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687533
大小:65.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0-23
《刑法诉讼关于信用缺失在民事诉讼中的表现与矫治的调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萨发生反对萨芬撒反对萨芬萨范德萨范德萨反对萨芬撒旦飞萨芬撒旦撒大幅度萨芬撒关于信用缺失在民事诉讼中的表现与矫治的调研 张海遥 社会信用的缺失必将导致各种矛盾,产生各种纠纷。民事诉讼作为各种纠纷的解决机制,现已成为各种信用缺失集中展现的平台,是社会信用缺失最集中、最丰富的领域。笔者结合自身从事审判的多年实践,总结社会信用缺失在民事诉讼中的各种具体表现,分析问题的症结,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为社会矫治信用缺失提供参考。 一、社会信用缺失在民事诉讼中的表现 (一)滥用诉权 滥用诉权是指违反诚实信用原则,专门以损害对方当事人、第三人或社会公共利益为目的的恶意诉讼行为。表现为欺诈、骚扰、损
2、人、拖延、突袭、构造等形式: 1、欺诈性诉讼。欺诈性诉讼包括:(1)原告或原、被告双方为了达到不合法的目的,隐瞒事实、捏造事实或伪造证据而提起的有实际纠纷存在的诉讼。比如原告一方以欺骗手段达到缺席审判的目的,使对方不能行使答辩权,从而形成对自己有利的诉讼。例如夫妻一方为了达到离婚的目的,捏造另一方下落不明的事实,以欺骗手段造成缺席审判以形成对自己有利的离婚诉讼。(2)采取虚假的诉讼主体、原被告双方恶意串通、合谋编造虚假事实和证据而提起的不存在纠纷、旨在使法院作出错误的判决或裁定,以侵占或损害第三人利益的虚假诉讼。比如通过构建虚假债务转移夫妻、个人、企业财产以规避离婚、债务、破产、法院执
3、行等不利情形,通过虚假诉讼认定驰名商标或者进行炒作宣传等。 笔者曾亲身接触过一则案例,原告杜某共有子女六人,杜某之夫王某已去世,诉讼中原告为杜某及其四个女儿,被告为杜某的两个儿子。原告称杜某和其夫王某因继承祖业产及自己建造共留有北房三间、西厢房三间,现该房屋由两个被告控制使用,原告认为有自己的份额,因此要求确认原告对该房屋拥有的产权份额,并对该房屋的使用状况进行划分;二被告认可对该房屋控制使用的现状,但要求自己的份额。经调解,双方对各自所拥有的产权份额进行了分割,并对房屋的使用状况进行了划分,人民法院向双方出具了民事调解书。后原告以此调解书提起房屋腾退之诉,经调解达成了腾退协议,然后进
4、入执行程序。在执行程序中,发现二被告于双方起诉之前早已将争议的房屋售予他人,因该房屋将要拆迁,原被告恶意串通、共同隐瞒事实、欺骗法院,试图达到非法领取拆迁款的目的。最终人民法院以审判监督程序撤销了两份调解书。 2、骚扰性诉讼。骚扰性诉讼是指原告以给被告造成诉累或干扰被告的正常生活为目的而以诉讼作为骚扰手段的诉讼行为。其特点是不以追求胜诉为目的,表现为原告不到庭应诉或以败诉结案。骚扰性诉讼以诉讼费的损失为代价。骚扰性诉讼中原告大多不存在伪造证据或虚假陈述的情形。审判中,一些因琐碎的相邻关系、服务合同等引起的纠纷,原告抱着骚扰的目的、以胜不胜无所谓的态度提起诉讼,打一些无所谓的官司。 笔
5、者曾处理过一起典型案例,原告刘某到北京某电脑培训中心处报名学习电脑知识,学习方式为随到随学、学会为止,学费总计1400元,对授课方式、电脑配置双方未做明确约定。刘某先后交纳了学费1300元,并断续到被告处学习一年半有余。刘某起诉称被告在授课时只有一位老师工作,一位老师为10至20多名学生授课,根本无法实现单一授课,一位老师一天工作8个小时,10多名学生平均每名学生受教20多分钟,有些电脑还是淘汰的残品,导致刘某至今尚未学会,故要求被告退还学费。 诉讼中,法院向原被告双方送达了开庭传票,开庭时被告准时到庭,但原告刘某却不到庭参加诉讼,经联系刘某表示忘了,法院按照法律规定对该案按撤诉处理。
6、收到裁定后刘某再次起诉,开庭时再次爽约,经联系刘某表示看日历看错了,法院再次按撤诉处理,收到裁定后刘某第三次起诉,送达起诉书时被告的负责人表示出强烈的愤怒,称刘某到庭后他们再来,否则不出庭应诉,并表示法院应当对刘某的行为进行处罚。通过一定的工作,第三次刘某终于到庭参加诉讼,但最终以证据不足而败诉。刘某以五十元的代价提起上诉,最终以二审败诉结束。本案可以说是典型的骚扰性诉讼。 3、损人性诉讼。损人性诉讼是指以给被告造成诉累、以诉讼占用被告的工作时间从而使被告遭受经济损失、损害被告的声誉等损害被告合法权益的诉讼行为。此种诉讼原告通过诉讼行为,使被告不得不参加诉讼,通过旷日持久的诉讼活动牵制
7、被告的时间和精力,给被告造成经济负担的增加、收入的减少;或者以子虚乌有的事实损毁被告的名誉,即使败诉,也让被告遭到损害。 笔者接触过这样一则案例,原告曹某(女)与被告崔某系楼上楼下邻居,原告曹某称被告崔某有神经病,老在深夜敲原告的家门,骂原告是小姐,并在小区内当众公开辱骂贬损原告,导致原告无法居住该房屋,并找不到承租人和买受人,被告的长期辱骂、贬损、骚扰行为使原告精神崩溃,无法正常生活和工作,故起诉要求判令被告停止侵害、恢复名誉、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