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710755
大小:78.59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0-24
《我市气象事业发展情况工作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我市气象事业发展情况工作报告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我受市人民政府的委托,现就我市气象事业发展情况报告如下,请予审议。、我市气象工作的基本情况我市气象工作发展己有50多年的历史。XX市气象局按市属局设置,并设立XX市气象台制作和发布XX地区天气预报。XX市气象局是我市气象工作的管理机构,行使管理气象工作的政府职能,辖5个直属事业单位和6个区县气象局,主要负责全市气象事业发展的规划和实施,气象信息的采集、传输、加工,灾害性天气的监测和预警,各类气象预报产品制作和提供气象服务,气候资源的开发
2、利用和相关的气象事务管理工作。基本气象业务包括气象探测、通信网络和天气预报三部分。主要预报产品有XX市城区和各区县的短期气候预测,短期、中期天气预报和短时天气预报,空气质量预报,森林火险等级预报,地质灾害气象等级预报,粮食产量预报等内容。气象服务主要是向政府提供决策气象预报,向社会发布各类天气预报,为重大社会活动提供专项服务。社会气象事务的管理主要有人工影响天气、雷电灾害防御、升放气球安全、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气象信息的发布和传播等事项。我市气象事业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己初步形成了气象综合探测系统,
3、建立了气象信息传输网络系统、气象信息加工处理系统和气象信息综合服务系统。开展了人工影响天气、气象夾害防御、大气环境评价等工作。XX气象工作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自1996年以来,XX市气象局连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防汛服务先进单位”:被中国气象局评为“全国重大气象服务先进集体”,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创佳评差最佳单位”,在市级“开门评议机关”活动中被评为群众满意率高的单位。二、近几年XX气象工作的进展气象工作按照建设“一流装备、一流技术、一流人才、一流台站”和落实我市“四化”理念的要求,以强化服务职
4、能、健全服务体系、改善服务手段、增加服务产品、提高服务质量为重点,为XX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优质、全方位的气象服务。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气象工作。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陈宝根、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鲁云侠、副市长朱智生等领导多次视察气象工作,市政府还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宄气象工作。近五年来,市财政逐年加大对气象现代化建设的投资,进行骨干工程建设和气象台站的综合改造,广泛采用现代技术装备,组织气象科技开发,加强人才队伍和气象文化建设,有力地推动了XX气象事业的快速发展。(一)气象探测网络初具规模,气象信息传输
5、系统逐步完善目前己初步建成了覆盖全市、以城镇为重点、探测项目比较齐全、布局基本合理的综合大气探测系统。全市现有国家基准站1个,一般气候站7个,高空观测站1个。其中有2个站点气象资料参加国际交换。依托国家气象监测系统,建成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XX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站、自动气象站、沙尘暴监测站、酸雨监测站和闪电定位监测点,还在秦岭北坡建成了48个加密雨量站点。目前正在建设XX1波段探空雷达和XX生态气候环境监测站点,建成后将为全方位、立体化的XX气象探测系统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实施“XX市气象局计算机
6、信息网络系统升级”项目,省__市__区县宽带网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实现主骨干网千兆、桌面百兆接入,可以快捷有效地传递各类气象信息。目前我市已建成了上连国家气象中心、省气象台,下连各区县气象局的网络传输系统,为气象服务工作的及时有效开展提供了通讯保障。(二)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的准确率不断提高,气象服务的内容和形式不断拓展从1月1日起,市气象台承担XX地区天气预报的制作、发布。通过建立完善技术体制和激励机制,规范化管理,加强预报技术方法研究等措施,中、短期重大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天气过程预报预警的能力逐
7、步提高。如6月9日全市大暴雨、盛夏渭河流域持续暴雨和7月15日市区短时强暴雨均提前做出了准确的预报,有效减少了人民生命财产损失。为了满足各行各业对预报服务的需求,我市各级气象部门逐步开展了预报时次更密、预报内容更细致的精细化天气预报。预报时效在24小时内细化为四段,即每6小时一次预报;48小时内每12小时一次预报。不断拓宽预报服务领域,创造条件逐步开展了城市空气质量预报、旅游景点天气预报、森林火险气象等级预报、地质灾害气象等级预报、农作物产量预报和城市生活环境指数预报。(三)围绕XX“建强创佳”,积
8、极开展气象服务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我市的防汛气象服务、重要节日气象服务、旅游“黄金周”气象服务、重大社会活动气象保障和为农服务等形成了一套规范的工作流程,各种服务成效明显。随着气(来源:公务员在线http://)象服务手段不断完善,服务领域己渗透到XX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常规天气预报和城市生活指数预报通过电视、广播、电台、互联网络等媒体和手机短信、“12121”电话等方式及时向社会传播;突发灾害性天气预报通过电话、传真等手段及时传递到政府和相关部门,为防灾减灾决策提供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