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誓》中“五行”与“三正”新解

《甘誓》中“五行”与“三正”新解

ID:21632213

大小:4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3

《甘誓》中“五行”与“三正”新解_第1页
《甘誓》中“五行”与“三正”新解_第2页
《甘誓》中“五行”与“三正”新解_第3页
《甘誓》中“五行”与“三正”新解_第4页
《甘誓》中“五行”与“三正”新解_第5页
资源描述:

《《甘誓》中“五行”与“三正”新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甘誓》中“五行”与“三正”新解逯宏(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100875)摘要:《尚书·甘誓》所反映的历史比《洪范》早了近千年,但古今学者解释《甘誓》中的“五行”时,常直接引用《洪范》的说法,这是不合理的。《史记·历书》所载黄帝建立的“五行”才是《甘誓》“五行”所指,即五官制或禅让制;相应地,“三正”指夏部落联盟的三位酋长。关键词:甘誓;五行;三正;禅让中图分类号:K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4970(2009)04—0047—03收稿日期:2009—02—19作者简介:逯宏(1975-),男,辽宁建平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鞍山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

2、向为上古文化与先秦两汉文学。按《书序》的说法,《尚书·甘誓》记载的是启伐有扈之事。由于《墨子·明鬼》引述了《甘誓》全文,故学者多认为此篇是可信的。然而,对“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一句的理解,历来存在着较大分歧。一、关于《甘誓》中"五行"与"三正"的旧说《甘誓》中的“五行”何意?孔颖达云:“五行,水、火、金、木、土也。……且五行在人为仁、义、礼、智、信。”[1](P155-156)此解也是后世学者的主流看法,但此说是有问题的。首先,“五行”指“水、火、金、木、土”的说法最早出自《尚书·洪范》,其文献产生不会早于殷周之际,而《甘誓》是夏启时事,二者所反映的历史相隔千年。

3、《左传·文公七年》引《夏书》时云:“‘戒之用休,董之用威,劝之以九歌,勿使坏。’九功之德皆可歌也,谓之九歌。六府三事,谓之九功。水、火、金、木、土、谷,谓之六府。正德、利用、厚生,谓之三事。”[2](P1846)据此,如果《甘誓》中“五行”的指“水、火、金、木、土”,则当时应说“有扈氏威侮六府”。可见,以《洪范》中的“水、火、金、木、土”来解《甘誓》中的“五行”是不合理的。其次,孔颖达所说的“五行在人为仁、义、礼、智、信”,是子思和孟子在战国时代提出来的新说,《荀子·非十二子》即云:“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统,犹然而材剧志大,闻见杂博,案往旧造说,谓之五行……子思唱之,孟轲和

4、之……是则子思,孟轲之罪也。”[3]1973年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书《老子甲本卷后古佚书》中,有一篇被庞朴先生定为思孟学派的“五行”说,1993年湖北荆门郭店再次出土了与帛书内容近似的竹简《五行》。帛书与竹简《五行》的出土,使荀子批评的思孟“五行”在一度失传后,以较完整的文字形式展现在人们面前。因此,早在夏启时代的“五行”,不可能是子思,孟子所提倡的“仁、义、礼、智、信”。刘起釪在《释<尚书·甘誓>的五行与三正》文中,论定“五行”的原义为五星的运行,在此处为代表天象之意。[4](P470)金景芳则认为此说难成立,理由是:第一,必须明确,我们讨论的是《甘誓》的“五行”,不是

5、后世任何其它文献的“五行”。《甘誓》记的是夏启时事,当时人们还不认识五星,无缘把五星叫做“五行”。第二,如果说《甘誓》的“五行”是五星,那末“威侮五星”该怎样理解?五星在天上走,自有自己的踪迹,有扈氏威侮怎么样,不威侮又怎么样!不要说夏启说不明白,力主“五行”为五星说的今人恐怕也难说明白。第三,在夏启的时代人们对天体的认识重点在日月和当时知道一部分,后来逐渐认识全的恒星二十八宿。这有文献记载可为证明。[5]综上,关于《甘誓》中的“五行”,迄今难有一致看法。《甘誓》中的“三正”何意?《尚书注疏》中有二说。首先,东汉时马融认为“三正”指建子、建丑、建寅。此说难以成立,梁启超

6、曾指出:“然据彼辈所信,子、丑、寅三建分配周、商、夏。《甘誓》为《夏书》,则时未有子丑二建,何得云三正?”[6]顾颉刚进一步指出:“就算照了董仲舒们的曲解,说建寅、建丑、建子三种历法是夏以前本来有的,夏、商、周三代不过顺了三统的次序循环沿用,但是夏王用的只是寅正,有扈氏如有不奉正朔之罪,也只能讨伐他的怠弃寅正,怎能说‘怠弃三正’而强迫他连过去及未来的丑正,子正也一起奉守了呢?”[7]从疑古出发,顾颉刚将“五行、三正”问题的均置于汉以后,认为是刘歆等人的伪造。其次,《书传》指出“三正”为“天、地、人之正道”[1](P155-156)。天、地、人通常谓之“三才”,以“三才”

7、释“三正”,虽能勉强通释,但缺少旁证。刘起釪据甲骨文中“正”指商王朝的大臣,再证以金文及文献中的这种用法,论定这里的“三正”是指有扈氏的二三大臣。[4](P470)此说释“正”为“臣”,于《甘誓》文意亦通,是可信的。但是,认为这二三大臣从属于有扈氏,显然是无根据的推测。可见,迄今对于“三正”也没有令人满意的解释。二、夏启之前的原始“五行”本义在《甘誓》中,既然战争的借口是“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就表明战前已有“五行”了。如何探求夏启之前“五行”的本义呢?笔者认为途径有二:一是据“五行”的字形分析。夏以前的传说时代,相当于考古学上的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