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概论论文终极版

文化概论论文终极版

ID:21688441

大小:44.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23

文化概论论文终极版_第1页
文化概论论文终极版_第2页
文化概论论文终极版_第3页
文化概论论文终极版_第4页
文化概论论文终极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化概论论文终极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论文题目:论古代文人生死主题------以屈原、庄子、竹林七贤为例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学院专业:汉语言文学年级:11级班级:2班学号:20113001204姓名:边培文论古代文人生死主题------以屈原、庄子、竹林七贤为例l摘要春风得意随君侧,寂寞梧桐深雨时。尘网一张千千结,不解落花与流水。本论文,结合儒家提倡的“知人论世”说,针对中国从古至今讨论已久的“古代文人生死主题”,以屈子、庄子以及竹林七贤的生死观为例,说明不同生死的表现及其原因。l关键词屈子庄子逍遥游竹林七贤饮酒说玄心信仰甲骨文字中反映的祭祀祈福、避灾求雨的信息透露出远古

2、洪荒时先民的生命体验;《诗经》中“蜉蝣掘阅,麻衣如雪”的哀叹道出了时政朝不保夕的苦楚,更凝结了作诗者悄怆幽邃的愁思;《楚辞》中“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则更是道出了决绝赴死,以死明志的心声。据语言学家杨伯峻先生统计,在《论语》中,“生”出现16次,“死”出现38次①”,此后,在汉魏六朝、唐宋及迄今,文人借诗文表生死志的例子更不占少数,于是我们发现,在中华五千年的璀璨文化中,有一个亘古不变的主题:古代文人生死说。中国文人,朝居庙堂,感天子遗泽;夕归东山,享恬淡雅趣。朝朝暮暮,晦明不定。时局易变,斗转星移,世事的无常,促使其考虑

3、生死,寄情于景,托志于文,他们的人生观和各分千秋的才华落地成书,成为不朽的传奇。中古文人多如浩瀚的星辰,故举几位代表人物,对其生死进行分析。屈子,采撷香草以洁身,嗅取百芳以净心,深受儒学影响,但惜身处泥淖,官运不畅,终毁一才耳;庄子,确立无为、逍遥生死,以道家思想对待死生,可谓一奇;竹林七贤,身奉乱世,面临着血淋淋的杀身之祸,挣扎于入世、出世间。以上三类,为官者、留恋乡野者、仕途矛盾者或可概括古代文人的种类,故评之。屈子沉汨罗,万事随转烛。屈原的死亡意识在其作品中随处可见,历来研究者众多,而且众说纷纭,争论不休。如同屈子的“婚恋”一

4、样,屈原的死亡意识都写在屈赋里,而且更真实、袒露。“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决绝,“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的清洁(《离骚》),“临沅湘之玄渊兮,遂自忍而沉流”的徘徊惆怅,“不毕辞而赴渊兮,惜雍君之不识”的寒心绝望(《惜往日》)。屈子极力求生,妆点“香草”,寻觅“美人”,谁知人世无情,只能“揽茹蕙以掩涕兮,沾余谨之朗朗”(《离骚》),生死抉择,矛盾心理的斗争,在先秦楚地,伴随着巫文化的熏陶浸染,一场“生死恋”在屈子身上上演。“及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屈子自再放江南时,而死志始决。其后之沉渊而死者,盖亦

5、先有彭咸之志而又符合其迹者也②”。中国士大夫,向来信奉孟子之语:“轻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现实在屈子面前经不起推敲,达,意味着攀权富贵;穷,意味着孤独执着,独采兰草。屈子自命不凡,帝高阳之后,系万千抱负于楚王一身,高风险的付出换来了惨不忍睹的结束。他“牢骚”满腹,凄凉孤苦。“当个体生命具有某种情节时,就会沉醉于某种事物而不能自拔,似乎有了一种瘾③”,屈子瘾于修心养性,洁身自好;瘾于祛除邪佞,万里飘香;瘾于觅得在水一方的“美人”,弹奏一支“石破天惊逗秋雨”,换个新天地。而屈子自身,劳心苦思,不能自已,屈子的心灵,人格,赤裸裸低揭

6、开给人看,中国有“诗缘情”说,在屈子作品中,我们发现:他太真情、深情、重情、钟情,其本身具备多愁善感的气质,我们看不到“人格面具”,这便是他最致命的“缺点”,在加上外界风雨飘摇,屈子唯有不闻渔夫言,葬身江底,让全身变得清爽干净,一尘不染,灵魂才能凤凰涅槃式的与彭咸相依,到达“美政”实现的国度,士大夫的尊严方可保全。“如果没有死亡的问题,恐怕哲学也就不成为哲学了④”如果说屈原的死,是内在的生命特性与“美政”理想可望而不可即的矛盾加之于外在时局的干扰,那么庄子的生死观,更倾向于内化,一种内在修炼的显露。战乱频仍,时局动荡。庄子的生死观首

7、先立足于解决人生困境,和其他诸子思想不同,庄子重在为人类寻找一个终身的解决社会和生命困境的法门。其一,弃功名、利禄;其二,等生死,达观于世。“其形化,其心与之然,可不谓大哀乎。”(《齐物论》),悲哀最大不识形体消散,而在于精神随之涣散。安之若命,其妻死,初痛哭流涕,转而鼓盆而歌,问及缘由,气不曾灭也。在庄子眼中,无谓生死,生,气依之形体;死,气化归宇宙,只是生命形体异样罢了。“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大宗师》),其语所道正是如此。道家思想的飘渺幽深,超脱与旷达,只是其表象。无为而无所不为,青春年少,恰是建功立业好时节,中国

8、士大夫情牵于此,鸢飞戾天、经纶事务者不在少数,道家思想强调的是一种无为乐道、无为保全法。“楚之南冥灵,上古大椿,而今彭祖之长寿”,是庄子推行其逍遥无为保身的工具。庄子是对时局心灰意冷后针对其生命初醒、文化自觉意识萌发的情况下,对人类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