供了便利。从社交网络平台的发展现状及病毒营销的内在特点不难看出,二者极为契合。社交网络为病毒营销提供了质优价廉的传播渠道。3病毒营销存在的问题病毒营销爆炸式的传播速度是一把双刃剑,主要表现在:1)竞争对手的恶意攻击。基于社交网络平台的病毒营销传播成本低,传播速度快,这就为竞争对手进行造谣,抹黑提供了便利[4]。目前我
6、国在网络信息安全方面仍存在许多不足,网络用户实名制尚处于起步阶段,造成了难以对恶意造谣者进行惩处。2)用户的恐慌心理加强;用户的恐慌心理主要表现在一旦负面信息形成并开始传播,无论信息是否真实可信,后期对信息的相关解释,辟谣在短时间内都难以消除其已经带来的影响。3)用户的负面反馈信息影响巨大。由于病毒营销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用户的任何负面评价都容易在传播过程中被不断夸大,并被更多人所接受分享。因此负面信息所带来的影响也远远超过传统传播媒体。这对企业的危机公关能力无疑带来了巨大的挑战。4病毒营销发展对策完善病毒营销传播,建设健康,有序的社交网络信息传播渠道,离不开社会各界的
7、通力合作。4.1完善对社交网络信息安全的法律法规建设目前我国社交网络仍处于发展阶段,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法律不规范,制度不健全等问题[5]。完善我国网络安全的法律法规,增加造谣者违法成本,加大惩处力度,减少恶意攻击、造谣等不正当竞争事件的发生。具体方法有:进一步落实网络实名制,让网络用户对信息的传播负责;健全信用体系,降低虚假信息散步者的个人信用额度,从而令造谣者不敢越雷池一步;加强网络信息的监管,及时阻止,减少虚假,不真实信息的传播。4.2增强网络主流媒体公信力面对真假难辨的网络信息,用户通常抱着“宁可信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