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代谢异常和冠脉狭窄程度相关性探究

糖代谢异常和冠脉狭窄程度相关性探究

ID:21660938

大小:67.69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23

糖代谢异常和冠脉狭窄程度相关性探究_第1页
糖代谢异常和冠脉狭窄程度相关性探究_第2页
糖代谢异常和冠脉狭窄程度相关性探究_第3页
糖代谢异常和冠脉狭窄程度相关性探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糖代谢异常和冠脉狭窄程度相关性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糖代谢异常和冠脉狭窄程度相关性探究【摘要】目的分析伴有糖代谢异常的冠心病患者的冠脉病变特征。方法所有入选冠心病患者均选自吉林市中心医院心血管疾病诊治中心,共260例。根据患者的血糖情况分组:一组为单纯空腹血糖调节受损的冠心病患者,两组为混合型糖耐量减低的冠心病患者,三组为合并糖尿病冠心病患者,四组为血糖正常的冠心病患者。对上述4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血糖及冠脉病变支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三组糖尿病患者的多支病变发生率明显高于四组糖代谢正常组与1组单纯空腹血糖异常组,P0.05,无显著差异。结论混合型糖耐量异

2、常与糖尿病,二者与心血管并发症及冠心病严重程度相当,且二者的影响程度明显高于空腹血糖。【关键词】冠心病;单支病变;多支病变;糖代谢;糖耐量异常;糖尿病糖代谢异常包括空腹血糖调解受损(FPG)、糖耐量减低以及糖尿病,前两者称之为糖调解受损,代表了正常葡萄糖稳态和糖尿病高血糖之间的代谢状态,向糖尿病的年转化率非常高,被认为是糖尿病的必经阶段[1]。糖尿病为一种全身系统性疾病,可累及全身各重要器官,其中主要的并发症是血管病变。糖尿病患者血管病变的发生机制主要是由糖代谢紊乱、糖耐量异常及脂质代谢障碍等多方面因素参

3、与,导致大动脉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特别是以动脉粥样硬化为特征的大血管并发症,使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寿命缩短,病死率增高。本文通过分析了解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情况,包括病变的狭窄程度及范从而说明早期发现、早期干预糖代谢异常的重要性。积极控制血糖及血糖稳定,防止或延缓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预防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1月〜2013年12月于吉林市中心医院心血管诊治中心住院并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除外合并心肌病、瓣膜疾病、肺心

4、病、高血压心肌病的患者,除外血压、血脂控制不佳的冠心病患者,除外其他器官严重功能障碍的患者,共260例,男182例,占70%;女78例,占30%。1.2研究方法病情平稳,禁食12h后,清晨采血,测空腹及餐后2h血糖;使用德国Siemens公司的数字减影心血管造影机,由有经验的介入医生执行操作,通过桡动脉或股动脉途径进行标准的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冠心病的诊断标准:临床症状、心电图以及冠脉造影提示至少有一支心外膜大血管或主要分支狭窄>50%。以冠状动脉的前降支、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为冠脉系统的三支动脉,根据动

5、脉受累的支数,诊断为单支、双支、三支病变。本文中所描述的多支病变包括双支及以上血管病变。糖尿病诊断依据按1999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的标准[2]:糖尿病症状+任意时间血糖>11.1mmol/L或FPG>6.9mmol/L,或2hPG>11.0mmol/L;糖代谢异常按2003年ADA的建议修订:单纯空腹血糖调节受损:FPG5.6〜6.9mmol/L、2hPGO.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一组与四组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1三组糖尿病组多支病变发病率(86.84%)明显高于四组糖代谢正常组(

6、66%)与一组单纯空腹血糖异常组(57.89%),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一组单纯空腹血糖异常组多支病变发生率(57.89%)与四组糖代谢正常组(66%)相当,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3混合型糖耐量异常与糖尿病,二者与心血管并发症及冠心病严重程度相当,且二者的影响程度明显高于空腹血糖。3讨论本研究发现,伴有混合型糖耐量减低患者的多支病变发生率(82.61%)虽低于合并糖尿病的患者(86.84%),但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伴有糖耐量减低与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的多支病变发生率明显高于糖代谢正常

7、的冠心病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说明混合型糖耐量减低与糖尿病的冠脉危险程度相当,患者血糖水平的高低与冠脉病变支数及严重程度成正相关。本研究还发现,混合型糖耐量异常或餐后2h血糖水平升高与糖尿病对心血管并发症及冠脉病变的冠心病严重程度之间相关性更高于空腹血糖,这与目前国内、国际的相关报道一致[3]。与空腹血糖相比,餐后血糖与心血管风险与结局之间密切相关,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是总体死亡率更好的预测指标[4]。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大量的研究证实控制餐后血糖的升高对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及心血管事件的

8、发生有重大的意义。糖代谢异常其实早在心血管疾病发病之前就已存在,因此有必要在无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中早期检测血糖水平,力争早期发现、诊断及干预糖耐量减低,加强运动锻炼、合理膳食、减轻体重、戒烟、戒酒等改善正确的生活方式,有效控制血糖,尤其是餐后血糖的稳定性,改善脂代谢紊乱、严格控制血压、重视心血管病的预防等措施,对于延缓动脉粥样硬化形成,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提高冠心病患者生存质量、改善预后,预防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具有至关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