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及疫苗

狂犬病及疫苗

ID:21616586

大小:2.08 MB

页数:62页

时间:2018-10-19

狂犬病及疫苗_第1页
狂犬病及疫苗_第2页
狂犬病及疫苗_第3页
狂犬病及疫苗_第4页
狂犬病及疫苗_第5页
资源描述:

《狂犬病及疫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狂犬病及疫苗狂犬病狂犬病又称恐水症(hydrophobia):是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多见于狗、狼、猫等食肉动物,人多因被病兽咬伤而感染。死亡率几乎100%。狂犬病毒狂犬病病毒(Rabiesvirus)是一种嗜神经性病毒。属于弹状病毒科(Rhabdoviridae)、狂犬病毒属(Lyssavirus)。病原学病原学A.病毒的子弹状外形;B.蜂窝状核衣壳(RNP);C.病毒外表面双层脂质突起狂犬病毒形态子弹状,一端圆形,另一端平凹,宽75-80nm,长140-180nm。核酸:-ssRNA。衣壳:螺旋对称排列

2、。包膜:M2蛋白(内层);脂蛋白(主要成分);刺突:与病毒的感染性、血凝性和毒力等相关。结构结构病毒主要编码5种蛋白:糖蛋白(G)、核蛋白(N)、聚合酶(L)、磷蛋白(NS)和膜蛋白(M)。糖蛋白能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决定了病毒具有嗜神经性,产生中和抗体有保护作用;核蛋白抗原,是荧光免疫法检测的靶抗原,有助于临床诊断。狂犬病病毒的动物感染范围较广,主要在野生动物及家畜中自然感染与传播。在易感动物或人的中枢神经细胞、主要是大脑海马回的锥体细胞中增殖时,可以在胞质内形成一个或多个、圆形或椭圆形、直径为20nm~30nm的嗜酸性包涵体,称内基小

3、体(Negribody)。通过检查动物或人脑组织标本中的内基小体,可以辅助诊断狂犬病。培养特性Negribodyofrabiesvirusininfectedneuron(intra-cytoplasmic)内基小体为圆形或卵圆形嗜酸性小体,大小为1-20um,一般在5-10um之间,见于胞浆内任何部位或树突中,可有一个或多个,其形状与所在部位有关。包涵体所在细胞可无明显病变,或可仅有尼氏体减少。病原学来源于世界各地的狂犬病病毒分离株的抗原性不同。根据病毒表面糖蛋白G的抗原性差异,狂犬病病毒可分为4个血清型。狂犬病病毒的主要抗原包括:糖蛋

4、白G:病毒表面,刺激机体产生中和抗体、血凝抑制抗体和细胞免疫应答;核蛋白N:病毒核心,属特异性抗原,能够以核蛋白(RNP)的形式诱生保护性的细胞免疫应答,但刺激机体不能产生保护性抗体。抗原性狂犬病毒的血清型1、血清1型:典型的狂犬病毒株,犬类传播。2、血清2型:Lagos蝙蝠株,分离自尼日利亚和中非共和国。3、血清3型:Mokola病毒株,分离自尼日利亚田鼠4、血清4型:Duvenhage病毒株,分离自南非狂犬病人5、血清2型:EBL1蝙蝠株,分离自乌克兰蝙蝠6、血清2型:未定型株,分离自乌克兰蝙蝠病原学野毒株(wildstrain)或街

5、毒株(streetstrain):从自然感染的动物体内分离到的病毒。固定毒株(fixedstrain):将野毒株在家兔脑内连续传代后,病毒对家兔致病的潜伏期可以随传代次数的增加而逐渐缩短;传代至50代左右时,潜伏期可由原来的4周左右缩短为4天~6天;但继续进行传代,潜伏期不再缩短。这种变异的狂犬病病毒被称为固定毒株(fixedstrain).其重要特点:是对家兔的致病性增强,对人或犬的致病性明显减弱;并且从脑外途径对犬进行接种时,不能侵入脑神经组织引起狂犬病。变异病毒抵抗力不强。对热敏感,60℃经30min或100℃2min即可灭活。易被

6、紫外线、甲醛、强酸、强碱、乙醇、乙醚等灭活。肥皂水、离子型或非离子型去垢剂亦有灭活作用。在冰冻干燥下可保存数年。病原学抵抗力传染源发展中国家主要传染源是病犬,由病犬传播者约占80~90%,其次为猫和狼。一般认为,动物发病前5天唾液中可含有病毒;发达国家野生动物如狐狸、食血蝙蝠、臭鼬和浣熊等逐渐成为重要传染源;无症状带毒的犬、猫等兽类亦有传染性;流行病学BATarmadilloCatfoxraccoondog传播途径被患病动物咬伤、抓伤,病毒自皮肤损伤处进入人体;粘膜也是病毒的重要侵入门户,如眼结合膜被病兽唾液沾污等;也可由染毒唾液污染外环

7、境(石头、树枝等)后,再污染普通创面而传染。流行病学流行病学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兽医、动物饲养者与猎手尤易遭感染;接触家犬或野兽机会多的农村青壮年和儿童居多,男性多于女性。流行特征温血动物传染病,分布广泛,以家犬密度大的地方多见;全年发生,冬季发病率略低。2006,1至2007,5狂犬病发病情况图2002—2006狂犬病发病情况发病机理人被病犬咬伤病毒随犬唾液经伤口进入人体(病毒在入侵部位的肌肉细胞中增殖)通过神经肌肉接头侵入周围神经细胞-细胞间传递形式神经节直至中枢神经系统(脑组织中病毒迅速增殖扩散)沿传出神经传至唾液腺及其他组织。临

8、床表现潜伏期人被狂犬咬伤,发病率为30%~60%。咬伤后能否发病,与受伤部位、伤势程度及病畜唾液中的病毒量有关.短的5日,长的达10余年,多数1~3个月;儿童、头面部咬伤、伤口深、扩创不彻底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