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李景让,字后己,赠太尉憕孙也......阅读附答案

文言文李景让,字后己,赠太尉憕孙也......阅读附答案

ID:21511084

大小:29.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2

文言文李景让,字后己,赠太尉憕孙也......阅读附答案_第1页
文言文李景让,字后己,赠太尉憕孙也......阅读附答案_第2页
文言文李景让,字后己,赠太尉憕孙也......阅读附答案_第3页
文言文李景让,字后己,赠太尉憕孙也......阅读附答案_第4页
文言文李景让,字后己,赠太尉憕孙也......阅读附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言文李景让,字后己,赠太尉憕孙也......阅读附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文言文李景让,字后己,赠太尉憕孙也......阅读附答案文言文李景让,字后己,赠太尉憕孙也......阅读附答案  文言文,完成小题。  李景让,字后己,赠太尉憕孙也。性方毅有守。宝历初,迁右拾遗。淮南节度使王播以钱十万市朝廷欢,求领盐铁,景让诣延英亟论不可,遂知名。沈传师观察江西,表以自副。历中书舍人,礼部侍郎,商、华、虢三州刺史。  母郑,治家严,身训勒诸子。尝怒牙将,杖杀之,军且谋变,母欲息众讙,召景让廷责曰:“尔填抚方面而轻用刑,一夫不宁,岂特上负天子,亦使百岁母衔羞泉下!何面目见先大夫乎?”将鞭其背,吏大将再拜请,不许,皆泣谢,乃罢,一军遂定。  大中中,进御史大夫,甫视事

2、,劾免侍御史孙玉汝、监察御史卢栯,威肃当朝。为大夫三月,蒋伸辅政,景让名素出伸右,而宣宗择宰相,尽书群臣当选者,以名内器中,祷宪宗神御前射取之,而景让名不得。世谓除大夫百日,有他官相者,谓之“辱台”。景让愧艴不能平,见宰相,自陈考深当代,即拜西川节度使。以病丐致仕或谏公廉洁亡素储不为诸子谋邪景让笑曰儿曹讵饿死乎书闻辄还东都。以太子少保分司。卒,年七十二,赠太子太保,谥曰孝。  性奖士类,拔孤仄,如李蔚、杨知退皆所推引。始为左丞,蒋伸坐宴所,酌酒语客曰:“有孝于家、忠于国者饮此。”客肃然,景让起卒爵。伸曰:“无宜于公。”所善苏涤、裴夷直皆为李宗闵、杨嗣复所擢,故景让在会昌时,抑厌不迁。

3、清素寡欲,门无杂宾。李琢罢浙西,以同里访之,避不见;及去,命贰其骗石焉。元和后,大臣有德望者,以居里显,景让宅东都乐和里,世称清德者,号“乐和李公”云。  《新唐书•列传一百二》  10.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以病丐致仕/或谏公/廉洁亡素储/不为诸子谋邪/景让笑曰/儿曹讵饿死乎/书/闻辄还东都  B.以病丐致仕/或谏公/廉洁亡素储/不为诸子谋邪/景让笑曰/儿曹讵饿死乎/书闻/辄还东都  C.以病丐致仕/或谏/公廉洁亡素储/不为诸子谋邪/景让笑曰/儿曹讵饿死乎/书闻/辄还东都  D.以病丐致仕/或谏/公廉洁亡素储/不为诸子谋邪/景让笑曰/儿曹讵饿死乎/书/闻辄还

4、东都  11.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拾遗,唐代谏官名;分左右,左拾遗属门下省,右拾遗属中书省。杜甫曾担任左拾遗。  B.先大夫,在古代既可指已故的大夫,也可指去世的父亲,本文中的“先大夫”兼有这两种含义。  C.视事,旧时指官吏到职办理公务。这里的公务大多指政事,家庭事务不在此列。  D.辱台,“台”在本文指御史台。唐制御史大夫往往拜相,若任命御史大夫百日内而改由他人拜相,则视为御史台的耻辱。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景让正直刚毅有节操。淮南节度使请求兼任盐铁使,李景让急切奏论不同意;告病还东都时没有一点

5、积蓄。  B.李景让有主动积极的人生态度。在沈传师任江西观察使时,李景让上表奏请担任沈传师的副职;拜相失败后,主动拜见宰相,陈述委屈。  C.李景让以孝知名。担任左丞时,蒋伸赞美他“有孝于家”;李景让错杀牙将,甘心承受母亲的严厉责罚。  D.李景让喜欢勉励士人,提拔孤立无援的人,但有自己的原则和标准。一方面,他推举引荐了李蔚、杨知退等人;另一方面他又避见李琢。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景让名素出伸右,而宣宗择宰相,尽书群臣当选者,以名内器中  (2)客肃然,景让起卒爵。伸曰:“无宜于公。”  【答案】10.C11.B12.B  13.(1)李景让的名声一向

6、在蒋伸之上,但是宣宗选择宰相时,将所有适合选任条件的大臣名字都写出来,把名字放进容器中。  (2)客人们都恭谨沉默,李景让拿起酒杯一饮而尽,蒋伸说:“没有比李公更适合饮这杯酒的了。”  【解析】  10.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给文言文语段断句,需要在通读文意的基础上,对不能断开的字词要研究前后语句的含义及联系,看看断在哪里语意才能明白,句子前后的联系往往都有标志可寻,只要抓住了这些标志,就可以轻松断句,同时,需要掌握语句的大意,即可得出答案。解答此题要先理解,后断句。本题四个选项有两处不同,分别是“或谏公”“书闻”,结合内容“或谏”意思是有人向朝廷进谏,下文的“廉洁亡素

7、储”的主语是“公”,应该断开,排除AB,“书闻”是奏章递交朝廷,不能断开,故选C。  1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化常识的能力。古代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B项,“先大夫”指去世的父亲,本文中“先大夫”一词不含“已故大夫”之意。故选B。  12.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