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538488
大小:27.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2
《建设诚实守信学校氛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建设诚实守信的学校氛围,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崇尚道德,恪守诚信”主题教育月活动动员讲话在什么样的氛围中,孩子不得不隐藏一些事情?现实的学校生活中,教师在处理学校事务的日常行为以及与孩子交往过程中的态度和方法对孩子诚信品格的形成有着更直接的影响,某些管理制度或评价体系可能给孩子们一种强有力的伪善的动机,鼓励他们在行动上走向诚信的反面。在诚信受到威胁的社会生活中,教师和学校的其他成员如果要去创造、维持一个健康的诚信环境,也许还应修复或培养孩子对学校的信赖感。学校有必要把学校生活中诚信制度作为一种教育资源来建设和使用,而不是相反,教师要能洞见并敏锐地处理每天的实际问题,以此帮助孩子建
2、立起对诚信观念的准确理解及对诚信行为的自觉实践。事实上,学校通过诚信制度建设和教职员工的榜样示范,一直对孩子的诚信品格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学校可以把学生塑造成一个尊重公共生活规则和对别人以诚相待的人,也可以把学生塑造成一个轻视规范和不诚信的人。从学校培养健全公民的角度看,学校在集体生活中要尽可能坚持诚信,同时还要充分尊重每位学生个人的内在价值,促进他们每个人自由发展理性地参与公共生活的能力。具体而言,学校要让学生们在学校生活中体验到诚信的价值。因此,在学校生活中,鼓励孩子诚实守信是教育者一项更直接的任务。既然诚实守信被列入公民道德规范,作为培养公民的学校,更应该重视学生诚信道德
3、品质的养成。但是,要想让学生在公共生活领域对诚信有一种敏锐的理解和实践诚信的能力,需要教师个体或集体在理论思考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实践探索。㈠学校要加强诚信的制度建设社会学家所讨论的诚信集中在它对“社会关系”与“行为”的影响。从行为的角度看,人类行为具有不可知性,这使我们的生活充满风险。如果要提高生活的安全感,那么就需要提高行为的可预见性。通常,如果我们的行为具有惯性(一致性),那么我们的行为就可以预测,与我们进行交往与沟通因此成为可能;相反,神秘行为会带来恐惧感,这是我们生活的常识。制度恰恰是行为一致性的保障条件。从诚信制度方面看,现代社会的信用制度与传统社会的诚信规范有着质的区
4、别。在传统道德规范中,“信”是属于“五伦”的交友之道,其适用范围较窄。现代社会生活中,广泛而频繁的社会流动使人们越来越置身于陌生人社会环境中,人们之间需要依靠普遍适用的信用体系来约束行为。康德把守诺、言而有信、遵守契约义务视为个人对他人的完全义务。比如一个人借债,明知道在规定期限内无力归还却还是许诺可以到期归还借贷,这种“假诺”肯定是不能普遍化的。因为若人人都可以许假诺,那么将毁掉许诺这件事本身,这是自相矛盾的。同样,许诺也违反了把人视为目的,而不仅仅作为工具的绝对命令。因为这样做就是把被借一方仅仅视为手段了。个人的侵犯比起制度的侵犯(如无故没收、剥夺)来也还是一种较局部的侵犯,
5、那么,既然这种个人的局部的较轻微的侵犯都不能普遍化,不能被允许,制度的全面的、严重的侵犯就更不能普遍化,更不能被允许了。(何怀宏:《契约伦理与社会正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因此,学校要通过制度保证诚信环境的形成,即通过各项制度建设,将诚实守信落实到全体教师和学生的日常行为中。在学校生活中,与诚信有关的制度首先是约束和规范教师的行为,如杜绝教师在公开课中的作假行为,杜绝考试中教师纵容的舞弊行为;其次是与学生行为直接相关的诚信制度,如信守承诺的行为规范。当然,制度是人为的,建立和改造制度的人们,是不是清醒地意识到一种制度“意志原则”(正义原则)应当是什么,对这
6、一制度的命运关系甚大。就是说,我们也要努力使制度的道德原则纯然发自对正义、对它所当为之义的尊重,使它不致受各式各样人的欲望、爱好纠缠而偏离正道。(何怀宏:《契约伦理与社会正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也可以说:只有在学校生活中建立起保障诚信的制度,才能使孩子身上的诚信品质成为一种从规范走向自觉的努力。㈡教师要帮助孩子形成人与人之间的互信关系在学校生活中,学生最珍视的可能是教师对自己的信任,最不能忍受的可能是教师对其自尊的伤害。教师不信任学生,既是不尊重事实的表现,也会对学生的人格造成某种程度的伤害。所以,要着重发展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任关系,这
7、种把教育者与儿童联系在一起的具体的人际关系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当然,人与人之间信任关系的改变有社会因素的影响。市场经济的发展加速了我国社会的转型:从传统的熟人社会进入一个陌生人社会,人与人之间的陌生感导致了人与人的不信任。在商品经济的浪潮中,现代人生存的疏离和道德的不共契使人与人之间缺乏精神的相互交流,人与人之间成为纯粹的利益交换和竞争关系,因而缺乏道德的信任和真诚的道德感动,诚实的德性品质消失了,道德的相互教化也不存在了。(金生鈜:《德性与教化》,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3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