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课堂 别样的精彩

真实的课堂 别样的精彩

ID:21558193

大小:59.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22

真实的课堂 别样的精彩_第1页
真实的课堂 别样的精彩_第2页
真实的课堂 别样的精彩_第3页
真实的课堂 别样的精彩_第4页
真实的课堂 别样的精彩_第5页
资源描述:

《真实的课堂 别样的精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真实的课堂别样的精彩:科学、合理的教学情境应当把握“简易、自然、有效”这六个字。简易更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可以给学生创造思维活动的空间,降低时间成本,提高课堂效率。"自然"即顺应师生的需要,顺应“教学”的需要。“有效”即要求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抓住数学本质,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也就是说情境的创设必须围绕教学目标,否则不如开门见山进入新课。  关键词:教学情境;情境串;问题串;有效学习方式;参与深度  :G623.5:B:1672-1578(2011)01-0133-01    课改走到今天,“花哨”的课堂层出不穷,

2、让人眼花缭乱,诸多教师一味地求新求异,为了上好公开课,不惜花大量时间准备课件,课堂热热闹闹,热闹的背后,是否高效呢?是否能引领家常课前行的方向呢?恰恰相反,花样的课堂让人迷失了方向。  那么如何让课堂教学走出“秀”的围城呢?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情境的创设和引领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两方面谈一点思考,与同行共勉。  1、真实有效的情境——课堂教学永恒的追求  创设情境,是数学课堂教学常用的教学方式之一。通过情境的创设,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而老师们为了达到课始的先

3、声夺人,而对导入情境进行新潮的包装。于是五彩缤纷的情境涌入课堂:有扣人心弦的故事、有惹人怜爱的卡通人物,有童趣浓郁的游戏—但实践中往往事与愿违,兴趣激发了,效率却降低了,那么怎样的情境才有效呢?  案例1:课件出示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场景(倒计时时钟、水立方、鸟巢)  生:水立方……  师:生活中,人们常用钟表来掌握时间,同学们,想对钟表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吗?  生:好。  师:板书《认识钟表》  生:哎,奥运会没了……  案例2:  师:(播放钟声)同学们,这是什么声音?  生:这是钟声。  师:对,你们会从钟表上看时

4、间吗?  生:不会。  师:我有一个办法能够知道时间(播放整点时钟声3下)。静静地听这钟声,我就知道这是几点了。  生:这是三时。  师:再仔细听,现在几点了(播放5时整的钟声)  生:五时(齐答)。  师:对了,大家请看,这就是5时的钟面,你们记住了吗?  生:知道了。  师:猜猜这时钟声会响多少下?(出示8时的钟面)  生:8下(齐喊)。  师:(播放8时的钟声,验证学生猜测)  师:(播放10时的钟声)听,猜猜这时钟面上时针与分针会在什么地方,请把它画在三号本的空白钟面上。如果没有钟声,你能够从钟表中认出时间吗? 

5、 生:分针指着十二,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思考:记得有这样一句广告词:“把简单的问题搞复杂了,太累,把复杂的问题弄简单了,贡献。”而案例1,导入情境复杂化了。其实任何形式的教学情境的设置,都应当是服务于教学内容。因而教师要明白:“我设计情境的目的是什么?对学习新知有什么帮助?与所学内容有什么联系?案例1中,老师煞费苦心地设计了奥运会的精彩画面,目的无非是引出开幕式倒计时的钟表,学生对奥运会很感兴趣,见到开幕式的场面非常兴奋,画面消失后,学生几乎异口同声发出叹息声,学生对奥运会的兴趣没有唤醒他们的学习兴趣,这样的情境缺乏

6、合理性与必要性。”  案例2中,虽然课堂中听钟声、看钟面猜时间,听钟声画钟面,思维难度不断递增,但学生热情依旧,引领学生由“情境串”向“问题串”转化,学生处于学习的最优化状态,这是因为对“钟声”的兴趣本质是对学习“认识钟表”的兴趣。  那么怎样的情境才是有效的呢?科学、合理的教学情境应当把握“简易、自然、有效”这六个字。简易更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可以给学生创造思维活动的空间,降低时间成本,提高课堂效率。"自然"即顺应师生的需要,顺应“教学”的需要。“有效”即要求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抓住数学本质,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7、也就是说情境的创设必须围绕教学目标,否则不如开门见山进入新课。  2、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本性  课改的今天,我们的课堂教学日新月异,可是在丰富多彩的课堂中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来了吗?  案例1:轴对称图形教学片段:  教师用多媒体出示蝴蝶等动物的一半图象,让学生猜动物(由于学生熟悉这些动物,一眼便认出)。  然后要求学生同桌合作,利用准备好的圆、正方形、长方形的纸条,用折一折、涂一涂的办法,分别表示出对称轴,待学生操作完,教师问道:"你们发现了什么?生: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  表面上看,本课有学生动手操作和自我发现

8、,可当我们用发展的眼光来审视这种参与时,会发现学生实际上是按要求进行了简单操作,只是充当了一回操作工而已,学生的参与是被动和低效的。那么,如何切实提高课堂参与的有效性呢?请看案例2。  案例2:出示一组用卡纸剪的图片:  师:猜猜谁是轴对称图形,怎么想的,有什么方法证明呢?  拿出材料袋里的5个图表,与同桌研究一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