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591672
大小:58.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23
《从传统义利观到当代慈善观的转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从传统义利观到当代慈善观的转变:慈善事业在西方社会具有较为长久稳定的传统,基于西方社会的核心思想——基督教——作为该事业得以传承的精神动力。而慈善对于中国而言却有着相对独特的社会历史和意识传统。本文从文化层面探讨中国社会下的慈善观念及慈善事业,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关于义利观念的伦理观点并立足当代中国的慈善观的内涵系统,动态的探讨传统义利观向现代慈善观的转变途径。 Abstract:Thecharitieshavelongandstabletraditioninentaltradition.Theessayaimstoprobethethoughtofcharity
2、anditsbusinessinChinesesocietyrecently,edthevie,andstandsbymodernChinesethoughtofcharitiesanditscontentsystemtodiscoverdevelopmentallystraditionalvieodernthoughtofcharity. 关键词:义利观慈善观传统文化现代经济社会 Keyoderneconomicsociety 一、传统义利观和当代慈善观的阐述 (一)中国古代义利观 中国古代的义利观是与中国的核心文化思想即儒家思想一脉相承的亚文化体系。
3、而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因而在此指导下的义利观就是“义在利先”、“重义轻利”,无论是孔子“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还是孟子的“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都深化了儒家伦理关于重义轻利的思想,把重义轻利的思潮推到了第一个高点。之后的董仲舒和程朱理学都从不同侧面阐述了传统义利观中对“义”的推崇。中国古代的义利观把道德原则作为人生价值的唯一标准,忽视了人性中自然属性的客观性,即不是把人对自然需要的满足视为人生追求的一个目标。 (二)中国当代慈善观 中国当代慈善观一方面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汲取了平等、理性和民主的精神元素。 1.慈善
4、双方地位平等。传统慈善观会把救助者和受助者放在不平等的位置上,至少把救助作为能够让受助者记住并感激的理由,即“施恩图报”。而市场经济的基础是商品交换,而商品交换所蕴含的规则就是等价交换,这就暗藏着平等意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与公民之间是建立在价值规律等价交换原则基础上的人格平等观上的,而且人们在生存中更注重权利义务平等、竞争机会均等和人格尊重。因而当代慈善观中对平等和人格尊严具有极强的要求。无论是救助者,还是受救助者,在人格尊严上都是平等的,捐助者要正确的对待受捐助者的地位,而受捐助者也要以正常的心态对待捐助并有力的回馈社会。 2.慈善行为要理性化与社会
5、化。慈善事业顾名思义,其动机是人的悲悯心理,这就形成了一种潜在的非理性倾向,即慈善事业的发达往往寄希望于富人非理性的、偶然的慈悲冲动。而当代慈善观恰恰是要将慈善事业社会化,使之成为一项稳定的社会行为,将慈善事业作为社会各阶层广泛参与的持久、长效、互惠的社会化人类活动,甚至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事业。慈善行为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进行,根据社会的需要有效地开发和运用慈善资源,保持慈善行为的持续性、经常性、规范性和相对稳定性。这是当代理性主义慈善观的表现。 3.民族的慈善观。传统慈善观往往从统治阶级的立场出发,因而慈善事业往往具有官方色彩。以民众的角度,认为慈善是政府的责任,因
6、而缺乏参与意识。而当代慈善观是民主意识的慈善观,是经济市场化的客观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一方面促进了广泛的民主自治和民主管理的实行,充分发挥企业、个人以及各种群团组织的经济自主权和社会管理职能;另一方面,也大大提高了公民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越来越强烈的主体民主意识使得公民希望参与更多社会问题的解决。在民主精神倡导下的慈善活动可以摆脱完全行政化的运作方式,有利于使社会各界都来关注慈善活动的民主监督机制,加强捐赠物资应用的透明度,防止慈善活动中垄断和腐败现象的发生,更体现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与需求,其人性化的服务更能促进社会道德伦理的完善,增进民众的参与、相互信任和
7、互惠。 (三)中国传统义利观和当代慈善观对比 中国古代与当代的慈善观的对比,可以理解为儒家思想与市场逻辑之间的对比。形成于封建社会的慈善观,其思想根基是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统治的儒家伦理,无论是“仁爱”还是“恻隐”都是一种精英群体式思维方式,是将希望慈善的主动权定位于统治阶级和富商的个体的、偶然的悲悯情怀;而当代慈善观是形成于现代市场经济社会,其思想根基是市场逻辑和契约精神,强调民主法治、等价交换和人格权益等。这种慈善观认为慈善事业是全社会的事业,需要政府、企业、个人、社会组织等多方协同完成,把慈善主体作为社会的正常一份子来对待,把慈善行为视为整个社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