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720847
大小:230.00 KB
页数:61页
时间:2018-10-20
《变态心理学第9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九章心境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心境是一种较持久的和稳定的情绪状态。是一种内心世界的背景,所有心理事件都受这一情绪背景的影响。什么是心境?教学内容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心境障碍的分类、临床表现及诊断第三节心境障碍的病因第四节心境障碍的治疗第五节心境障碍与自杀教学目的、要求通过本章的讲解,介绍心境障碍的概念、心境障碍的分类、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心境障碍的病因及心境障碍的治疗方法;介绍心境障碍与自杀的关系,自杀行为的原因;介绍对自杀危险性的评估和预测以及对自杀的预防方法。要求学生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心境障碍的概念,掌握躁狂发作与抑郁发作的临床
2、症状,了解他们的形成原因、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了解自杀的原因,掌握对自杀危险性的评估和预测方法,了解自杀预防的方法和措施。第一节概述一、心境障碍的由来和历史(参阅教材P134页)二、心境障碍的定义心境障碍又称情感性精神障碍,是以明显而持久的心境高涨或低落为主的一组精神障碍,并有相应的思维和行为改变。心境障碍是一组以情感改变为基本特征的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仅限于以情感高涨或低落为主要特征,伴有相应认知、行为改变,间歇期精神状态基本正常,预后一般较好,是精神科常见疾病之一。心境障碍的发病率发病年龄多在16~30岁之间。15岁以前和60岁
3、以后发病者均少见。躁狂症的发病年龄一般比抑郁症早,女性比男性早。女性抑郁症患病率高,但男性抑郁症自杀率较高。第二节心境障碍的分类、临床表现及诊断一、临床表现与分类抑郁发作双相心境障碍躁狂发作心境障碍(一)、躁狂发作躁狂发作以心境高涨为主,与其处境不相称,可以从高兴愉快到欣喜若狂。病情轻者社会功能无损害或仅有轻度损害,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主要表现为情感高涨或易激惹、思维奔逸和精神运动性兴奋,故称“三高症状”。躁狂发作的临床症状(1)情感高涨或易激惹,常表现轻松、乐观、洋洋自得、兴高采烈。(2)思维奔逸,联想加速,感到
4、自己的说话跟不上思维速度。(3)病人活动增多,忙碌不停,爱管闲事,好抱不平,爱热闹,兴趣广泛但无定性。(二)、抑郁发作抑郁发作以心境低落为主,与其处境不相称,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甚至发生木僵。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主要表现为情感低落、思维缓慢、语言动作减少和迟缓,故称“三低症状”。抑郁发作的临床症状(1)情感低落、沮丧忧虑。(2)思维明显缓慢,对问话反应迟钝,注意集中困难,记忆力减退,自感脑子迟钝,联想困难。语言少、声音低。(3)病人活动减少,多终日独坐一处不与他人交往,逐渐发展到不去工作、疏远亲友、回避社交,
5、对过去的爱好和生活乐趣一概丧失。(4)病人可出现躯体症状,如口干、恶心、呕吐、便秘、消化不良、胃肠功能减弱、心悸、胸闷、憋气、出汗等。(三)、双相心境障碍有心境变高和变低两极性特点,是心境在正常,高涨(躁狂),低落(抑郁)之间往返摆动。典型的双相心境障碍的病例:参阅教材P147页案例5-3二、心境障碍的诊断依据CCDM—3对心境障碍的诊断标准如下:(一)抑郁发作的诊断[症状标准]以心境低落为主,并至少有下列症状中的4项:兴趣丧失、无愉快感;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精力减退或疲乏感;自我评价过低、自责,或有内疚感;联想困难或自觉思考能力
6、下降;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或有自杀、自伤行为;睡眠障碍,如失眠、早醒,或睡眠过多;食欲降低或体重明显减轻;性欲减退[严重标准]社会功能受损,给本人造成痛苦或不良后果。[病程标准]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持续2周。[排除标准]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或精神活性物质和非成瘾物质所致抑郁。(二)、躁狂发作的诊断[症状标准]以情绪高涨或易激怒为主,并至少有下列症状中4项:注意力不集中或随境转移;言语增多;思维奔逸、联想加快或意念飘忽的体验;自我评价过高或夸大;精力充沛、不感疲乏、活动增多、难以安静,或不断改变计划和活动;卤莽行为;睡眠需要减少;
7、性欲亢进。[严重标准]严重损害社会功能,给别人造成危险或不良后果。[病程标准]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程度标准至少已持续1周。[排除标准]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或精神活性物质和非成瘾物质所致躁狂。(三)、双相心境障碍的诊断教材P148页第三节心境障碍的病因与心理社会因素、遗传因素、神经内分泌和中枢多种神经递质功能异常有关。(一)、心理社会因素创伤性生活事件与心境障碍发病关系密切。并非所有遭受重大事件者都患心境障碍。本病的发生还需从遗传、生理、生化等生物因素的综合作用来全面考虑。(二)、生物因素(1)遗传因素:曾有多位学者对病人家系调查,结果
8、表明病人亲属患病率比一般人群高10~30倍,血缘关系越近则患病率越高。单卵双生比双卵双生的患病率高。心境障碍与遗传因素有关。(2)生物化学因素生物胺:生物胺与心境障碍的关系是迄今为止研究最多了解较深的领域之一。不少研究报道心境障碍患者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