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中国心脑血管病防治的拐点

期待中国心脑血管病防治的拐点

ID:21529466

大小:54.6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22

期待中国心脑血管病防治的拐点_第1页
期待中国心脑血管病防治的拐点_第2页
期待中国心脑血管病防治的拐点_第3页
资源描述:

《期待中国心脑血管病防治的拐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期待中国心脑血管病防治的拐点田越1李家一2(1第四军医大学丙京医院器材设备科陕丙丙安710032)(2第四军医大学丙京医院心脏内科陕丙丙安710032)【摘要】过去的几十年里,以美国为代表的丙方发达国家已经迎来心脑血管事件的拐点,而中国心脑血管疾病及其并发症仍然在强劲增讼并岀现年轻化的趋势。将医疗阵线向健康人和早期慢性病患者前沿,做到以防为主和防治结合,才能真正提高我国人民的健康水平,期待我国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的拐点。【关键词】心脑血管疾病并发症预防【中图分类号】R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

2、752(2012)23-0363-01据《史记》载,魏文侯曾问扁鹊说:“你们三兄弟中谁最善于当医生?”扁鹊回答说:“长兄医术最好,中兄次之,自己最差。”文侯说:“可以说出来听一听吗?”扁鹊说:“长兄治病,是治于病情未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中兄治病,是治于病情初起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于乡里。而我是治于病情严重之时,在经脉上穿针管来放血,在皮肤上敷药,所以都以为我的医术最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天下。”这便是为后人所津津乐道的扁鹊三兄弟故事

3、。对于这则故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生物学的角度看,人早晚会疾病缠身,总有一天会被病魔吞噬生命。就目前的医学发展水平而言,据我所知在心脑血管方面,还没有一种病可以彻底治愈。因此,我们能做的是在没病的时候尽量控制危险因素,推迟疾病的到来;在有病以后尽量控制病情,延缓病情的进展,推迟并发症的到来;在并发症到来时,对其有正确的认识,获得及时正确的救治。不难发现,以上也就构成了人生命的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可以延长的时间逐渐缩短,生活质量逐渐下降,但医疗成木却呈几何增高。不幸的是,从国家和个人医疗资源的分配和使用上来看

4、,第一阶段的开支几乎为零,第二阶段也为数不多,而第三阶段却消耗了几乎全部的医疗资源。实际上,0前我国医疗资源的分配模式是效率最低的一种。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在上世纪50、60年代也经历了心脑血管病节节攀升的时期,但在70年代以后随着预防保健意识的增强,伴随而来的是其心脑血管事件的下降。西方人向上述的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加强了医疗资源的投入,也就是加强了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使医疗阵线向健康人和早期慢性病患者前移,收到了举世瞩0的效果。其直接影响是使更多的青壮年人不至于被疾病剥夺劳动能力和自理能力,每一个人

5、能够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在节约医疗资源的同吋大大增加了社会财富,使得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能够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中国心脑血管疾病及其并发症仍然在强劲增长并出现年轻化的趋势。健康人在透支身体,慢性病患者不能面对病情积极治疗,医生都在争做“扁鹊”,钻研治疗并发症的尖端科技。宄其原因,首先是国民保健意识的匮乏和认识误区,决定了医疗保健市场需求疲弱或畸形发展。多数国人即使在确诊慢性病以后仍然过于节约医疗开支,甚至讳疾忌医。举个例子,我前不久遇到的一个比较年轻的高血压病人,经济条件很不错,每天服用各种营养品和中药保

6、健品的开支高达七八十元,但他只在血压过高头晕的情况下才服用两三毛钱一片的降压药,前一段时间因为脑出血开颅。当然,大多数人到了并发症阶段都能够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为了活命都能一掷千金,甚至倾其所有。因此,市场的需求决定了医疗机构只关注能够获取高额利润的第三阶段,也就是救命的阶段。同样,多数医生追求做扁鹊一样的医生,救人于危难之中,可以名利双收。所以,提高我们名族的心脑血管健康水平不单单是医生的事,每一个普通人的健康意识和防病治病意识都冇待提高。这不但需要我们政府和主流媒体正确地宣传、引导和教育,普及健康知识,

7、侣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强调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理念;而且需要政府和媒体发挥监管作用,杜绝不良信息(特别是虚假商业广告)误导大众。当然医生的价值观也有待改变。上医治未病,这个中华民族古老而朴素的观念需要重提。一个好的医生应该能够早期诊断潜在的心脑血管疾病并提示风险,告诉患者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的重要性,建议患者根据自身情况改善生活方式并辅以药物治疗,做好个体化的一级和二级预防。另外,医生要关注患者循环系统的整体情况,心、脑、肾、眼以及下肢都奋可能暴露并发症的早期征象。同样,慢性病患者常常并发心理疾病,心理疾病反过

8、来加重慢性病的症状,令患者痛不欲生。因此,医生要像关注身体健康一样关注心理健康,及吋诊治合并的心理疾病,充分缓解病痛,提高生活质量。预计未来的二、三十年,在这种观念的指引下,中国人的健康水平会有很大改善,人均寿命会进•-步延长,每个人健康工作和生活的年限进一步延长,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抵消生育率下降带来的劳动人U下降的冲击,从而保证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但与此同时,人口的老龄化及老年病将是突出问题,生老病死永远无法冋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