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546742
大小:55.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2
《消防部队基建项目招标投标的跟踪审计之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消防部队基建项目招标投标的跟踪审计之初探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和地方对消防部队的基建投资不断加大,每年都有不少新建、扩建、改建的消防站。消防部队基建资金一般由中央、地方财政、本单位自筹等多种渠道而来。怎样使消防部队有限的基建郊外达到效益的最大化,这就需要审计人员对基建项目加大审计力度,对基建项目多提出审计建议。一个完整的基建项目包括招标投标、预决算等多个步骤,其中招标投标是基建项目的一个重要环节,实行对基建项目招标投标的跟踪审计是保证其按时按质完工的重要一步。 按照《公安现役部队基本建设审计实施
2、办法》规定,审计人员应该把基建项目招投标的重点放在以下工程: (1)公安部投资的工程项目; (2)单位自筹资金投资的工程项目; (3)地方资助经费投资的工程项目; (4)合建的工程项目; 以上投资的项目资金一般都在100万元以上,甚至有可能达到上千万元。因此,加大对招投标的审计力度,已成为一个十分迫切的任务。通过对工程招投标的跟踪审计,可及时有效发现和纠正招投标过程中的漏标、串标等不正当行为,确保工程项目招投标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下进行,工程能按时按质的交工。 而在基建工程项目招标投标过
3、程中只所以进行跟踪审计主要是因为:1、消防部队基建项目建设项目越来越大,投资也越来越多,各级领导、地方政府都非常关心,对于跟踪审计就很重要了。审计人员不仅要向上级领导汇报,还要向地方政府有个满意的交代。2、进行基建项目招投标跟踪审计有利于弥补事后审计对前期情况不清楚的缺陷。如若只是进行事后审计有两个缺陷。一是由于时间问题,审计人员对于某些问题已无法进行审查;二是对于发现的问题,也很难挽回全部损失。3、进行跟踪审计有利于完善监督体制,增加基建项目招投标过程的透明度。 那么如何进行科学有效的审计监督,确保
4、工程项目招投标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下进行,工程按时按质的交工。从而积极推动消防部队建设发展呢?笔者认为:关键应抓好一下三个环节。 一、招标前的审计监督 (一)招标条件的审计 1、审查建设项目立项情况,审核此项目是否申报,是否已经审批,是否符合当地经济发展状况。 2、审查招标前的准备工作情况,审计人员通过现场调查,看招标单位是否已准备好场地,是否已通过通水、通电、使投标单位一但中标后,便可尽快进驻施工。 3、审查建设项目总投资落实情况,审计人员着重审查招标单位是否已准备好充足的资金,资金情况
5、是否与申报时一致,有无隐瞒资金短缺情况。 4、审查建设项目招标工作机构设置是否完备,内控是否严密,组织形式是否合规。 (二)招标方式的审计 1、审查招标方式是公开招标还是邀请招标,若是公开招标,招标人要在指定的报刊,电子X络或其他媒体上发布招标公告。招标公告应当载明招标人的名称,地址,招标项目的性质、数量。实施地点和获得招标文件的办法。若是邀请招标,首先审计人员在审计时应注意招标单位是否邀请超过三家建设单位,而这些单位又是否具有建设此项目的资质,是否有挂靠外部建筑公司的投标人。 2、审查委托代理
6、机构。委托代理机构招标,审计人员应加大对此代理机构的审查与监督管理力度。因为目前招标代理机构问题也很多,招标代理机构行为不规范,也加大了监督难度。而且招标代理机构熟知招投标法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善于钻法律的空子;有的代理机构公然违法,所以必须加强对招标代理机构的监督和管理,防止其与投标单位患通。 (三)招标程序的审计 1、审计人员着重审查招标单位编制的招标文件是否已获批准,是否已按规定发布招标公告或邀请书,其内容是否合规合法。 2、审查招标单位出售、发布的招标文件是否符合规定要求,是否对所有投标单
7、位在投标前进行了解答疑难,是否对个别投标单位进行了特别解答。 (四)标底的审查 标底的审计是一个重要环节,是衡量中标与失标的重要依据,所以编制标底的造价人员是否有相应的执业物质,便是审计的重点。审计人员审查该标底是否依据图纸,是否套用定额,有无提价与压价现象,是否人为调标。编制标底的人员不得为了私利以任何形式将标底泄露给投标人,必须对标底保密,审计人员一经发现有泄露标底的现象,审计人员应追咎泄标人员的法律责任。 (五)对投标单位资格的审查 首先审计人员对投标单位进行严格的资质审计,审查该投标单位
8、是否具备投标资格,是否达到工程建设所要求的资质等级,是否具有良好的社会信誉和良好的施工质量,是否拥有雄厚的技术力量和机械设备,是否具备优良的文明施工和安全生产记录。还要结合投标单位近年来所承建得其他工程项目中哪些项目取得过工程质量监督部门出具的工程评定的等级证明。 二、招标中的审计监督 在整个招投标过程中,审计人员应严格审查是否有串通投标行为,即投标者与投标者之间采用不正当手段,对招投标进行串通,以排挤竞争对手或损害招标者利益的行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