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636669
大小:56.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23
《从霍去病墓石雕看中国古代意象造型观念的自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从霍去病墓石雕看中国古代意象造型观念的自觉内容】霍去病墓石雕从事实上印证了中国传统意象造型艺术的自觉观念早已有之。从该作品的时代背景、造型形式、陈列方式、哲学观念等方面的考察说明,写实主义手法在中国古代不是不能,而是不为。 【关键词】霍去病墓石雕意象造型残缺美艺术自觉 中国写实主义雕塑在秦代已达到相当的高度,至汉趋向简洁刚健,唐宋以来又复归写实;中间唐昭陵六骏浮雕小起波澜,至宋开始石雕萎靡,绘画勃兴。这一脉线索实际上显示了一种雕刻艺术的生态演变的兴衰过程。汉代石刻在中国古代造型艺术发展史上发生了一次自觉的意象造型观念的回归,这与汉朝帝国
2、承继秦朝雄霸天下的胆魄和国力、休养生息的生产政策、绥边和亲的外交策略等特定经济政治背景密不可分,所谓汉并天下、汉唐气象正是言此。其中,霍去病墓前石雕所显示的独特意象造型功不可没,当是代表大汉气象的汉朝石刻艺术的精华所在。 众所周知,秦汉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继商周之后的第二个高峰,由于秦一统和汉扩张,故而秦汉文化具有统一性、融合性和多元性三个特点。在造型艺术领域中,秦汉雕刻也反映出了这种变化——先期秦以写实主义为主流,后来汉融汇夏商周上古时期意象造型因素,以及周边其他民族的造型特色,呈现出一种兼容并蓄、沉雄博大的意境。西汉霍去病墓石雕群比较典
3、型地体现了秦汉这一历史转折时期造型艺术的这种演变过程。 霍去病(公元前140—前117年),河东郡平阳县(今山西临汾)人,是西汉武帝时期杰出的青年军事将领,曾先后六次出击匈奴,被授予骠骑将军,大司马,封冠军侯,曾有“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壮语,24岁时暴亡,陪葬茂陵。汉武帝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由披铁甲的官兵列队将灵柩护送到自己的墓穴茂陵东,葬于外形仿祁连山状的高大陵墓中,墓前还有汉武帝为表彰其战功而立的十几件大型圆雕石刻。上书其座右铭:“匈奴末灭,何以家为!”李白《乐府诗胡无人》写道:“严风吹霜海草凋,筋干精坚胡马骄。汉家战士三十万,将军兼
4、领霍嫖姚。流星白羽腰间插,剑花秋莲光出匣。天兵照雪下玉关,虎剑如沙射金甲。云龙风虎尽交回,太白入月敌可摧”。汉武帝命令将霍去病的墓建成祁连山的形状,霍去病曾于公元前121年那里决定性地击败了匈奴。因此,陵墓顶上和周围放置了一些巨型石以及大块的岩石,岩石未经雕刻或只进行了粗加工。因为所有的雕刻作都移人两旁的陈列室(1964年建)里,陵墓今天不再保持祁连山的形状。与秦陵地宫一样,霍去病墓石雕排列“应物象祁连山”正是“场域”意识在陵墓营建中的表达。 位于陕西兴平汉武帝茂陵陪葬墓——霍去病墓前立石雕,在茂陵正东一公里处构筑了汉大司马骠骑将军霍去病墓。
5、墓前排列着石刻卧马、跃马、马踏匈奴、伏虎、卧象、蟾蜍、石鱼(2件)、蛙、野猪、人抱熊、卧牛、怪兽吃羊、石人、小象、隸书刻字共十六件。石材取自祁连山麓,这些石刻的原始陈列方式是作点阵状散布在陵丘之上,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所有的雕像都反映出共同的点:朴实、有力以及尽可能保持石头的原有形状。有艺术史家认为,这可能与早先想要使陵墓与祁连山相像的设计有某种联系。这批石刻是公元前111年的作品,其主题思想突出了霍去病抗击匈奴奴隶主贵族侵扰的胜利和气壮山河的巨大的历史性功绩。在艺术手法上,运用圆雕、浮雕和线雕三种形式,堪称西汉时代石刻艺术的瑰宝,这批石刻从艺
6、术风格上可分为三种类型。 1.汉代石刻艺术新风格作品:以马踏匈奴、卧马、跃马为主题,还有卧牛等,采用圆雕手法,使石刻群气势磅礴,所向无前。 2.具有汉代以前的石刻艺术风格和传统手法的作品:蟾蜍、鱼、蛙等,以线雕为主。 3.匈奴族石刻艺术风格的作品:人抱熊、怪兽吃羊、石人,表现了游牧民族的生活习俗。 综括这三种类型,实际上都是意象造型。上述分类是一个考古学工王仁波的认识,实际上与其说是按艺术风格来划分,不如说是按内容题材来划分,毕竟在造型艺术中,形式是更关乎本体的,是首要的因素,内容是第二位的、派生性的、依附性的因素。这也是2007年12
7、月艺术考察中我面对这些集群雕刻的直觉感受。 意象造型是介于具象和抽象之间的一种造型形态。我们知道形的存在方式可分为具象、抽象、意象三种类型,其中具象和抽象为两极型态,意象为间型。具象是指全面客观再内容】霍去病墓石雕从事实上印证了中国传统意象造型艺术的自觉观念早已有之。从该作品的时代背景、造型形式、陈列方式、哲学观念等方面的考察说明,写实主义手法在中国古代不是不能,而是不为。 【关键词】霍去病墓石雕意象造型残缺美艺术自觉 中国写实主义雕塑在秦代已达到相当的高度,至汉趋向简洁刚健,唐宋以来又复归写实;中间唐昭陵六骏浮雕小起波澜,至宋开始石
8、雕萎靡,绘画勃兴。这一脉线索实际上显示了一种雕刻艺术的生态演变的兴衰过程。汉代石刻在中国古代造型艺术发展史上发生了一次自觉的意象造型观念的回归,这与汉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