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党员主体地位增强党内生活力

坚持党员主体地位增强党内生活力

ID:21168211

大小:109.50 KB

页数:31页

时间:2018-10-20

坚持党员主体地位增强党内生活力_第1页
坚持党员主体地位增强党内生活力_第2页
坚持党员主体地位增强党内生活力_第3页
坚持党员主体地位增强党内生活力_第4页
坚持党员主体地位增强党内生活力_第5页
资源描述:

《坚持党员主体地位增强党内生活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坚持党员主体地位增强党的内生活力中组部培训中心张新刚从改革开放30年说起……三次思想解放给组织工作带来了什么?什么是党员主体地位?所谓党员主体地位,是指广大党员在党内生活及党的实践活动中居于主导的、决定的地位。党员的主体,这里不是指集体力量的意思,而是党员个体的作用。党员的主体地位是相对党组织来说的。党员主体地位主要表现在:广大党员有明确的主体意识,党员主体的民主权利能够得到充分的体现和保障,党员能够在较大程度上实际参与党内事务及党的管理活动,党内事务能够充分体现党员主体的意志,党员主体有权力选择党的

2、领导成员以及党的建设的各项活动始终以党员为主体来展开,党员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党员主体地位表明:党员是党的权力主体,在党内当家作主。各级组织、领导机关及其领导者是党内权力的受托者,其权力来源于相应范围内的党员。为什么要突出强调尊重和坚持党员主体地位最根本的是适应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面临的重大变化,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的变化所谓执政,就是指党对国家政权系统的领导。一个国家的执政党往往有三种执政方式,一是通过国家政权机关实施对政治生活的领导,二是执政党居于国家政权机关

3、之上,直接通过国家政权机关发号司令,三是执政党不通过国家政权直接行使本应由国家立法、行政、司法机关行使的职能。从一元化、直接领导到党政分开、间接领导为什么要党政分开、搞间接领导?从理论上讲党权和国家权力的主体、职能、权限及及活动范围、活动原则和活动方式等都不一样。从实践上讲合则两伤:主体权力受抑;机构重叠,成本加大;党分散了抓自身建设的精力;党委可能成为矛盾的焦点,形成个人专断;对国家权力监督缺位,对群众意见难以督办。分可双赢:主体权力舒畅;责权匹配;党有精力管好党;党处在超脱的、驾驭矛盾和总揽全局的

4、地位,有利于倾听群众呼声,监督政府行为。十二大:党不是向群众发号施令的权力组织,也不是行政组织和生产组织。党的领导主要是思想政治和方针政策的领导,不应当等同于政府和企业的行政工作和生产指挥。十三大:应当改革党的领导制度,划清党组织和国家政权的职能,理顺党组织与人民代表大会、政府、司法机关、群众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各种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做到各司其职,并且逐步走向制度化十六大: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十七大: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广东省委党校韦华腾:执政方式的转变,意味着

5、我们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要进行重大变革,随着经济、政治、文化形势的发展变化,如果我们党在思想上不与时俱进,执政方式上不进行“自我革命”,那么,可能有人会来革我们党的命,而且,规律也会来革我们党的命。我们党开展这场“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有自信心、有胆略和有气魄的表现,也是我们党大公无私,没有自己“特殊利益”的体现。北京大学仲大军:现在中国共产党面临的是如何建立一个现代科学的和民主的新政治制度的任务。而这一任务的目标就是使中国今后不再因为政治腐败而重新出现革命党,不再出现以暴力夺取政权的历史更替,从根本

6、上改变执政方式和获得执政资格的模式。概念辨析:革命党执政党反对党参政党“领导党”中西方政党发展的理论比较西方政党产生于现代化进程中(美国民主党1828,英国保守党1832)。资产阶级在与贵族势力的斗争中,祭出“天赋人权”等基本原则,强调社会各集团之间的利益分配不能通过强制镇压或等级分封来实现,而应通过“平等”、“自由”的竞争来实现。这条基本的经济原则,也是政治活动的基本原则。而政党就是这种民主政治的产物,使命是在坚持既有制度体制的前提下,通过选举赢得执政权。在我们这样后发的现代化国家,是先产生政党,然

7、后由政党完成两大任务:第一是获得民族独立与民族解放,建立一个民主政权和民主制度,为现代化准备条件。第二是领导这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在建立民主政权和推进社会民主的过程中,政党也逐步发展自身的民主,使政党本身与国家一起实现现代化。我党执政方式的历史演变井冈山、中央苏区和延安时期,党在局部执政实践中,比较重视法制建设和基层政权建设的民主化,党领导的边区政府和敌后抗日根据地政府,是全国公认的民主政权和清廉政权。新中国成立初期,党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理论和新中国的国体,并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了《共同纲

8、领》,创造了各界代表会议、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等多种民主形式,颁布了民主建政通则等重要文件,使广大人民群众一解放就享受到空前的民主权利。但是,由于我们党是通过武装革命夺取政权获得执政地位的,长期残酷的战争使党无法采用间接的、法律程序式的方式处理党内外各种事务,只能是集中、直接的方式,这实际上奠定了集权模式的基础。在执政后的相当长时期内,国内国际环境迫使党不得不继续采取集中、直接的方式实现对党的领导和对国家、社会的管理,尤其是受苏联模式的影响,形成了高度集权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