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课堂教学中过渡语的运用策略[论文]

例谈课堂教学中过渡语的运用策略[论文]

ID:21746735

大小:15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24

例谈课堂教学中过渡语的运用策略[论文]_第1页
例谈课堂教学中过渡语的运用策略[论文]_第2页
例谈课堂教学中过渡语的运用策略[论文]_第3页
例谈课堂教学中过渡语的运用策略[论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例谈课堂教学中过渡语的运用策略[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例谈课堂教学中过渡语的运用策略例谈课堂教学中过渡语的运用策略例谈课堂教学中过渡语的运用策略例谈课堂教学中过渡语的运用策略江苏如皋师范学校附属小学(226500) 沈娟娟[摘 要]一堂优秀的语文课离不开充满生气与灵动的过渡语言。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学情精心设计过渡语言。激趣穿插,让学生兴致盎然;归纳牵引,让学生拾阶渐进;设疑转换,让学生以疑促思;入境怡情,让学生情文共鸣。[关键词]课堂教学 过渡语 运用策略[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8-050要想让语文课堂教学变得浑然一体、一气呵成,教师需要在教学的过

2、渡语言上下工夫,让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前后贯通,各个阶段自然衔接,从而促使学生的语文思维活动随着课堂教学进程顺畅运转。一、激趣穿插,让学生兴致盎然教学中,教师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进行穿插,不但能消除不同教学环节之间的突兀感,使得语文课堂变得情趣盎然起来,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精神饱满地投入后继的教学环节中。如在教学《哪吒闹海》一课时,教师设计了“读演合一”的活动,指导学生在课本剧表演中品读课文,在其中的“体验角色”和“想象试演”环节中进行过渡。生1:(报信小虾兵)禀报龙王,咱家夜叉被哪吒那小子打死啦!(声音洪亮,很镇定的样子)师:看来,你这个小虾兵是给龙王带来了一个好消息

3、喽!生2:(惊慌失措状)不好啦!禀报龙王,咱家夜叉被哪吒那小子打……打死啦!师:(连连点头)进入角色了!神情、语言和动作都像模像样了,咱们可以进入试演环节了……教师从小虾兵这一小角色入手,用诙谐的语言指导学生走进故事,贴近人物,为学生后继的试演奠定了感性体验的基础。二、归纳牵引,让学生拾阶渐进归纳式的过渡语言,能够有效地发挥承上启下的牵引作用,让后继教学活动的目标更明确、任务更清晰。如在教学《花瓣飘香》一课时,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入情诵读之前,引导学生想象:“当妈妈摸着这绒布一样柔软的花瓣,闻着这淡淡的清香,会说些什么呢?”生1:这花瓣真美呀,闻起来真香呀!生2:你真是一个懂事的孩子呀

4、!师:就是这么一片微不足道的花瓣,却可以换来妈妈的笑容,甚至妈妈的健康,妈妈在对小女孩说话时的心情怎么样?生3:高兴!师:请你们一边读,一边想象着妈妈高兴的样子,你们一定也会很幸福的。教师归纳了学生的各种想象,揭示了花瓣所具有的美好意义,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再读课文,学生就能从文中读出真切情意来。三、设疑转换,让学生以疑促思教师可以在教学过渡语言中通过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过渡语言中的问题必须要简明扼要,指向要明确,要能够较好地链接前后两个不同的教学环节,从而发挥问题的导向作用,让学生的思维从上一个焦点自然地转换到后继的焦点上来,实现课堂教学流程的无缝衔接。如在教学《第八次》一文时,教师引

5、导学生通过角色代入感悟文本,通过语言延伸、思维延伸和空白延伸三个阶段让学生不断展开思考。(1)躺在山上的一间磨坊里,布鲁斯王子不断地唉声叹气。他会说些什么呢?(2)布鲁斯王子看到蜘蛛终于结成了一张网,他心里在想些什么呢?(3)想象一下,布鲁斯王子会怎样动员几乎失去信心的士兵起来参加第八次抵抗?教师的三个问题不但完成了不同阶段的思维转换,同时也推动学生的思维持续前行,让学生通过想象进行创造性的理解,满足了学生个性化阅读的需求。四、入境怡情,让学生情文共鸣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渡引导时,教师用鲜活、生动的语言将学生卷入情境之中,去展开想象和体悟,能使学生的情感与文本产生积极的共鸣,让学生进入

6、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理想状态。如在教学《长城和运河》一课时,教师在引导学生了解长城、运河的特点和历史之后,设计了如下的过渡语。在中华大地上,从东到西,长城好像是一撇;从北到南,京杭大运河就好像是一捺。这一撇,从秦汉到现代,有多少沧桑,又有多少泪水,但它凝聚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而这一捺,从隋唐起始到今天,有过多少执著的创造,又有过多少憧憬和希望。我们中华民族正是这样一个既充满着顽强和不屈,又满怀着希望和创造的民族。这一撇,一捺,不就是一个大写的“人”字吗?这样入情入境、满怀深情的过渡语,让学生心中洋溢着深深的民族情感,使得他们的齐声诵读情绪饱满,达到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对于课堂

7、过渡语言,教师既要精心地设计,同时也要妥帖地运用,要能够根据课堂教学实际进行调整和优化,从而正确引领学生的语文思维活动,让整个课堂变得更顺畅、更统一、更完整!(责编 刘宇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