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539708
大小:55.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22
《试论坚持党员主体地位完善基层党内民主制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试论坚持党员主体地位完善基层党内民主制度内容要积极稳妥、扎实有效地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特别是进一步完善作为全党工作基础的基层党内民主建设,必须始终坚持党员的主体地位,从制度机制上保障党员义务与权利的落实,从党员主体素质的提升上努力加强现代民主修养。关键词党员主体党内民主基层党内民主党员权利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是保持党的生机和活力的关键。基层党内民主作为全党工作的集中体现,既是党内民主建设的坚实基础,也是稳健推进党内民主这一系统工程的重要起点。而始终保持党员的主体地位建设,无疑是进一步完善基层党内民主制度的重要途径和不竭动力。党内民主
2、、基层党内民主与党员主体地位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1]所谓党内民主,就是指党的一切成员,在权利、义务上一律平等,依照《党章》享有各种权利。党内民主的实质是全体党员是党的主体。因此,没有党内民主,就没有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只有党内民主坚持和发扬得好,党的事业才会充满生机与活力。加强党内民主建设无疑已经成为全党的共识和迫切要求。基层党内民主建设作为党内民主建设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为全党性的党内民主建设积累有益经验,而且还能够以其多样化的区域性特征,在实践中成为党内民主建设各种理论的实验田和试金石,从而
3、收到扬长避短、趋利避害、择其善者而从之的积极效果。这是因为党的基层民主制度设计及运用是在党员熟悉的活动空间中进行的,并与基层党员个人的切身利益休戚相关。从党的基层组织起步,整个党内民主逐级演进才会有广泛基础,而且它的实施成本也较低,不至于给社会带来震动。近年来,党内基层民主建设就是从扩大党员这些权利开始起步并逐渐发展深化的。比如,农村基层组织书记公推直选,保障了农村党员的选举权;党务公开让党员了解和参与党内事务,保障了党员的知情权;民主测评、民意调查、“民评官”等做法体现了监督党的领导干部的监督权;干部选拔中的民主推荐,落实了党员
4、对干部选拔任用的选择权和参与权。这些措施激发了广大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政治热情。那么,基层党内民主制度建设应该从何处入手呢?笔者以为,加强和提升党员主体地位建设是当前进一步完善基层党内民主制度建设的有效途径。所谓党员主体地位,其内涵主要是指广大党员在党的生活和党的建设中居于主导的、决定的地位,即广大党员既是党的组织的主体,又是党的生活的主体;既是党的工作的主体,又是党的建设的主体;既是党的事业的主体,又是党的形象的主体。其特征主要体现为:党员特别是普遍党员主体意识的增强;党员民主权利得到制度的充分保障;党员积极主动地履行义务;党内事
5、务充分体现广大党员的意志;在社会活动中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等等。始终坚持党员主体地位,既是党内民主的本质与核心的集中体现,同时也表明了党员是党的权力主体,在党内当家作主。各级组织、领导机关及其领导者是党内权力的受托者,其权力于相应范围内的党员。党员对党内事务的参与程度,决定着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因此,要使“党内民主制度不断健全,党的创造活力充分发挥”[2],就必须始终坚持党员主体地位建设。只有切实落实党员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党员主体作用,才能不断推进党内民主建设,才能保证党的事业长久健康的发展。当前党内民主建设中的
6、党员主体地位的发展与问题应该说,坚持党员主体地位,是中国共产党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党的建设的主要内容。但是,现在的问题是,在党的生活和建设的实践中,许多党员只明了自己的客体身份,而不清楚更具有本质意义的党员主体身份;不少党的领导机关及领导干部只强调党员的客体一面,而有意无意地漠视和淡化更重要的党员主体的一面。究其原因,既有封建残余意识的影响,又与社会公众长期缺乏民主意识的熏陶及民主生活的锻炼,从而使得许多国人的主导意识是非主体意识有关。这种状况也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党内。特别是从党的建设的角度来看党员主体地位问题,就可以发现这种消
7、极因素在党的建设中留下的深深烙印。由于身处长期的革命战争环境和计划经济时代,无论是党的组织架构的设计安排,还是党员个体素养的培育,党的建设都表现出一种自上而下的单向性的革命型政党特征。从党员主体地位的角度来看,这一时期的广大党员实际上主要是以党的建设中的客体,即以被教育、被管理的对象而非党的建设中的能动的主体身份存在。比如,在党的思想建设中,往往只是把党员作为思想建设的被教育者,只着眼于党组织如何对党员进行思想灌输、党员如何以正确的态度来接受教育并进行自我思想改造,而忽视了对党员的认识能力、创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挖掘与培育。在党
8、的组织管理中,往往只是把党员作为党内事务管理的被管理者,片面强调党员是被管理的客体,忽视党员有一律平等参与党内管理的主体权利;片面强调党员是被监督的对象,忽视党员是党内监督的主体。在党员的权利与义务关系上,往往只强调党员应尽的义务,而忽视了党员应有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