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人化: 人机交互中的心理学应用

拟人化: 人机交互中的心理学应用

ID:21709803

大小:55.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4

拟人化: 人机交互中的心理学应用_第1页
拟人化: 人机交互中的心理学应用_第2页
拟人化: 人机交互中的心理学应用_第3页
拟人化: 人机交互中的心理学应用_第4页
拟人化: 人机交互中的心理学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拟人化: 人机交互中的心理学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拟人化:人机交互中的心理学应用拟人化(anthropomorphism)是指将人类的特征附加于非人类个体,使其被看作是有生命、有感觉和思想的人。人机交互是目前拟人化研究和应用较多的领域。这篇文章介绍了拟人化的理论背景并从人机交互的应用和效应方面对拟人化的心理学意义进行了详细阐述。从设计者和使用者角度探究人机交互领域中拟人化的应用边界和效用最大化,关注非人性化逆过程,是未来拟人化的研究方向。1引言在日常生活中,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机器人、计算机界面与人们的生活越来越息息相关。他们拥有人类的外表或具有人类的心理能力,可以与人互动,为人们提供各种必要的信

2、息,在各个领域发挥它们的作用。这就是“拟人化”(anthropomorphism)。拟人化与人类的社会认知发展密不可分,它指的是赋予非人类个体(nonhumanagent)以人类特性,使其被看作有生命、有感觉和思想的人(Gray,Gray,oreotivation)是一种寻求与周围环境进行有效互动的基本动机(AIN模型拟人化作为一种推理过程,与其他推理一样依赖于心理捷径或者探索法,即根据上下文线索来判断信息。社会心理学家提出了一个MAIN模型,用于研究人类的认知推理过程(Sundar,2008)。Kim和Sundar(2012)将这个模型进行扩展,

3、用于人机交互作用领域的研究。拟人化线索会引起个体无意识的反应,激发“社会存在感启发式”(socialpresenceheuristic)。社会存在感(socialpresence)被简单定义为“和另一个人在一起的感觉”(Biocca,Burgoon,Harms,Stoner,2001),用来提醒使用者拟人化个体的人类属性。它不直接与现在的信息相关联,但是却影响使用者的认知形成。MAIN模型提出,线索有关的形式(Modality)、载体(Agency)、互动性(Interactivity)和可操作性(Navigability)可以引起认知启发式,从而

4、影响使用者对拟人化个体传达的信息内容的质量和可信度的判断。例如,较丰富的形式线索(文本、声音和视频信息)能够提醒使用者面对面的交流。相对于单纯的文本信息,虚拟现实的互动情境能更积极地影响信息的可信度。当拟人化个体表现出人类化特征时,可以激发人们的社会存在感启发式(NassMoon,2000;SkalskiTamborini,2007),从而判断信息具有更高的可信度。根据MAIN模型,虚拟个体可以通过各种拟人化线索来表现自己,并且每种线索都能在使用者头脑中激发不同的启发式。根据个体的需要对信息进行过滤和控制,可以激发人们与非人类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可

5、操作性指的是个体的内部设计,它取决于信息的组织,可以触发浏览启发式(broSundar,2012)。3心理学视角下的人机交互拟人化应用人机交互领域涉及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和工程,近年来拟人化在该领域的应用日益增多。通过总结以往文献发现,拟人化应用主要表现在社会认知层面和社会情感层面。31社会认知层面在人机交互领域,目前研究者们主要从两个方面关注拟人化的社会认知层面。311用户总体感知有研究表明,拥有人类面部特征或整体外观的物体更容易被拟人化(Delbaere,McQuarrie,Phillips,2011)。事实上,不仅仅是外观特征,人们对于任何拥

6、有人类化特征的个体,都会表现出社会性的反应。例如,Lee(2003)发现,女性被试对有男性特征的计算机表现出更多的好感。另外,Moon(2000)发现,当计算机提供更多的自身信息时,被试更愿意参与到亲密的自我表露中去。当一台计算机显示了它的速度极限时,要求被试分享他们生活中最失望的事,被试会吐露更多的信息。在最新的一个研究中,研究者使用三种不同的人形机器人(Asimo,Kojiro,Telenoid)的图片,实验刺激包括头部左右倾斜20°、10°以及0°(直立),要求被试评价他们对机器人的感知。结果表明,人们认为头部倾斜(10°或20°)比头部直立

7、的机器人有更高的人类相似性,同时看起来更可爱(MaraAppel,2015)。人们对拟人化个体感知时的意识状态也是研究的焦点。有研究者认为在人机互动中,人们表现出无意识的社会反应。他们设计了一个2(人类化个体:存在/不存在)×2(相互作用:高/低)的被试间实验设计,通过设置虚拟人物和高低水平的相互作用来控制拟人化线索。结果显示,被试会无意识地将拟人化个体当作一个人来对待,同时增强与拟人化个体的互动性(KimSundar,2012)。此外,还有研究者关注社交媒介中,拟人化对社会感知的作用。在线交流时人们可以使用媒介信息进行自我表达(Birnbaum,

8、2008;VanDerascarenhas,Martinho,Prada,Paiva,2013)。322生理机制有研究者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