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651784
大小:61.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23
《刘勰赋学观的缺失 ———从魏晋赋首谈起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刘勰赋学观的缺失 ———从魏晋赋首谈起【内容提要】从刘勰对“魏晋赋首”八家的称举与评述中,反映出他“尚宏丽”、“重讽谕”的赋学观,这一赋学观承传于汉人而迥异于魏晋。刘勰以汉人的辞赋标准来观照魏晋赋家赋作,缺失自然产生,对魏晋抒情小赋缺乏应有的重视。刘勰赋学观的偏执和缺失,因其反对齐梁文风而致,但归根到底,又决定于他的儒家思想及诗教观。【关键词】魏晋/辞赋/刘勰/缺失刘勰在汉魏以来零散、片段的赋论基础上加以继承和创新,建立起自己完整的赋学理论,具有集大成的意义。其赋学观在《文心雕龙》诸章中多有体现,而专论于《诠赋》一章。《诠赋》是刘勰评析赋体文学发展与流变、诸代创作特点与得失、标举名
2、家名作、表达作者赋学观的一篇文体评论文章。文中提出“丽词雅义,符采相胜”,“文虽新而有质,色虽糅而有本,此立赋之大体也”。如此而论,刘勰赋学观甚明。事实上,此一理论的完美和模糊性使人不易把握,作者的认识实践和评论活动也与之颇有出入。刘勰的赋学观如何?他对历代赋的评价态度怎样?刘勰对汉赋的评价观点,学术界多有研究,而他对魏晋赋的态度则少有人作专题探讨。这个问题的解决,是我们了解刘勰对历代赋评价态度的关键环节,并有助于认识刘勰的赋学观。因此,本文拟以《文心雕龙·诠赋》所举“魏晋赋首”八家为视角,探讨刘勰对魏晋赋的观点和评价,以期较全面地认识和把握刘勰的赋学观。
3、 一《文心雕龙·诠赋》中推举了周秦至两汉十家“辞赋之英杰”和八家“魏晋之赋首”。其“辞赋之英杰”是:荀况、宋玉、贾谊、枚乘、司马相如、王褒、扬雄、班固、张衡、王延寿等十位。其中,荀况、宋玉为辞赋的奠基者,贾谊为骚体赋代表作家,王褒为咏物抒情赋名家,除此之外,其余六位全是大赋名家,以擅长“京殿苑猎,述行叙志”题材的大赋而显名。可见刘勰虽重视辞赋的创新,却特别推崇体物写志大赋。就战国至汉代这个辞赋形成与繁荣时期,推此十位为辞赋之英杰,确实是令人信服的不刊之论。不过,刘勰推崇大赋的态度,却一以贯之地体现在“魏晋赋首”八家的推举上,缺失自然产生。《诠赋》载曰: ……及仲宣靡密,发篇必
4、遒;伟长博通,时逢壮采;太冲安仁,策勋于鸿规;士衡子安,底绩于流制;景纯绮巧,缛理有余;彦伯梗概,情韵不匮:亦魏晋之赋首也。〔1〕以上一段论述中,刘勰标举了王粲、徐干、左思、潘岳、陆机、成公绥、郭璞、袁宏等魏晋八赋家,概括他们创作的长处及特点,推为魏晋赋家之首。于是,当我们对“魏晋赋首”八家的创作作一番巡礼之后,刘勰对魏晋赋的评价和观点即可见出一斑。(一)刘勰重视文学的革新与通变,肯定魏晋赋家的创新与开拓性的成就。 “魏晋赋首”大多是在魏晋赋的体制发展、演变,题材的开拓,思辨内涵的揭示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创造出优秀篇章者。王粲是建安文坛上第一位大量写作抒情小赋的作家,他的创作体
5、现了建安时期赋体文学从两汉体物大赋向魏晋抒情小赋转型的特点,是建安新赋风的积极开创者。左思《三都赋》、潘岳《藉田赋》《西征赋》是魏晋赋坛上少有的京都、典礼大赋和纪行长篇,因此颇令人注目。刘勰在《才略》篇称左思“尽锐于三都”,潘岳“钟美于西京”,与《诠赋》评价态度是一致的。陆机《文赋》用赋的形式表达文学批评观点,反映了魏晋人对辞赋题材的积极开拓和对赋体创作的大胆实践。成公绥《啸赋》乃是魏晋新的音乐题材作品。啸,非丝非竹,而是“肉”,却能表现出丝竹难以企及的妙音,实为别具一格之音乐。其《天地赋》题材崭新,意象宏博广大,意含颂美,也是西晋赋坛的佳作。郭璞《江赋》是第一篇以浩瀚奔腾的长江为
6、对象的作品,是东晋江海赋的奇构。袁宏《东征》《北征》二赋,当时影响极大,时人称誉曰:“当今文章之美,故当共推此生。”〔2〕(《袁宏传》) 由此可见,刘勰推举的“魏晋赋首”乃各擅胜场,在魏晋赋坛上都具有开创之功。刘勰在《文心雕龙·通变》中说:“夫设文之体有常,变文之数无方,何以明其然耶?凡诗赋书记,名理相因,此有常之体也;文辞气力,通变则久,此无方之数也。名理有常,体必资于故实;通变无方,数必酌于新声;故能骋无穷之路,饮不竭之源。”〔1〕 正是从通变的角度、从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不同时期的文学,他论诗、骚、赋、论等各体文学,均能揭示出文体发展之特征,给予各个时代的创作以准确的概括和把握。
7、“酌于新声”,“骋无穷之路”,“饮不竭之源”,这就是刘勰的通变观。这种通变观在魏晋赋首的标举评价中同样有明显表现。(二)刘勰对魏晋赋首创作的推崇,尤重宏大题材和体制,追求赋的宏丽美。刘勰所推崇的魏晋赋首的作品,从题材上看有汉赋传统题材:都邑、藉田、纪行、音乐;有新题材:江海、登览、论文。它们的共同特点,就是题材宏大广博,或物象宏大,如都邑、江海;或场景宏大,如藉田、典礼;或活动空间广阔,时间悠远,如纪行、登览;或思维空间阔大,驰骋想象自由,如音乐、文论。由于题材的宏大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