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族村落传统体育文化调查研究

水族村落传统体育文化调查研究

ID:21532745

大小:70.12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0-22

水族村落传统体育文化调查研究_第1页
水族村落传统体育文化调查研究_第2页
水族村落传统体育文化调查研究_第3页
水族村落传统体育文化调查研究_第4页
水族村落传统体育文化调查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水族村落传统体育文化调查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水族村落传统体育文化调查研究摘要:作为水族传统体育文化重要内容的原生态传统体育舞蹈仍在水族村落中顽强地保留着,在数百年历史的演进中产生变异,在困境中艰难传承。在少数民族村落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过程中,文化整体保护是重要的传承策略,村落民众参与是传承的根本所在,村落集体活动是主要的传承场所,村落经济基础是传承的重要保证,民族文化产业化是传承的有效途径。关键词:水族;村落,传统体育;舞蹈;中图分类号:G81206.73.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6959(2011)05-0198-04一、水族村落传统体育考察的意义把村落作为一个

2、整体的小社会进行观察和分析,是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研宄中的一种传统方法。由于村落传统体育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性与民族差异性,从宏观理论的角度进行研宄实际运用价值难以保证,这就只能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村落来进行研究。我们的研宄是将典型的水族聚居村落作为研宄背景,从个案分析和实证研宄的角度,了解水族传统体育在原生地的生存状态,完整地观察到水族传统体育文化产生和发展的脉络,探讨水族传统体育在村落社会中的传承与发展特征,以促进水族村落传统体育发展与文化繁荣,为我国村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二、研究对象概况中国水族聚居以贵州省三都水

3、族自治县最为集中。该县总人口31万,水族人口占63%,是全国水族总人口的53%,也是全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怎雷村位于三都县城东41公里处的都江古镇,村域面积5.28平方公里,全村分为上、中、下三个自然寨,共212户979人,其中水族129户,639人,占全村总人口的65%,主要集中居住在上寨。“怎雷”系水语音译,意译为高山脚下的寨子。怎雷上寨依山就势坐落在半山腰上,民居沿山体等高线布置,高低错落,疏密有致。层层叠叠的梯田、郁郁葱葱的山林、热情好客、纯朴敦厚的水族山民,使这里呈现出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构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优美画卷

4、。2006年6月该村被列为省级重点民族文化保护村寨。作为省级重点民族文化保护村寨,其村寨聚居形式保持完整,民俗文化、风土人情、传统体育保存完好。因此,作为个案研究水族村落传统体育文化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三、怎雷上寨传统体育舞蹈的考察与分析(一)水族传统体育与传统舞蹈的历史渊源传统体育和传统舞蹈同属于人体艺术文化,传统体育主要是以强健身体和在竞技中取得胜利为目的来支配身体动作,而民族舞蹈则主要是以表达情感为出发点,以情感需要来支配身体动作,即传统体育所要张扬的是一种雄健的人体美,传统舞蹈所主要表现的是一种相对讲求审美愉悦的柔和美,

5、是为了“娱人并自娱”。传统体育和民族舞蹈有着很多共同点,最突出的是他们都有鲜明的民族性、地域性,能够明显地反映出其民族性格特点。水族传统体育与民族舞蹈自古就结下了不解之缘,萌芽状态的体育与舞蹈、音乐、游戏等都处于混沌不分的状态,都伴随着生产、祭祀、战争而活动。在水族的“斗角舞”中表演者头戴牛角相抵做出各种旋转、腾跳、翻滚等动作,更侧重于展现人体的运动美,动作幅度和动作量不亚于部分体育项目,可以说既是体育又是舞蹈,孩童们在舞场边上手拿牛角面具相抵嬉戏玩耍的游戏则更像是一场体育活动,而体育与舞蹈的融合是文化自觉的行为和发展趋势。因此,我们

6、将肢体语言热情奔放、粗犷豪爽、节奏强烈、展现人体的运动美、健身效果良好的水族传统舞蹈归类为传统体育舞蹈。(二)怎雷上寨传统体育舞蹈传承的历史轨迹历史上都江沿岸地区几乎村村寨寨都曾有一支舞队,传统舞蹈在上寨更为盛行,当时的舞蹈表演活动是其族群的标识之一。“铜鼓舞”水语叫“丢压”,是“跳铜鼓”的意思,它源于古代祭典活动,从祭坛演变为民间的日常舞蹈,据传至少己有几百年的历史。“斗角舞”水语称为“贵都刀”,相传远在明朝初年,水族祖先看到苗族有斗牛“吃牯脏”祭祖的场面,既热闹又隆重。于是用竹篾编成斗笠,用木头削成水牛的样子,安在斗笠顶端两侧,做

7、成牛头,人各拿一个,模仿牛相斗的架式,跳起了“斗角舞”。芦笙,水语称为“补印”或者“补谬”。宋史《南蛮传》曾记载水族芦笙舞作为贡舞进入宫廷演出的历史。芦笙舞,是水族舞蹈中最独特、最典型,也是最热烈的艺术表演,仅舞曲的调子就有40余种,多与生产生活相关。例如,撒秧调、纺纱调、敬酒调、哭灵调、子孙发达调等;长期以来传统舞蹈在水族村落自由发展,多在节日、祭祀或丧葬时演出。“文革”时期,破“四旧”运动使传统舞蹈的表演活动一度停止,铜鼓也被没收,其传承受到严重阻碍。20世纪80年代初传统舞蹈的表演开始恢复,铜鼓舞经整理加工后,1982年在第二届

8、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获优秀奖。进入21世纪以来,各级政府更加关注民族文化的传承,2006年6月怎雷村被列为省级重点民族文化保护村寨,政府对其民族文化资源实施了整体保护,出资在上寨修建了表演时的圆形舞台,并把传统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