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693719
大小:55.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3
《循环经济在旅游业中的应用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循环经济在旅游业中的应用研究摘要:曾被人们称作“无烟工业”的旅游业,近年来,为了追求高额的经济利益,旅游经营者无视长远利益,将旅游资源无节制、无规划的开发破坏,给生态环境造成了重大影响,导致旅游业同其他行业一样,污染环境,尤其是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是增进旅游业发展的最佳途径。 关键词:循环经济;旅游业;旅游循环经济 :F59:A:1006-4117(2011)10-0158-02 一、循环经济 (一)理论产生及发展 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的“宇宙飞船理论”被公认为循环经济的早期代表。20世纪70一80年代,人类经济活动普遍是“先污染,后治理”。这时的国际社会环境
2、整治活动,侧重于污染物产生后的治理—“末端治理”。但人们只注意到了如何治理经济活动造成的严重后果,却没有去研究问题源头。20世纪90年代,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诞生使人们认识到原有经济发展模式是一种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转而探索另一种经济模式,即一种不降低环境质量和不破坏世界自然资源基础的经济发展。 (二)定义 循环经济,它以可循环资源为载体,注重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并将人类社会活动融入自然循环中,使所有资源都得到合理的开发与利用,把人类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控制在尽可能少的程度,再通过相当长时间的努力使生态负增长转变为生态正增长,实现人类与生态的良性循环。 (三)3R原则
3、 循环经济的3R原则是减量化原则、再利用原则、再循环原则。减量化原则要求用较少的物质资源进入生产消费环节。再利用原则的目的在于使投放到生产、消费活动中的物质要以尽可能多的方式被使用。再循环原则的目的在于重复再利用活动中的物质,使其重新变为另一活动中的资源。 二、循环经济与旅游业 (一)循环经济与旅游业结合的产物——旅游循环经济 1、旅游循环经济的理论 它是循环经济理论、清洁生产理论和旅游环境学理论的综合产物,是一种新兴的可持续性的旅游发展模式。它不仅美化了旅游者的旅游环境,促进了旅游目的地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同时又能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使旅游目的地资源环境贡献消耗比达到
4、最优。旅游业发展模式是以旅游资源为依托的,与循环经济不谋而合。 2、我国旅游循环经济的产生、发展及应用 循环经济在20世纪90年代传到中国后,立即被政府和学术界关注。1999年以来,我国实施循环经济建设试点,从企业、区域和社会三个层面展开。2004年,上海举办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论坛。2005年,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我国学者对“旅游循环经济”的应用主要有两种:①循环旅游经济,以生态学原理及其规律为指导思想,把旅游业中的各项经济活动与自然、社会环境的各种资源要素视为联系紧密的整体,来实现旅游经济数量、环境质量的提高和改善,实
5、现GDP(GNP)的“绿化”,发展为一种崭新的途径和模式。②旅游循环经济,以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是循环经济理论与可持续发展思想在旅游业中的具体体现,要求在整个旅游过程都要尽可能减少旅游企业、旅游者对旅游环境的直接与间接的负面影响,从而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循环经济理论在旅游业中的指导与应用 1、发展途径 随着旅游经济的发展,开发者受眼前利益影响,高强度地开发旅游资源,对旅游资源和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严重影响了旅游资源的延续使用。而发展旅游循环经济便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途径。它既可以缓解旅游环境面临的巨大压力,又可以延续旅游资源禀赋,保护生态环境。 2、在重点领域的应用及
6、措施 (1)重点领域 旅游业涉及的领域主要有:交通领域、能源领域、宾馆饭店、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领域。可将对这些领域实施循环经济在旅游业中的试点,通过其带动作用,对旅游业有着重要的示范效应。 (2)发展原则 ①运用旅游循环经济的理念 旅游循环经济理念指导下的新型旅游经济模式是循环型的良性旅游资源利用模式:“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与传统旅游业经济——“资源—产品—废弃物”——有本质的区别。 ②适度开发和利用旅游资源 发展旅游循环经济的重要方面之一是适度开发和利用旅游资源。旅游资源具有稀缺性,但并非所有的资源都能归纳入旅游业利用的范围之内,因此,在旅游业利用范围之内的资源便是具
7、有观赏价值或感官吸引力的有限资源,所以对其开发与利用一定要谨慎。 ③形成旅游业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 建立旅游业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也是发展旅游循环经济的重要方面之一。它要求既要对旅游企业内部的资源进行循环利用,同时又要重视旅游企业之间的资源循环与利用。企业内部层面,要对资源利用进行设计,做到资源利用的最小化与资源分配的最优化。企业外部层面,要尽可能地延长资源循环链,充分注重资源再利用的价值和运输成本之间的关系。 ④保护生态环境与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