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648769
大小:66.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3
《从论语看孔子教育思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从论语看孔子的教育思想孔丘(公元前551~前479),中国春秋末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字仲尼,世人尊称孔子。春秋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先世为宋国贵族,后没落。春秋时期是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历史时期,官学衰废,鲁国成为文化的中心和私学的发祥地。 ..孔子少时“贫且贱”,年 15岁立志求学,通过私人传授,博习诗书礼乐。年轻时曾在鲁国执政大夫季氏门下任管牛羊、仓库的小吏。约30岁,在曲阜城北设学舍,开始私人讲学。颜渊、曾点、子路等是最早的弟子。50岁任鲁国中都宰,继升司寇,不久去职,率弟子历游宋、卫、陈、蔡、齐、楚等国。志欲改良时政,复兴周礼,尝说:“如有用我
2、者,吾其为东周乎”(《论语·阳货》),然终不见用。在外14年,68岁重返鲁国,政治上仍不得志,乃专力从事讲学和著述,直到逝世,弟子达3000人,身通六艺者70余人。孔子是中国第一个创办大规模私学的教育家。死后葬曲阜城外,弟子们在墓旁守丧 3年,分别时痛哭失声。子贡不忍离去,又独自留居 3年,称颂:“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子张》)。艺术孔子在当时已有“圣人”之称,自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经过孔子整理传授的儒家经典──五经,被定为必读的教科书,儒家学说由此成为中国封建文化的核心,对整个封建时代的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起着指导的作用,从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都给中国文化教育的发
3、展以极其深刻的影响。 记载孔子生平事迹的《论语》一书,共二十篇,四百九十章。该书是孔子的弟子在其死后根据他平时的讲话记录整理而成的。孔子大约从二十岁就开始从事“循循善诱”和“诲人不倦”的教育工作,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整套教育理论和教育方法都包含在《论语》里。所以《论语》是研究孔子教育思想最好的、最原始的、最权威的材料。孔子的教育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教育思想体系中的宝贵遗产。所以对孔子的教育思想进行解读对我们的教育实践的指导和教育理论水平的提升都将大有裨益。因此本文主要是以《论语》中孔子的言论为原材料,以他对学生和教师的要求,以及如何处理师生关系这三方面作为切入点,浅析孔
4、子的教育思想。对学生的要求 孔子对学生的要求非常多,这证明了其对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的重视,具体可分为几个部分:.. 首先孔子强调学生要端正学习态度和明白学习的意义。这在其对宰予,冉求,颜回三名弟子的评价中可得到充分的验证。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雍也篇》)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朽也,于予与何诛?”(《公冶长篇》)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为政篇》)这三则材料很明显地告诉我们,孔子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是非常重视的。冉求在学习上遇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困惑时,
5、孔子告诉他,所谓“心有余而力不足”,是走到中途而力尽而止,现在你不是因“力不足”,而是固步自封自动停止前进。这就是勉励冉求端正学习态度,宰予虽伶牙利齿,天赋较好,但却无疾而昼寝,不好好学习,不注意自己的学习态度。这令孔子极为反感斥其为“朽木”;颜回虽反应不快,老师讲的道理要经过长时间的琢磨才能明白,但孔子却很欣赏他对学习一丝不苟,持之以恒的态度。孔子认为只有端正学习态度才能积累知识,才能在成就上超越前人。他说:“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子罕篇》)端正学习态度与明白学习的意义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孔子说:“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
6、刚不好,学其蔽也狂。”(《阳货篇》)学生子夏亦认识到:一个人只要“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子张篇》)就可以成为有仁德的人。总的来说,孔子认为只有端正学习态度和明白学习的意义才能使人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和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孔子这种从学生的主观意识出发使学生自己认识到学习的妙处的教育思想,对我们今天进行教学有重要借鉴作用。- 其次,要求学生做到全面发展,从各方面提高自身的素质。在当时就是要学生在诗、书、礼、御、乐、射等方面都加强学习。在孔子的熏陶下,许多弟子都是全面发展的,如颜渊、子夏等。孔子主张学生要通过《诗》,“乐”来培养他们自身的道德情感,从而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他认为
7、:“《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所谓“兴”,就是使人感奋起来,警醒起来;所谓“观”,就是使人交融情思,有利团结;所谓“怨”,是可以讽刺或批评在上者的不良倾向,这些就是以诗教为手段提高学生的全面发展。孔子强调一个人的成长要“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篇》)他听《武》,说它“尽美而未尽善”;而听《韶》则称其“尽美尽善”。他相信音乐既可以激发学生的感情,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又能使之从中得到美的享受和对善的陶冶。因此,学生想全面发展,“诗”与“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