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509397
大小:7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2
《生物共振和血清sige检测过敏原对比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生物共振和血清slgE检测过敏原对比研究[摘要]目的探讨生物共振过敏原检测仪在变态反应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德国百康生物共振检测仪及UniCAP自动体外过敏原检测系统,对533例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进行过敏原检测,对比两种检测方法的相关性。结果533例患者中,生物共振法过敏原阳性检出率为71%,血清slgE检测过敏原阳性检出率为43%。对两种方法检测结果进行分类/组比较:除豚草和鱼类外,余5类/组过敏原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物共振检测与血清slgE检测的符合率在47%〜83%之间,其中尘螨、花生的符合率较低分别为52%和47%,其他过敏原的符合率均在69
2、%以上。结论生物共振与血清slgE检测过敏原具有一定的符合性,蒿草、豚草、尘螨是本地区常见的过敏原。[关键词]生物共振;变态反应性疾病;过敏原;血清slgE检测[中图分类号]R446.6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0616(2014)01-24-04近年来变态反应性疾病发病率呈增高趋势,变态反应临床工作中医患共同关注的焦点是确定患者为何种过敏原致敏。过敏原检测是变态反应疾病的主要检查方法。快速,准确,价廉的检测是医患双方的共同追求,生物共振过敏原检测仪因势应运而生。我们对533例以生物共振检测仪检测过敏原的变应性疾病患者进行相关过敏原血清slgE检测,旨在探求生物共振过敏
3、原检测的变应学诊断价值,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0年3月〜2012年10月,就诊我院533例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中:男219例,女314例,年龄3〜79岁,平均33岁,年龄彡20岁占77%,病程Id〜50年,平均3.7年。1.2方法1.2.1生物共振检测采用德国产BIC0M2000生物共振检测仪,通过红外感应扫描测试系统,依据检测程序先在患者手指的特定能量传导位点(信息点)进行基础阈值测试,根据能量数值变化,超过基础阈值即可确定变应原及反应强度。检测结果判定:以所测过敏原电阻值发生改变并接近50,即可确认该物质为阳性检出;反之,电阻值无变化,则为阴性检出。
4、1.2.2血清slgE检测1.2.2.1检测种类据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及患者意愿,对生物共振阳性检出患者进行针对性及目标性血清slgE检测,对生物共振阴性检出患者进行目标性血清slgE检测,针对性检测血清slgE种类有11种,目标性检测血清slgE种类有43种。1.2.2.2检测方法采用瑞典法玛西亚公司提供的uniCAP100自动体外过敏原检测系统,以荧光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血清slgE检测。常规空腹静脉取血5mL,静置lh,离心1500〜3000r/min,将血清移至另一试管中,-20°C保存留用。待检slgECAP中加入待检血清,孵育30min,洗去未结合部分后,加入酶标二抗,室温下
5、孵育2.5h,冲洗后加入底物反应lOmin,以终止液中止反应,将生成的可释放荧光标记物质洗脱至阅读板,读出荧光值,经计算机得出血清slgE含量。结果判定:按slgE抗体价0.7kU/L阳性,上限为100kU/Lo1.3统计学处理采用SSPS13.0软件对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两种检测方法比较采用x2检验,显著性水准为P0.05);豚草、鱼类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近年来BICOM2000生物共振治疗仪由德国引入中国,国内多家医院拥有此类检查。其临床诊断价值亟待循证评价,本着科学求实精神,我们对就诊我院(含少数外院)生物共振检测患者征得其同意,对其进行过敏原血清slgE检测,并对两种方法
6、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研究显示:百康生物共振治疗仪与UniCAP自动体外过敏原检测系统的检测结果有一定的符合性。生物共振较血清slgE假阳性率高,这可能与其易受环境因素干扰和操作人员水平影响有一定关系。对于单项过敏原IgE定量检测,UniCAP法最准确,但其收费高,不适合初诊患者的过敏原筛查[9]。百康生物共振系统操作简单、安全无创、无不良反应;同时不强求变应原标准化,并可对患者自带的任何物品进行检测,检测前无需停药[10]。目前,临床常用的皮肤点刺试验、血清slgE检测、皮内试验等过敏原检测方法,由于注册方面的问题均处于停滞状态,生物共振检测或可作为患者(特别是儿童和老年患
7、者)进行过敏原初筛的检测方法。[参考文献][1]RicciG,CapelliM,MinieroR,etal.Acomparisonofdifferentallergometrictests,skinpricktest,PharmaciaUniCAPandADVIACentaur,fordiagnosisofallergicdiseasesinchildren[J].Allergy,2003,58(1):38-45.[2]SmitsWL,LetzKL,Eva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