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678966
大小:81.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10-23
《古代诗歌鉴赏问答模式 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古代诗歌鉴赏问答模式【教学目标】1、了解诗歌表达技巧的范畴与内涵。2、明确高考试题有关考查表达技巧的命题特点。3、掌握试题解题思路和方法。【教学重点】解题思路和方法【教学方法】讲授、练习、归纳【把脉高考】诗歌表达技巧是历年高考考查的重要内容之一。对近几年全国和各地高考试题进行分析归纳,发现在诗歌鉴赏的五个考点(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内容、观点态度)中,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考得最少,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涉题最多。高考《考试说明》对诗歌鉴赏规定: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②评价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全国高考试卷中的诗词鉴赏试题,就题目而言,虽然有的侧重某一方
2、面,有的是综合考查,但大体可归纳出几种问答模式:第一种模式:分析形象意境类1.形象 诗歌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和景物形象两个方面。命题形式:这首诗塑造了什么样的形象?试说说这首诗中的形象特点?通过诗中的形象塑造,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解题指津:诗中形象倾注了诗人的思想,包孕着诗人的情感,因此,形象应是熔铸诗人思想感情的事物,分析诗歌形象要根据诗歌描写的具体物象和画面识别其性质,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概括出诗歌的象征意义和社会意义。答题步骤一:找出并描摹诗歌形象;二:概括形象特点;三:揭示作者情感。回答时应包括三个要点:(1)是什么形象;(2)形象的具体特征是什么;(3)形象的意
3、义是什么。景物形象诗中的景象是诗人为抒发思想感情而精心裁剪、设计的。一般有:景物描写(季节、时令、地域等)、场面描写(农事、战争、狩猎、离别等)、色彩描写。“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是人物(往往是诗人自己)感情的外在表现。所以我们在鉴赏景物形象的同时,往往要联系鉴赏诗人的形象,这两者是一致的。例1 (2007年重庆卷)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海棠 牡丹花宋]苏 轼 [唐]白居易 东风袅袅泛崇光①,香雾空濛月转廊。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只恐夜深花睡
4、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注】①崇光:美艳的光彩。 苏轼《海棠》诗的前二句描写了海棠花的哪些特点?答:因题干中已明确了诗歌的形象,所以第一步可省略;前二句描写了光彩正艳、香气正浓的海棠花在春风中、月色下的朦胧美(第二步概括形象特点);表达了作者的对海棠花开的喜爱之情(第三步:揭示作者情感)。例2鹊桥仙夜闻杜鹃茅檐人寂,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乡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零羁旅。问:(1)这首词“茅檐人寂”等三句描写了什么景象?有什么作用?(2)词中“林莺燕巢总无声,但月
5、夜常啼杜宇”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答:(1)这三句描写了春晚寂静、昏暗、风雨凄迷的景象。其作用在于为杜鹃出场作铺垫,也为后文表达词人飘零身世和凄凉心境作铺垫。(2)运营烘托手法,其好处是以“静”衬托出杜鹃啼声的孤独和悲切。“总无声”衬“常啼”,而啼声则引出下句“催成清泪”,映“孤”字。例3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物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障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问:试简述“千障里,长烟落日孤城闭”一句所写的景物的特点。答:以“千障”“长烟”“落日”“孤城”组合成一幅立体的
6、塞下秋景图,渲染出一种开阔苍凉的气质。人物形象题型答题思路☆鉴赏要点(1)分析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2)分析人物所处的环境,包括时间、地点、周围景物等。(3)分析诗中出现的具体景物的含义,理解这些物象所承载的思想感情。(4)要知人论世,了解相关背景资料。☆答题步骤(1)塑造了什么人物形象(概说)。(2)结合诗句分析人物性格(结合表达技巧)(展开)。(3)形象表现出的意义(情感、理想、追求、性等)。☆刻画人物形象方法题型答题思路古诗刻画人物形象,展示性格特征的方法,主要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白描、烘托、对比等。解答这类题目,可按
7、照如下思路进行:①阅读诗歌,找出诗人描绘形象的相关诗句,仔细准确理解形象的基本含义。②结合诗句分析运用的表现技巧及其所表现的具体内容。③指出这种手法的运用表现了诗人(人物)怎样的心理、感情或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④紧扣要求,整理思路,形成答案。☆人物形象的比较题型答题思路比较人物形象的题目,一般从人物个性特征、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技巧以及表达的情感等方面入手设计题目。答题时,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细致解读题目所选诗歌,分析每首诗各自刻画的人物形象的特点,运用了哪些表现方法,表达了什么思想情感。②求同析异,分析人物形象特点、刻画人物形象的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