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538720
大小:61.12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22
《试析庄子的道德-在悖论中寻求解脱》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试析庄子的道德:在悖论中寻求解脱论文关键词:悖论二维对立个体道德社会道德虚无论文摘要:庄子以“自然无为”为理念建立了自己的道德理想。但是庄子的道德观充满了内在的悖论。这样的道德观是由其道德的二维对立的结构模式所决定的。在这种思维模式的作用下,过度抬高个体道德的价值和意义,贬抑甚至摒弃社会道德,企图寻求最自由、最完美的道德生活。但是,由于个体道德失去了生长的基础和环境。所以,解脱的结果,只能是虚无。作为道家学派中坚人物的庄子,秉承其哲学思想,形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道德观一“自然无为”。“自然无为”的道德是庄子终生向往并孜孜
2、以求的精神家园,它是一种超现实和极美好的道德理念,但是,在这种道德理想下隐藏着众多的矛盾,这使得我们不得不对其进行更加理性的思索。一、庄子的道德悖论:“恶德”与“充德”庄子认为,战国时代的乱世,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当时所谓的“仁义”造成的。为了鞭答那些虚伪的仁义道德所带来的罪恶,他以极高的热情来赞扬“自然无为”的道德理想。可是,透过“无为”,又总能看到“有为”的道德力量在与之相应而生。当时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道德维系诸如正义、良心、诚信、友爱等在利欲和暴力的面前形同虚设,庄子认为这一切皆为“仁义”、“礼乐”所致,所以去除假
3、仁假义,去除“圣人”,便成为庄子思想中不可逃避的责任和义务。他说:自虞氏招仁义以挠天下也,天下莫不奔命于仁义,是非以仁义易其性与?故尝试论之,自三代以下者,天下莫不以物易其性矣。-《骄拇》在庄子看来,“仁义”是与“人之性”相违背的,它损害人的正常本性,因而是不足取的。“仁义”甚至是“乱人之性”。“奔命于仁义”、“以仁义易其性”,这些做法就像是“击鼓而求亡子”,是极其错误的,是不符合正常的人性的,故应该大力批判。不仅如此,“仁义”还是祸害之根本他在《肤筐》中说道:“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偷窃了一只“钩”的人,就要遭
4、到杀戮,而偷窃了一个国家的人不仅不遭受惩罚,反而成了诸侯。然而诸侯又用“仁义”来欺骗天下,愚弄百姓,使天下惨遭“仁义”的毒害这是可恶至极的。所以,他对当时社会流行的“仁义”道德极为不满,并主张废弃这些道德的体系:“攘弃仁义,而天下之德始玄同矣。”但是,另一方面庄子又主张“充德”。他在《德充符》中写了许多有德之人,如王验,形虽残兀,但道德高尚:“立不教,坐不议,虚而往,实而归”;申屠嘉忘贵贱之心;鲁国的叔山无趾,“务学以复补前行之恶”。这些都是有德之人,他们用美好的道德情操,弥补了自身的不足,是值得称赞的。更有甚者,卫国
5、的哀验它,虽奇丑无比,但是由于品行极高,以致“未言而信,无功而亲,使人授己国,……是必才全而德不形者也”。他德才兼备,却并不显露,更是庄子所要颂扬的道德楷模。庄子用尽笔墨描写了那些外形虽残缺丑陋,心灵深处却充满着崇高道德德性的凡夫俗子,说他们不仅自身有美好的品德,而且还能感染他人,感化社会,对促进了美好的社会道德风气形成具有极好的示范作用和宣传力量。庄子是用饱含深情之笔来歌颂与宣传他们的。所以,不难看出,庄子又是极为重视道德的建构与感化作用的。而《德充符》整篇文章集中阐发了庄子的道德思想。“德充符”的意思是说:“道德充
6、足了,物就自来符合,人就自来归依,客观自来与主观相符合”。取这样的名字,也可见庄子对道德力量的重视。于是,对是否存废道德的问题上,庄子非常矛盾。他既厌恶道德,大声疾呼要攘除仁义道德;另一方面,又对道德极力颂扬。为什么会有这种矛盾呢?二、庄子道德结构的二维对立思维模式笔者认为,庄子的道德理论之所以造成内在矛盾的尴尬局面,这与其道德结构模式有关。庄子已经有意识地将道德分为个体道德与社会道德这样的二维结构模式,并且将它们严格区分,并对立起来。笔者所谓的个体道德,是指社会上个体成员所应具备的道德;所谓社会道德,就是社会全体成员
7、所应该共同遵守的道德。在庄子的道德理念中,二者对立是如何表现出来的?这可以从以下几点来分析:首先,地位的区分。与儒家将群体道德置于个人道德之上的道德体系不同,庄子追求个体道德的绝对自由,这就决定了个体道德在其体系中是处于绝对的中心地位,社会道德所做的一切要有利于个体道德的需要及发展。对生命和个体道德的极度关爱成为了庄子毕生追求的理想。他说:“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主者,天道也;臣者,人道也。”庄子的人生理想是要追求个体与大道的合一。他说的“天道”实际上是个体理想的理想目标,并且他也认为个体道德也应该是
8、无为的,于是“天道’也就与个体道德相对应;而“人道”则是“有为”的,与社会道德相对应。根据“夭道”为主、“人道”为辅的对应关系,即个体道德应该像“天道”一样为主,社会道德应像“人道”一样为次。可以看出,庄子的道德动机和效果皆是建立在个人利益的最大化的基础上的,于是,在他那里,个体道德必然要高于社会道德。其次,目标的对立。在对个体道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