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614283
大小:494.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0-23
《天柱县宗祠文化研究-evergreeneducationorganization》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天柱县宗祠文化研究陆永琍、龙美、王嬿、袁琼燕ClanCultureResearchinTianzhuCountyLuYongli,LongMei,WangYan,YuanQiongyan摘要:天柱县的宗祠文化,是北侗文化的一种体现,受汉族文化影响比较深。在修建背景、建筑风格、社会功能等方面同汉族文化有相似之处。同时又具有侗族文化的特点,与当地的经济和教育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作者与部分老师、学生成立课题组,通过实地考察、到图书馆查阅地方文献、网上搜索相关网站等途径收集资料整理成本文,文章主要从宗祠的修建背景
2、、宗祠与族中人物、建筑风格、社会功能、宗祠与当地的经济、教育等方面介绍天柱县的宗祠文化,并对如何开发和利用宗祠文化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构建和谐社会提出建议。关键词:天柱县宗祠文化研究Abstract:TianzhuCountyclanculture,isareflectionoftheNorthDongculture,deeplyinfluencedbyHanculture.Keywords:TianzhuCouinty,clanculture,research走到贵州省黔东南黎平、从江、榕江,给
3、我印象深刻的是,在这三个县的村寨中都有一个以上的公共建筑——鼓楼。而在天柱县的村寨里也有一些公共建筑,但与黎平、从江、榕江县的鼓楼完全不一样,是家族祠堂。黎平、从江、榕江和天柱都是侗族比较集中的地区,为何在文化上有如此大的差异,于是选择这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作为研究对象。作者与部分老师、学生成立课题组,对天柱祠堂进行研究。通过对天柱县白市镇、远口镇、竹林乡的地坌和三门塘等地进行实地考察,走访天柱县医院的袁显荣老师,查阅了一些文献资料,完成此文。天柱县位于黔东南东部,地跨东经10855——10933,北纬264
4、1——2709。总面积2213平方公里,总人口41万,其中侗族人口占66%,苗族人口占32%。天柱县境内主干河流为清水江,清水江沿岸宗祠文化非常丰富。从天柱县城乘车向白市、远口方向行驶,或由锦屏三江镇放舟沿清水江而下,沿途乡镇、村寨可见许多宗祠建筑。据不完全统计,在天柱、锦屏两县境内有40多个姓氏宗祠146座,大多分布在清水江沿岸。宗祠有的建平地上,有的依山就势建,一般与民居保持10多米到几十米的距离,一方面是防火患,另一方面是保肃静。所处的位置,常为村头寨首,地势略高。宗祠占地面积有的400至、500平
5、方米,多数在1000平方米左右,也有的近2000平方米。天柱宗祠大多建于清代,约占88%。形成独特的文化现象。1祠堂修建的背景10《辞海》关于家庙词目中说:古代有官爵者得建立家庙,祭祀祖先。在家祠条目中说:“祠堂,即家庙。古代士庶不得立家庙。至明代,许立祖迁祖庙,称宗祠。”据考证,修家祠是从明朝嘉靖年间开始的。在这样的背景下,侗苗地区清水江沿岸的一些大姓家族,为弘扬宗族名声、壮大族势,维系族中团结,便由有一定权势和较高威望的人领头修建宗祠。2宗祠与族中人物宗祠的修建往往与该族祖先中某一人物有关,或为其所建
6、。此人往往是由外地迁来的开山始祖,当然是也有例外。远口吴氏总祠是为供奉南宋理宗嘉熙时的吴盛而建的。此人曾官至云南大理寺丞,后来因宦海险恶,于理宗淳右年间,携妻子儿女,经湖广潜入苗疆远口居住。远口吴氏后裔数万众修祠,即为纪念此人。天柱白市杨氏先祠则是为了纪念南宋时期平“蛮”有功授指挥使(正三品)的杨洪及其长子(袭父职任指挥使)杨万潮而建。杨氏父子曾进驻过天柱、渡马、白市等地。解甲归田后居住白市地样。三门塘刘氏宗祠是为了纪念明朝初年随朱元璋御驾征战、军功卓著而被诰封为“昭勇将军”刘旺的。刘旺后调锦屏铜鼓卫平“
7、蛮”,在铜鼓逝世。他的儿子刘源继承父职,任铜鼓卫掌印指挥史。其后裔迁三门塘居住。北岭乐氏宗祠以武骑慰忠义郎乐书溪为始祖而建。新舟宋氏宗祠为清代进士、翰林庶吉士宋仁溥、新舟吴氏宗祠为其开基始祖、曾任江州知州的吴世富所建。竹林秀田唐氏宗祠为供宋嘉佑年间出任湖广辰州府守备唐敏所建。邦洞三团陂头寨杨氏宗祠是纪念其始居此地之祖杨祖贤的。杨公生于元顺帝二睥(1342年)十月十五日。少年习武,在锦屏湖耳司从军,青年时代戎马疆场。因有战绩,洪武四年(1371年),授杨祖贤指挥使职。洪武五年随军南征,收抚苗村侗寨三百余所,
8、受朝廷赏识。洪武十二年,杨祖贤驻军天柱。洪武十三年复往湖广会同,续取皂旗张氏居天柱安乐乡四图(即今邦洞官舟)陂头寨。定居此地后,获准于此高土官土司,生产发展,稳定一方。三团杨氏族众以建祠宇长记其德,永怀其功。3宗祠的建筑风格清水江下游沿岸的建筑风格大致相同。总的说均是外围砖墙,里面是木质结构建筑。外围砖墙均高出里面的木结构建筑,外墙高数丈不等,多为三至四级马头墙翘角。宗祠围墙所用的砖都是专制的“三六九”砖,即厚三寸,宽六寸,长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