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研究“特定的平仄格式”

要研究“特定的平仄格式”

ID:21528524

大小:4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22

要研究“特定的平仄格式”_第1页
要研究“特定的平仄格式”_第2页
要研究“特定的平仄格式”_第3页
资源描述:

《要研究“特定的平仄格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要研究“特定的平仄格式”李凤能君写《〈越中览古〉献疑》(载《文史杂志》2012年第3期)说,李白《越中览古》第三句该“作‘宫女如花春满殿’的,‘春满’二字,被人给弄颠倒了。”  其理由是:“这首七绝属平起首句入韵式,第三句应为‘仄仄平平平仄仄’,而‘宫女如花满春殿’却是‘平仄平平仄平仄’,极不协律。句中第一字虽可平仄不拘,但第六字却非仄不可。此字当仄而平,不仅与第三句失粘,又与第四句失对,大悖格律,很是令人不解。”  笔者以为,李君之论大可探讨,因为其论据经不起推敲。  可能李君没仔细研究过“平仄平平仄平仄”这种句式,至少没有读过王力先生《诗词格律》里讲的“特定的一种平仄格式”:  

2、在五言“平平平仄仄”这个句型中,可以使用另一个格式,就是“平平仄平仄”;七言是五言的扩展,所以在七言“仄仄平平平仄仄”这个句型中,也可以使用另一个格式,就是“仄仄平平仄平仄”。这种格式的特点是:五言第三四两字的平仄互换位置,七言第五六两字的平仄互换位置。注意:在这种情况下,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必须用平声,不再是可平可仄的了。(王力:《诗词格律》第28页、29页,中华书局1977年第2版)  立论、破论,都不能仅持孤证。应该看到,唐人喜用“特定的一种平仄格式”,比如五言“平平仄平仄”句,李白有“红颜弃轩冕”、“仍怜故乡水”、“客心洗流水”、“登舟望秋月”、“明朝挂帆去”等,杜甫有“遥

3、怜小儿女”、“何时倚虚幌”、“明朝有封事”、“凉风起天末”、“应共冤魂语”等,因其便于在第四字和第五字安排“轩冕、流水、秋月、儿女、虚幌、封事、天末”等前平后仄的词语;或在第三字和第四字安排“故乡、挂帆、冤魂”等前仄后平的词语。这些词序都不容颠倒。  李白诗的“宫女如花满春殿”(仄仄平平仄平仄),正是七言句中“特定的一种平仄格式”。同例有“巫峡啼猿数行泪”、“苦恨年年压金线”、“行到中庭数花朵”、“妆罢低声问夫婿”、“日暮东风怨啼鸟”,都与安排词语有关(解释同上文,略)。  我们不能否定“仄仄平平仄平仄”而只承认“仄仄平平平仄仄”,因为前者在唐宋律诗绝句中是很常见的。李君或许还可按“

4、仄仄平平平仄仄”而类推,再“颠倒”出“正是江南风好景”、“庾信平生萧最瑟”、“千载琵琶胡作语”、“伯仲之间伊见吕”、“任是深山深更处”、“休问梁园宾旧客”、“羌笛何须杨怨柳”这样的“诗句”。倘如此,这真才“令人不解”,啼笑皆非了。  不仅诗句,而且对联(含诗钟)也常在上比使用这“特定的一种平仄格式”。例如:“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双飞两虹影,万古一牛心”、“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欲把西湖比西子,从来佳茗似佳人”、“烟雨湖山六朝梦,英雄儿女一枰棋”、“未必玄关别名教,须知书户孕江山”、“日月同悬出师表,风云常护定军山”、“残月河桥听箫管,秋风俎豆荐苹花”、“韬略终须

5、建新国,奋飞还得读良书”、“穿穴偷粮毁仓廪,伤风流涕及猫禽(分咏:鼠/感冒)”、“助兴消愁欲贪饮,踏歌伴舞眷攀爬(杯/喇叭花)”、“恨海生波妒思起,情天裂隙爱心填(分嵌海/天)。  析文谈艺,实事求是,各抒己见,有利后昆。笔者愿与李君继续探讨这种“特定的平仄格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