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应重视培养人的创造性思维

现代教育应重视培养人的创造性思维

ID:21607623

大小:5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3

现代教育应重视培养人的创造性思维_第1页
现代教育应重视培养人的创造性思维_第2页
现代教育应重视培养人的创造性思维_第3页
现代教育应重视培养人的创造性思维_第4页
现代教育应重视培养人的创造性思维_第5页
资源描述:

《现代教育应重视培养人的创造性思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现代教育应重视培养人的创造性思维现代教育的目的,应该是使受教育者更好的掌握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只有具备了良好的思维能力,才能掌握高深的知识和精湛的技术;才能积极有效主动地运用和推广革新成果;才能不断根据社会和市场的需要迅速开发出新产品;才能在多学科通力合作的情况下,积极配合,锐意创新。  21世纪是以信息为特征的社会,日本认为“信息社会”是造成人类智能创造力普遍开花的社会。我国学术界也认为,要想在信息爆炸的社会中求以生存、求发展、求富强,要想顺利的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能力的培

2、养是一个生死攸关的问题。所以,在我国教育改革中,已有重知识教育逐步的转到重素质、重能力的教育机制上来,注重的是学习方法的掌握和创造精神的陶冶。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已不完全是知识的本身,而是获得知识的过程。要让学生充分参与教育过程,积极培养自我训练和自我教育的能力,树立创新精神,培养创造性思维。  一、正确认识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既是现代化、科学化的思维方式之一,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首先是适应新的信息技术革命的挑战的需要。现代的、科学的创造性思维,正是要求人们将演绎和归纳的思维方式结合起来。 

3、 由此可见,如果没有现代化和科学化的思维,就不可能产生符合于时代的新思想、新观念;独创性的理论既要以实践为基础,又要靠思维的创造性发挥;只有具有了创造性的思维,才能使人们的行为方式有新的开拓和创造。  二、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  思维并不是神秘不可测的,他是一种“有血有肉”的心理现象。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着重表现在以下几种思维能力上。  1.思维的流畅度  这是指思维所能发射出来的数量。美国科学家爱迪生在发明电灯泡的实验过程中,寻找了1600多种矿物和金属,近6000种植物,爱迪生在试验中所运用的思维便

4、具有流畅度。  2.思维的广度  这是指思维的全面性,人称立体性思维。如英国杰出的医学家、生理学家哈维,在他发现人体血液循环的现象时,就是注意到地球自转以极大地下水分在阳光下变成水蒸气到空中,复又变成雨水降落下来,天晴后又化成蒸汽上升,周而复始的自然现象,从而解决了人体血液这个医学上的难题。  3.思维的深度  这是指能够深入客观事物的本质,揭示事物变化与发展的根本原因。马克思的思维可谓是一个典型。他的巨著《资本论》其逻辑体系就是按照逻辑的深度和层次来加以安排的。首先从商品这一最基本、最普遍的经济现

5、象开始,到货币——资本(剩余价值)——利润——利息——地租等一系列经济现象,把整个资本主义社会中各个阶级的关系展示在我们面前,并达到了揭示资本主义本质的目的。  4.思维的独创度  这是指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程度。凡是独创度高的人,不迷信、不盲从,并且往往不满足现成的方法和答案,善于找到自己的答案,并表现出果断、坚定、自信的特征。特别要指出的是,思维的独创都是以思维的判断性为前提的。  5.思维的灵活性  这是指善于随机应变,依据事物发展变化的具体情况及时提出各种不同的思维、假设方法;还体现在及时纠

6、正自己的思维,调整自己的认识上。在科学史上,有许多科学家都表现了这种思维的品质。  6.思维的敏捷性  它表现为能够迅速地对外界刺激物作出反应。由此可见,人脑的潜力是很大的,要提高大脑的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聪明才智,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从根本上改变过去那种纯粹以传授知识为目的的教学指导思维,加强思维训练,提高智力,用良好的思维品质来实现思维的创造性。  三、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方式  培养创造性思维,需要有比较理想的训练方法。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应该采用不同的训练方式。针对人的创造性思维训练要求,通

7、常可采用的方法有:  1.想象  想象本身就是一种心理过程,它以人所己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对这些经验的改组,创造出一系列新的印象来。因此,训练思维能力,要努力把自己的想象振奋起来,通过一系列具有逻辑因果关系的想象活动,大大改善我们的思维空间,培养自己的思维创造性,实现认识能力的飞跃和突破。  2.标新  就是强调别致新颖,推陈出新。在神圣的科学殿堂中,大凡能登上一席的仁人志士,都是一些求异标新用中子而不是用a离子去轰击原子核,结果一举成功。由此可见,要想标新立异,必须免除“常规思维”的心理障碍(心理

8、学上称为“定势”),决不能受先前的“定势”的影响。  3.生疑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的认识史就是一部对谬误怀疑的历史。牛顿在谈到他的成功的秘诀时,曾对人说:“我一直在想、想、想……。”爱因斯坦也曾说过一段精辟的话:“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科学上的实验技能而已。而指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以及新的角度看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地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英国哲学家佛兰西斯•培根也讲过一段富有哲理的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