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与税务基础》教法实践与探索

《财政与税务基础》教法实践与探索

ID:21756636

大小:57.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24

《财政与税务基础》教法实践与探索_第1页
《财政与税务基础》教法实践与探索_第2页
《财政与税务基础》教法实践与探索_第3页
《财政与税务基础》教法实践与探索_第4页
《财政与税务基础》教法实践与探索_第5页
资源描述:

《《财政与税务基础》教法实践与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财政与税务基础》教法实践与探索:F270文献标识:A:1009-4202(2011)04-235-02  摘要要使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真正弄懂财政与金融的基本原理,并具备中初级财政、金融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经济政策的分析与运用能力,以适应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本文从任课教师的角度就《财政与税务基础》教材在教学中恰当地采用三种主要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法、讨论法或互动法)作了建议,并就本教材极为重要的财政和税收学术观点作了分析。  关键词财政税务教学方法学术观点    《财政与税务基础》教材内容十分丰富,涉及财政学的一般理论、财政收支内容、财政管理、税收概论、我国现行税制、

2、税收征管以及国际税收等,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讲授的深浅度不易把握,再加上教育对象的知识起点偏低,接受能力不强,以及教材在内容和形式上的浅显化和多样化的特点,故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上应本着“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重在启发”的原则,根据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选择教学方法。  一、课堂中的教学方法  (一)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用传统的讲授法进行教学,但应注意以下几点:  1.课堂讲授要精  “精”即是教学内容的精华,要把握每个问题的关键所在。“精”也是精简,基础知识、基本问题要讲得精简。“精”也是精彩,课要讲得生动、形象、严谨、富

3、有吸引力,要有生动的例证、形象的比喻、严谨的推理,以深入理解和掌握教材。  2.融进道德教育  讲授是教师身心能量总和的体现,是知、情、意多维度的整体心理活动过程,教师在讲授知识的同时,按预期目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并且使学生受到感情熏陶和感染,达到最佳效果,例如,在描述税收简要发展史时,可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讲授税收征管时,阐述征纳双方权力与义务时,可以进行政府要诚信用税,税务机关要诚信征税,纳税人要诚信纳税的公民道德教育。  3.善于置疑设问  采用讲授法教学,教师不可一讲到底,要善于置疑设问,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启发学生思考,把问题引向深入,也可穿插阅读教材,进行

4、适当提问,形成课堂的多向信息传递。  4.恰当归纳演绎  为了帮助学生掌握所讲要点,要对一些重要术语、名词、概念、原则等知识要进行演绎,通过演绎把抽象化由具体枯燥变为生动,通过演绎加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实践性,教师通过恰当的归纳和演绎,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案例法  这是国外较为流行的教学方式。在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中,案例教学法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对《财政与税务基础》这门课程来讲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案例教学,将案例与理论结合讲解,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当然采用案例法教学应该做到:  1.案例内容的选择  案例内容的选

5、择应紧紧围绕教学目标,遵循以下具体原则:①实用性。②典型性。③针对性。④理论性。  2.案例编写的步骤  案例教学的难点之一就是案例的编写。具体来讲案例编写步骤主要包括以下阶段。①确定目标。②收集资料。③写作。④检测。⑤定稿。  3.案例教学的实施  为了取得预期效果,案例法教学应遵循以下步骤组织实施:①知识准备。②案例简介。③案例讨论。④案例分析。⑤教师小结。  (三)讨论法(互动法)  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辩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在运用讨论法教学时,应把握以下程序:  1.确定讨论题目  2.做好讨论准备  在讨论前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6、:①教师要认真研究讨论题目,从不同角度把握讨论内容,要充分估计学生在讨论中可能指出的看法和问题,并做好解惑答疑的准备;②教师要指导学生自学有关教学内容,指导学生收集、查阅、论证分析问题的有关资料,指导学生撰写发言提纲。  3.组织课堂讨论  在教学方法运用上,可运用研究性教学形式,分组讨论,分组时适当注意组员搭配。  4.做好讨论小结  二、教材中的学术观点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财政税收理论界的研究空前活跃,尤其是在借鉴西方财政税收理论方面进入了一个新时期,这大大促进了我国财政税收理论的深化。  (一)财政基本理论中的学术观点  近年来,我国财政理论界

7、在借鉴西方财政理论方面,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市场缺陷论”或“市场失灵论”,二是公共产品论,三是“公共需要论”。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借鉴了西方财政的“公共需要论”,为此笔者就“公共需要论”的优点、缺陷以及中西财政优劣作一比较分析。  1.“公共需要论”在分析财政分配现象、形式以及管理方法上有其优越性的方面,主要表现在:(1)强调市场主体地位。(2)具有层次性。(3)注重财政税收中的公平、效率的原则。(4)公共产品论按受益范围划分为中央和地方两类公共产品。我国实行分税制正是这一理论在财政管理体制上的运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