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盗窃犯罪的若干问题研究

网络盗窃犯罪的若干问题研究

ID:21588794

大小:29.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23

网络盗窃犯罪的若干问题研究_第1页
网络盗窃犯罪的若干问题研究_第2页
网络盗窃犯罪的若干问题研究_第3页
网络盗窃犯罪的若干问题研究_第4页
网络盗窃犯罪的若干问题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网络盗窃犯罪的若干问题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网络盗窃犯罪的若干问题研究  摘要盗窃罪一直以来是犯罪率高发的罪名之一,社会和科技的迅猛发展,带来了互联网的广泛应用,随之而来的还有利用互联网技术的盗窃,并且形式多样复杂。本文结合相关理论从网络盗窃犯罪的概念、特征、对象、以及犯罪形态等方面来阐述网络盗窃犯罪犯罪的问题,根据网络盗窃行为的特征来分析网络盗窃的对象的特殊性,以及它们的既遂标准问题。  关键词网络盗窃虚拟财产  中图分类号:DF625文献标识码:A  随着社会经济及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愈发成熟,人们的生活与网络的关联性也越来越融合,改变了传统的生活方式,比如,网上交易支付、网络游戏、网上银行的普及,以及一

2、些邮件及社交软件的广泛应用,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在这种新的网络经济形势下,网络盗窃的行为也呈现出高发率。研究“网络盗窃犯罪”的相关问题,也符合了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有利于预防和打击犯罪,对于保护人民的财产安全起到积极作用。  1网络盗窃犯罪的概念  “网络盗窃犯罪”在刑法上不是一个独立的罪名,与一般司法界和刑法学界所指的“青少年犯罪”、“毒品犯罪”、“经济犯罪”等名词一样,并非独立罪名,“网络盗窃犯罪”的这个名称,只是为了将其与传统规范的盗窃犯罪区别开来,是专门用于研究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盗窃的行为的总称。一般可以认为拆分为“网络”和“盗窃”两个概念进行分析。“网络

3、”在我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规定的是指利用计算机实施盗窃犯罪的,依照本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定罪处罚。“盗窃罪”在我国刑法中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公私财物的行为。结合以上这些法条,网络盗窃犯罪应当同时具备网络与犯罪的一些基本特征。利用网络即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平台,此时将场所界定在网络空间内,需要一定的技术和场所限制。如今除了计算机可以利用网络技术之外,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出现,也可利用这些技术,所以,除了计算机之外,还应当包括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一些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的智能产品。学界的主流观点,也是通说,认为盗

4、窃行为具有秘密性的特点,所以网络盗窃行为也应当是具有秘密性。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所以盗窃的对象也有相应的特殊性,在网络上盗窃的对象种类繁多,诸如:网上银行存款,游戏点卡、游戏币、游戏装备、现金券等等。所以结合以上的分析,可以将网络盗窃犯罪定义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计算机网络内,用网络技术以冒充合法身份、盗用账号密码等方式,将存于互联网的公私财产占为己有的犯罪行为。  2网络盗窃犯罪的特征  2.1网络盗窃犯罪具有秘密性和虚拟性  自古以来,我国的盗窃含义中都包含秘密性这一特征。网络盗窃的也是盗窃的一种行为表现形式,当然也具有秘密性的特征,但网络盗窃是属于在虚拟空间内的

5、盗窃行为,与之前的传统盗窃行为相比,其秘密性更胜一筹。网络盗窃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在互联网平台进行秘密窃取公私财产的行为,一般包括以下几种形式:一是利用邮件、网页连接、应用软件等将木马等有毒程序植入电脑、手机等智能产品,进而窃取账号密码后转移财产数据;二是利用远程控制,植入键盘记录程序,录入被害人的账户和密码,窃取电子货币;三是通过攻击网络游戏的服务器,窃取运营商和玩家的游戏币、游戏装备等。以上这些方式,都是从互联网中窃取被害人的财产数据,这些财物以数据形式存在,除非是专业人士利用一些方法,否则对于绝大部分的普通用户来讲,是否在遭受侵害,都是无法知晓的。此外,在普通盗窃中

6、财物的丢失,都会有物理性质上的有形的物品丢失,无论在盗窃时或盗窃后,都会容易察觉。而在互联网中,利用技术秘密窃取的财物以数据形式存在,并非有形物体,所以难以发现踪迹。互联网的虚拟性也导致了人们在互联网中也可以用虚拟的身份存在,一个人也可同时拥有几个不同的虚拟身份,所以难寻行为人的踪迹。  2.2网络盗窃犯罪的技术性较高  互联网技术具有很高的技术性,并非人人可以轻易掌握,需要专业人士的专业技术进行。网络犯罪需要运用木马等病毒技术,修改计算机源代码、远程控制等技?g。与传统的盗窃技术相比,体现出高智商、高技术的特征。能掌握这些技术的,以年轻人居多。计算机行业是新兴行业,

7、年轻人知识面广、易于接受新兴事物,时代所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学习这一相关技术,所以网络盗窃犯罪的实施主体的主力军为年轻人。  2.3网络盗窃犯罪具有较大的危害性  行为人在网络盗窃过程中除了盗窃受害人的财产外,还会窃取他人的信息、商业秘密等。所以其行为在侵害财产性法益的同时,还侵害了公民的信息和扰乱经济秩序等。具体包括:一是侵犯他人的通信自由。在互联网盗取他人的个人信息、账户密码等,这些都属于个人信息和隐私,是侵犯隐私权的行为。窃取邮件等行为,也是侵害了他人的通信自由;二是破坏金融系统。行为人在窃取他人在网上银行账户的货币之时,首先要侵入网银系统,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