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585665
大小:30.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23
《能动司法化解社会矛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能动司法化解社会矛盾强化管理服务经济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一些深层次矛盾逐渐凸显,社会利益冲突加剧,就业矛盾突出,社会分配不公,贫富差别拉大等等,人民法院工作面临的形势很复杂,审判执行任务也日益繁重,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越来越大,对公正司法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人民法院要有效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就必须树立能动司法理念,强化管理,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正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经济。目前,全国法院系统正在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这为人民法院充分发挥能动司法作用提供了一个广阔
2、的平台。笔者从能动司法与矛盾化解的关系、能动司法的必然需求及如何有效化解矛盾纠纷、服务经济社会的角度,发表关于基层法院如何秉持能动司法理念,有效化解矛盾纠纷方面的一些浅见。“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是党中央关于政法工作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政法工作指明了重点和方向。面对形势任务的深刻变化,人民法院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服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更好地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8人民法院要真正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就必须牢固
3、树立能动司法的理念。能动司法指的是各级人民法院立足职能、拓展功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主观能动性,最大程度地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能动司法是人民法院司法理念的重大创新,符合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体现了司法对社会经济的能动作用。能动司法要求法官不能消极被动地坐堂问案,不顾后果地刻板适用法律和程序。法官应当在尚处于形成过程中的中国司法制度限度内,充分发挥个人的积极性,通过审判以及司法为主导的各种替代性纠纷解决方式解决社会各种复杂的纠纷,努力做到案结事了,实现司法的政治效果、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的统一。就政治要求而言,能动
4、司法是“为大局服务”;就社会要求而言,能动司法是“为人民司法”。落实到法院工作,“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是具体而精微的,任何法院、法官都会有自己创造性的发挥,尤其是能动司法在基层法院大有可为,因为基层法院处于化解矛盾纠纷的第一线。面对当前复杂社会形势,基层法院应牢固树立能动司法理念,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一、能动司法是人民法院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有效方式8当前,随着经济成分、社会结构、利益主体、分配方式、价值观念等的日趋多元化,许多深层次的矛盾逐渐凸显,社会利益冲突加剧,反映到司法
5、领域的表现便是涉诉矛盾纠纷较为尖锐,群体性纠纷增多,化解难度增大。因此,如何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经济社会的和谐稳定便成了法院工作的一项最重要的任务。人民法院作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应立足于矛盾纠纷的解决,引导群众理性解决矛盾,修复受损的社会关系。基层法院受理的案件多数来自农村,纠纷大多发生在熟人之间,彼此之间的关系是长期的甚至是无法回避的,如夫妻之间的离婚纠纷、父母子女之间的赡养纠纷、邻里之间的相邻权纠纷、朋友之间的借贷纠纷、家族熟人之间的健康权纠纷等等。这些纠纷的发生往往经历了较长时间的酝酿,如果
6、这些矛盾纠纷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就会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和秩序,甚至纠纷升级,酿成严重刑事案件或者群体性事件。这些案件进入诉讼程序后,从表面看往往只是一些琐碎的小事情,但背后却潜藏着长期的积怨与冲突,若处理不当,矛盾就会激化。基层法院身处化解矛盾纠纷的最前沿,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线,承担着大量的审判任务,实践着更为广阔的能动司法工作,因此,基层法院必须要坚持能动司法理念,灵活运用裁判方法,完善司法创新举措,适度参与社会管理;要注重情、法、理的有机融合,慎重平衡各方主体利益;要紧贴农村当事人的需求,回应细致深入同时
7、不迁就陈规陋习,有所认同有所引导;要求法官充分发挥智慧,在法律与情理之间搭建桥梁,不止是回应农村当事人要求保护权利的诉求同时应充分回应农村当事人的情感、找个说法的诉求;要耐心倾听,抓住主要矛盾,找出根本原因,做好调解工作,最大限度化解矛盾,最大程度的实现案结事了。基层法院推进社会矛盾化解,就必须深入把握农村实际情况,强化法官司法为民的宗旨意识,走村入户,大力发扬亲民爱民办案方式,做平民法官;就必须优化农村法制环境,送法下村,满足农村法制需求的同时倡导“无讼”8传统法律文化,引导群众理性协商解决纠纷;要使群众增强打
8、官司的风险意识、证据意识,了解诉讼程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要注重从源头化解纠纷,加大与村社、乡镇、县委、政府联系,多方联动把握容易引发纠纷的社会因素。特别是针对矛盾容易激化的土地征用、土地征用款分配等涉及群众权益的事件,通过事先指导引导多方进入法律框架内解决问题;要强化司法能力建设,完善质效考评等工作制度,强化管理,全面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要不断提高法官的审判能力和素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