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内部审计视角的公司治理问题研究

基于内部审计视角的公司治理问题研究

ID:21737215

大小:31.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24

上传者:U-3150
基于内部审计视角的公司治理问题研究_第1页
基于内部审计视角的公司治理问题研究_第2页
基于内部审计视角的公司治理问题研究_第3页
基于内部审计视角的公司治理问题研究_第4页
基于内部审计视角的公司治理问题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内部审计视角的公司治理问题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基于内部审计视角的公司治理问题研究    摘要:文章从公司治理理论出发,简单阐述了公司治理结构的相关内容,而后对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的互动机制进行探讨,得出有效地内部审计对公司治理的重要作用,包括强化公司的风险管理、解决信息不对称、实现价值增值、协调利益相关者四个方面,从中透视出如何通过内部审计对公司进行有效地治理。下载论文网/3/  关键词:内部审计公司治理研究    内部审计在20世纪40年代后期就已经成为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时的内部审计帮助管理层评估控制程序,并协助外部审计人员进行财务审计。2002年4月IIA在对美国国会关于《Sarbanes-OxleyAct》的意见陈述书提出,内部审计是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并将内部审计提上了公司治理的有效高度。内部审计发展至今,随着公司治理结构的不断完善,内部审计的功能也不断拓展,并且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一、关于公司治理的阐述   公司治理是指诸多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主要包括股东、董事会、经理层的关系,这些利益关系决定企业的发展方向和业绩,利用公司治理的结构和机制,规定了公司的各个相关利益主体(包括股东、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等)的责任和权利和公司决策所应遵循的规则及程序,建立委托代理人之间激励兼容的制度安排,提高企业战略决策能力,以实现股东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最大化。  公司治理从分类上来看,可以分为狭义的公司治理和广义的公司治理。狭义的公司治理是指通过一种制度安排,来合理地配置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权利与责任关系。广义的公司治理则是通过正式及非正式的制度来协调公司与所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以保证公司决策的科学化,从而维护公司各方面的利益。由于公司治理中存在着委托代理问题,所以各利益主体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问题,而且在公司经营过程中代理人会有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倾向,从而增加受托人的道德风险,可以说,公司治理是委托人与代理人、所有者与经营者、债权人与债务人、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不断进行着互动的博弈的过程。因此要解决以上诸多问题必须重新审视公司治理的结构,加强经营过程的监督。进而通过对公司治理的内部审计,促进公司治理的完善和良性循环。  ■二、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的互动机制   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都建立在委托代理和信息经济学等理论的基础之上,目前学者已充分认识到内部审计在提高公司治理效率中的重要作用。随着公司治理结构的不断改进,正确认识并重视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建立并完善我国的内部审计度,以促进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的良性互动。   内部审计是完善公司治理的保证。在现代公司治理制度下,传统的内部审计正在向公司治理审计转变,依照这种理念,现代内部审计已经涉及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等的各个方面。在国外,公司管理层通过内部审计报告了解公司面临的风险、公司治理问题以及其他需要或要求了解的事项,审计人员接受董事会或监督董事会、监事会的监督与指导,以便更好地为改善公司治理服务;审计人员向管理层报告有关审计情况并根据其要求开展有关内部治理审计活动,为改善管理的绩效提供帮助。在这种将现代内部审计参与到公司治理中的模式下,内部审计旨在增加公司价值和改善公司运营。通过应用系统、规范的方法、评价来改善风险管理、治理程序等来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从现象上来分析,内部审计的过程直接促进了公司有效治理,帮助企业发现并评价重要的风险因素,促进企业改进风险管理体系;同时继续加强对控制效率和效果的评价作用,帮助企业保持有效的控制。通过对风险的把握来评价公司治理及内部控制,促进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的改善。因此,公司内部审计是董事会、高层管理人员强化与改进公司治理的重要工具。公司治理研究的是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联系及其关系的制度安排,其中企业目标及风险和收益的分配都是围绕风险展开的,可以说风险管理是公司治理的核心。内部审计应协助管理层对企业风险管理的效果和效率进行检查、评价和报告,并及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以降低企业面临的风险。因此,在一个治理结构完善的企业中,公司治理及其利益相关者会对内部审计提出相应的要求,进而帮助公司实现其目标。  综上所述,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在治理企业的过程中有着不同的特征、职能和作用,二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健全的公司治理是保证内部审计有效运行;同时内部审计又反作用与公司治理结构,在公司治理中为管理层风险管理和其他控制制度的执行提供保障。  ■三、公司治理中内部审计的作用  大量研究表明:内部审计能对公司治理产生积极影响,一个公司要有一个好的公司质量,对日常经营管理过程的监督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因此可以从内部审计的角度来监督公司的运营过程,不断修正和防止公司经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另外,内部审计独有的对管理的实时关注和评估,对公司治理的健全也至关重要。因此,内部审计在完善公司治理机制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强化公司的的风险管理   随着风险管理在公司治理中的重要地位的确立,内部审计的工作重点也逐渐由控制转向风险管理。良好的公司治理是通过一系列有效运行的制度安排,从根本上减少企业经营管理风险,提高企业整体抵御风险的能力。由于内部审计人员具有时间上和对业务熟悉的优势,该部门的人员比较熟悉本单位的业务并能够随时深入到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中掌握具体情况,因此,审计人员可以及时从中发现存在的风险隐患,进行风险分析。从内部审计人员的职责来看,内部审计人员主要负责定期评价和监督工作,评价公司风险管理方式与公司活动的性质是否适当,如评价公司内部以及同行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确定是否可能存在影响企业发展的风险;了解本单位能够接受的风险水平,评价风险监控报告制度是否恰当;评价管理层对风险的分析是否全面等,这些都有利于公司风险管理机制的完善。另外内部审计从评价各部门的内部控制制度开始,在生产、采购、销售、财务会计、人力资源管理等各个领域查找管理漏洞,识别并防范风险。内部审计还可以在经营管理的环节上查找问题,分析其合理性,可以说内部审计是企业风险管理的函数,对风险管理过程进行管理和协调,也能够担负起风险管理的职能,通过有效的风险管理,评价并改进组织的治理结构,提高公司整体的管理效率和效果。  (二)解决信息不对称   公司股东和管理者之间存在委托代理关系,由于代理问题制度所导致的信息的不对称性,会影响企业的整体信息系统的流畅性。信息不对称是指市场交易双方掌握着不同数量和质量的信息的一种经济现象,即交易一方知道而另一方不知道,甚至第三方也无法验证,即使能够验证,也需要花费很大物力、财力和精力,在经济上是不划算的。在信息不对称市场上买卖双方各自掌握的信息是有差异的,通常卖方拥有较完全的信息而买方拥有不完全的信息,这里的卖方是指公司的管理层。在公司的治理结构中,内部审计的目标就是通过审计向利益相关者提供真实的信息,这样一方面可以降低信息不对称的程度,另一方面又可以对代理人形成间接的约束。内部审计包括财务审计和管理审计,要审查代理财务责任和代理管理责任的履行情况,从而确保代理人能按委托人的利益行事,其中内部审计员对公司的财务责任包括对财务报表进行相对独立的审计,这种手段能提高财务报表的质量,能够减少发生虚假财务报表的可能性,进而提高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另外,这种手段既可对管理层的财务信息编报权力进行约束,也可督促管理层充分披露财务信息,弱化了管理层与公司股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从实务操作中分析,虽然内部审计制度无法确保管理层所提供的信息的绝对真实,但它至少会增强此类信息的可信性,从而减少管理层与股东、其他利害关系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同时,内部审计对管理层的间接约束,使管理层无法编造或者隐瞒信息。因此,内部审计制度能够减少信息不对称,并以此促进股东及其他利益关系人所获得的权益实现最大化。   (三)实现价值增值  经过多年的实践,在理论和实际操作中基本形成了共识:公司治理的目标应是使企业增值,并维护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价值增值已经成为内部审计的一项重要工作目标。审计人员可以通过对企业的经营目标、决策程序等进行监督评价,检查公司治理的过程是否科学,帮助企业完成各项治理目标,保证企业投资者尽可能多地获得投资收益,通过以上手段可以帮助公司预防和减少损失,当内部审计成本小于挽回的损失(或创造的效益)时,这其中的差额就是内部审计所增加的价值。同时内部审计还可以利用对公司所有业务进行审查的优势,充分发挥咨询服务的职能,通过咨询服务来改善企业的风险管理,从而增加公司价值。此外,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存在也会对公司的管理层产生威慑作用,促使管理者提高自己的经营业绩,这就会产生“威胁价值”。同时内部审计还可以通过信息沟通、协调管理,优化价值链为组织创造“潜在价值”。  (四)协调利益相关者   协调是指相关各方进行的信息传递和接受的过程,以及从合作的角度对完成有关事项进行的有机配合及努力程度。协调、沟通对内部审计治理功能的充分发挥具有重要影响。在审计工作中,协调沟通工作是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中一项不可忽视的工作,涉及审计工作中的各个利益相关者。在董事会和高管层的受托责任关系中,内部审计工作既要服务于投资者,也服务于经营管理者,发挥着传递信息、协调企业组织管理的职能,因此,在内部审计成为透视公司的重要一环时,就不可避免地要处理各种复杂的竞争性关系。内部审计部门能够协调内审工作的过程,将协调的责任融入到内部审计部门结构中,在日常的监督中改善协调,在工作中提升协调职能。内部审计人员要在确保独立性、客观性的前提下,在有效的沟通机制下,利用各种正式和非正式机制促进协调作用的发挥。加强与增进与董事会及其所属审计委员会、管理层及外部审计人员的有效沟通,减少甚至是避免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冲突。事实上,不同公司的有着不同的具体情况,所面临的冲突性质也不同,这就需要内审人员不断学习新理念,创造性地发挥协调作用,增进组织价值。由于在公司治理结构中有内部审计的存在,这在客观上也会对组织内的经营管理者和其他职能部门产生心理上的影响,因此审计人员从职能上来说,也可以起到协调的作用,使他们考虑和接受内部审计人员的意见,维持良好的控制系统和工作秩序。  参考文献:  [1]李维安、武立东.公司治理教程[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2]汪国银、林钟高.公司治理框架下的内部审计研究[J].财会通讯.2005(2)   [3]陈艳利、刘英明.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审计问题研究[J].审计研究.2004(5)  [4]林黎、叶燕萍.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互动模式研究[J].财会通讯.2007(4)  [5]张考考、刘永祥.内部审计的公司治理功能研究[J].职业圈.2007(6)  [6]王光远、瞿曲.公司治理中的内部审计――受托责任视角的内部治理机制观[J].审计研究.2006(2).  [7]时现.现代企业内部审计的治理功能透视[J].审计研究.2003(4)  [8]陈梅、陈君宁.交易费用、契约成本、受托责任与内部[J].审计财务与会计导刊.2004(2)  (责任编辑:刘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