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远流长的苦难美学的综述分析

源远流长的苦难美学的综述分析

ID:21594822

大小:69.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10-23

源远流长的苦难美学的综述分析_第1页
源远流长的苦难美学的综述分析_第2页
源远流长的苦难美学的综述分析_第3页
源远流长的苦难美学的综述分析_第4页
源远流长的苦难美学的综述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源远流长的苦难美学的综述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源远流长的苦难美学的综述分析本文选自《社会科学论坛》2013年第2期,归和原所有。这段话被学界阐发出的两点要义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是凡是想有出息、有作为、有成就的人,必定要经受一番苦难才能实现自己的愿望,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二是凡是有出息、有作为、有成就的人,必定具有不可或缺的精神能力像无所畏惧的胆量,坚定不移的意志,坚忍不拔的毅力,顽强不屈的斗志等,都是在苦难中磨炼出来的。孟子的这一告诫,两千多年来广为流传、深入人心。不仅成为中国人建功立业的理念信条,还在民间通俗化为一种人人皆知的生存箴言: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2、。形成了中国文化中根深蒂固的苦难美学。这是一种奇特的文化现象,反映了中国人的病态文化心理。苦难美学的普遍意义孟子生前身后的大量事例,佐证了孟子这段话在普遍意义上的真理价值。最有名的佐证来自司马迁的《报任安书》: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2]《报任安书》是司马迁遭到汉武帝惨无人道的宫刑后,自己变成废人时写给友人的一封信,信中的控诉怒火与一言难尽的悲愤自不待

3、言。司马迁在常人难以承受的极度苦难中别无选择,唯借古人励志,希冀用半残之身在有生之年从事写作,为后世留下一点可资鉴用的东西。当然司马迁没有食言,他在苦难中发愤努力,终于完成了一部文、史并佳的《史记》,成为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从而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报任安书》中那段著名的引经据典,增添了新的内容;也为孟子的告诫提供了足以涵盖千秋的例证。实际上孟子的告诫,确实因为司马迁在苦难中创作了这部空前绝后的文史杰作,而更加持久地深入人心。如果说孟子的告诫,在司马迁的《报任安书》及司马迁个人的巨大成就中,被彰显的仍然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

4、上人只有经历苦难才能取得成就这样一个浅显的道理;那么大诗人杜甫的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则以李白在坎坷的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优秀诗篇这个事实,与自己在穷困潦倒中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切身经历,概括了一个影响深远的文学创作原则将孟子的告诫进一步具体化为写好文章的不二法门了,即优秀的文章诗篇都是在苦难中成就的。杜甫的文章憎命达,在历代文人中引起了普遍的共鸣,这不仅是杜甫个人的体会,也是许多有成就的中国文人的共同经验,像杜甫以后的李煜、李清照、辛弃疾、陆游、黄宗羲、李贽、傅山、曹雪芹等不少文人,不仅因创作了优秀的作品而青史留名,也

5、以他们各自的苦难经历,进一步丰富了文章憎命达的经验。虽然没有人喜欢苦难的生活,没有人愿意承受苦难的经历,然而,在中国人相信圣人的话是真理的思维习惯中,在上述足以证实孟子的告诫是真理的大量事例面前,人们对孟子的告诫不能不佩服得五体投地,并奉为人生的圭臬;不能不对苦难由衷地赞美,真诚地崇尚。因为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因为只有经历苦难,才能像司马迁那样名垂千古;因为诗圣杜甫验证了文章憎命达苦难导致伟大啊!为功名所累的中国文人怎能不对苦难推崇备至?于是,在中国文化中产生了一种特殊的学问以苦难导致伟大为精魂的苦难美学。由于始于圣人的告

6、诫,并且这个告诫立于如此长久而又多么丰富的经验之上,所谓苦难美学便有了宗教般的神奇魅力。以至于形成了这样一种经久不变的思维方式:凡杰出贤人、优秀俊才、模范人物、学习榜样,无不是在苦难中锻炼出来的;凡先进事迹、突出成就、辉煌业绩,无不是在苦难中取得的。唯他们在苦难中如何努力奋斗才是重点表彰的最光彩的部分。这种思维方式在自上而下推行的尚贤(墨子语)实践中僵化了人们的思想,窒息了人们的情感,湮没了贤人事迹最生动感人的方面。至今,连中小学生写作文我的母亲我的老师,总离不开任劳任怨、含辛茹苦一类的套话,讴歌主人公吃苦耐劳成了作文的主要内

7、容。然而,当我们历数那些因其作品传世不朽而受到后人敬仰的优秀学者、作家、诗人的时候,不能不惊异于这样一种现象:这些中国史册留名的学者、作家、诗人,怎么没有一个未曾经历过苦难?于是,一个问题出现了:中国人是不是从来就未遇到过远离苦难的幸福社会呢?苦难是中国历史的社会常态大量史料显示:近三千年来的中国历史,超过三分之二的时间,国家处于战乱、动乱之中,老百姓不能安居乐业。民不聊生、百业凋敝几乎是中国历史上的社会常态。例如今人谈史,引以为自豪的大唐盛世大唐气象,其实唐朝自始至终存在了近二百八十年,老百姓安居乐业仅六十年,其余皆为战乱、

8、动乱所苦的不安定时期。整个社会长期处于地方军阀混战造成的处处空篱落,江村不忍看。无人花色惨,多雨鸟声寒[3]的凄凉荒败中,还有什么盛世气象?秦汉以降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就像历史学家雷海宗所揭示的:一直处于一个君权神授的皇帝与天下一切皆为皇帝私产的局面中,最贵的丞相与无立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