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691964
大小:62.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0-23
《“微”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机制创新探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微”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机制创新探微摘要:以微博、为代表的微媒介的崛起,深刻地变革着思想信息发布、建构、传递的方法和途径,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个崭新的研究视角。本文通过透析微视角下思想政治教育沟通中主体、客体和环境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机制的思路。 关键词:新媒体;“微”视角;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机制 :G641文献标志码:A:1002-7408(2013)07-0088-03 一、“微”媒介的方法论意义及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近年来,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型社交媒体成为了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的最热门方式。据中国互联X络信息中心NIC发布
2、的《第31次中国互联X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我国X民规模为5.64亿人,X民规模超过4亿,微博个人用户规模超过3亿,其中微博用户规模达到2.02亿,是连续两年来使用率增幅最大的应用。微博之所以能够风靡X络、如此吸引人的眼球关键在一个“微”字。《广雅·释诂二》中曰:“微,小也。”微媒介篇幅有限,方便快捷,即时性强,这些微特点使它具备三大优点:一是平等性。微媒介入门门槛低,限制少,不管名人还是草根都被拉到了同一个起跑线上,大家随时更新心情,抒发情感,在传递信息中赢得粉丝,争取关注,在这里,名人可以被随意点评,草根也能变成名人。二是自由性。微媒介自由开放
3、,博友、信友们即使相隔万里也能成为X络上邻居,大家视野开阔,关注各地热点问题,畅所欲言,无所顾忌。三是快捷性。微媒介信息即时性强,大大缩短了信息传播的时间,特别适合现在快节奏生活的要求,满足了人们了解信息实时性、现场感、快捷性的需要。微媒介在改变信息传播结构的同时,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交流方式和思维方式,从近来微博对社会发展的触动来看,越来越多的人正在相信“微博改变世界”。由此可见微媒介最根本的一点就是大大激发了人的主体能动性,它的平等、自由和快捷给人们发挥主体能动性提供了一个最佳平台,为人与人之间的信息沟通创造了有利条件。 微媒介在传递信息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4、其实也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主体对受教育者主体实施思想、政治道德等素质教育的社会实践活动,其本质和核心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思想信息的传递和沟通。以彰显主体能动性为特征的微媒介和“微”视角,为我们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论域下,有效揭示信息沟通的本质和规律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和新途径。从“微”视角分析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探索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新型沟通机制,有利于增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的合理建构,促进本学科的科学化进程;也有助于确立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地位,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微”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现状 沟通一词
5、本指开沟以使两水相通,后用以泛指使两方相通连,也指疏通彼此的意见。甘华鸣等在《沟通》一书中认为“沟通是发送者凭借一定渠道(亦称媒体或通道),将信息发送给既定对象(接收者),并寻求反馈以达到相互理解的过程。”[1]可见,沟通是信息传递的一种过程,是由沟通主体、沟通客体、沟通介体三个基本要素构成。 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就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进行传递、交通,以使彼此理解对方的意见,并在相互交流中达成共识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沟通主体包括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沟通客体主要指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沟通介体包括沟通渠道和沟通环境两方面。从这点看,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教育
6、主体间思想信息的传递和沟通过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通过不断的信息传递,增强了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了解彼此的意见和想法,增进相互理解,消除彼此的误解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提高教育主体的思想道德素质和道德实践能力。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在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方面教育沟通主体间的沟通意识明显增强,沟通方式和渠道也不断拓展,沟通效果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发现当前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微”媒介的推广和使用给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带来了新的挑战,在沟通主体、沟通客体和沟通
7、环境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摘要:以微博、为代表的微媒介的崛起,深刻地变革着思想信息发布、建构、传递的方法和途径,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个崭新的研究视角。本文通过透析微视角下思想政治教育沟通中主体、客体和环境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机制的思路。 关键词:新媒体;“微”视角;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机制 :G641文献标志码:A:1002-7408(2013)07-0088-03 一、“微”媒介的方法论意义及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近年来,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型社交媒体成为了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的最热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