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539445
大小:5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2
《找准切入点,读写两相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找准切入点,读写两相融摘要:“读写结合”是语文能力训练的必由之路,长期以来,由于多种原因,语文教学没能走出读写两张皮的窘境,如何使“读写结合”的理念转化为语文教学的基本手段,并有效地应用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提升语文教学质量呢?本文力图从寻找读写结合的联结点角度入手分六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语文教学读写结合联结点 叶圣陶先生指出:“读与写甚有关系,读之得法,所知广博,眼光提高,大有助于写作练习。”叶圣陶先生赞成读写结合,他认为读什么,写什么,读了记叙文,要学生写记叙文;读了散文,要学生写散文。《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
2、作文中去。”可见,“读写结合”是语文能力训练的必由之路。 长期以来,由于多种原因,语文教学没能走出读写两张皮的窘境。如何使“读写结合”的理念转化为语文教学的基本手段,并有效地应用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提升语文教学质量呢?我认为首先要寻找好课文中的有利于读写结合的切入点,再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学生完成读写任务,让读与写有机地融为一体。 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课文的内容不等于就是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应该是课文中有价值的语文要素。如能找到一个突破课文的“源信息”,这个“源信息”正好也是读写有机结合的联结点,以这点统摄全文,舍去无关信息,得到本源信息,避免对课文支离破碎的分析理解,节约时间培养学生读写能
3、力,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何找到“源”头?唯有深入研究教材,锲而不舍地反复研究,精心构想,才能获得“柳暗花明”的喜悦,从而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取得最优的教学效果。具体可理解为在阅读课文时抓住一个词,或一句话,或需要补白的内容,或某种写作方法……通过对这“源”头点的切入,抓住课文的关键,进行有节制地分析理解,并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写作,实现读写的自然融合,从而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取得高效教学的目的。课堂教学中的读写结合的联结点有哪些呢? 一、以教材中形象生动的词语为读写结合的联结点 如学习《春》这一课抓住“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中“偷偷”一词,要求学生读读文中描写小草充满生机
4、活力的画面,谈谈对“偷偷”一词表达作用的理解,让学生感受小草在春天给孩子们带来的快乐,在此基础上提醒学生写作时注意运用生动形象的词语进行细致描绘。如教《济南的冬天》一文,抓住“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一句中的“响晴”一词,要求学生阅读上下文理解“响晴”一词的意思,读读文中能体现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句子,试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想象中“响晴”天气下济南城及山水的美好画面。 二、以教材中的富有内涵的关键句为读写结合的联结点 如教《台阶》这篇课文,指导学生先认真品读思考“父亲坐在绿阴里,经常望出去,那里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这一句的内涵,
5、再要求学生依据品读出的内涵揣摩父亲此时的心理活动,并用五十字左右的文字写下来。这样在品味、鉴赏的基础上实现了读写融合。 三、以教材中需要补白的内容为读写结合的联结点 如《桃花源记》一文多处运用留白艺术,在教学时可以选取一处安排学生进行补白训练。如文中“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中的“如此”就运用了留白艺术,其中隐去了一些信息,我让学生发挥想象,结合上下文意补写出渔人可能说的话,这样在阅读的基础上训练学生叙写事情的能力。如教《孔乙己》一文,鲁迅先生在文中并没有明确交代孔乙己的最后命运,在教学中可以设计环节让学生借助想象补写出孔乙己最终的命运。要使得想象合理,切合文意,学生必须在阅读全篇的基础
6、上对孔乙己的性格及他所生活的社会环境有充分的了解和深刻的认识,这里“读”是“写”的基础,“写”是“读”的延伸。 四、以教材中可以触发学生想象的内容为读写结合的联结点 如在教学《囚绿记》一文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去思考:离开北平时,把瘦黄的枝叶放在原来的位置上,向它致以诚意的祝福,愿它繁茂苍绿。请学生结合文义,接着这句话用形象的语言描绘一下这一株被囚禁多年的常春藤重见阳光时的情态。这一问题的设计加深了学生对“自由”的意义与作用的理解,既训练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又加深了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再如教学《甜甜的泥土》一文,在课的最后为了再一次激起学生对王小亮的同情,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
7、的责任意识,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假如你见到了王小亮的父亲,你将会对他说些什么?学生在这一问题的引导下,展开合理想象,对王小亮父亲的灵魂进行了鞭挞,学生在鞭挞王小亮父亲灵魂的同时,自身也受到了一次有益的教育。 五、以教材中独特的写作手法为读写结合的联结点 如在学习《白杨礼赞》的写法时,我引导学生抓住“不平凡”这个文眼,反复阅读文章,理解由环境到外形再到精神,一唱三叹,层层深入地歌颂白杨树这一特点,并进而由白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