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507084
大小:59.62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22
《浅议德育课的有效备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议德育课的有效备课摘要:备课是全部教学工作的基础,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有效备课不仅是教学工作重要环节的应有之义,同时更是应对当前教师备课中存在的各类问题、改善德育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和迫切需求。本文从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为以后的有效备课提供借鉴和参考。关键词:德育有效备课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5)11-0187-01所谓备课,就是教师根据学科课程标准和本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表达方法和顺序,以保证学生有效地学习。备课是全部教学工作的基础,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备好课更是上好课的前提,对每位教师
2、而言,备好课可以加强教学的计划性和针对性,极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因此,备课时必须要讲求“实际效益”。而在日常的德育课教学中,我们有些教师往往只注重备课的数量和形式而忽略了备课的实质和质量。具体反映在教学实践中就表现为备课时只备教材不看课标,只顾教师不管学生,只重结果不重过程,按部就班而不知随机应变,希望一劳永逸而不愿课后反思。因此,有效备课不仅是教学工作重要环节的应有之义,同时更是应对当前教师备课中存在的各类问题、改善德育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和迫切需求。笔者现就多年来教学备课中积累的所得与各位同行进行商榷。备课的内容有课程标准、教材、学生、教法、学法。
3、备课的要求包括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一、课前备课这是有效备课的起始环节,也是耗费教师时间精力最多的一个环节。而这一环节执行得好坏直接决定着是课质量的高低。但是教师在此环节最易出现考虑不周、顾此失彼的现象,因而能否将影响课堂教学的各个因素综合考虑成为决定此环节是否“有效”的主要标准。具体来说,教师在此阶段至少应考虑到四个方面,即课标、教材、学生及方法。1.备课标《德育课课程标准》不仅规范了具体的教学内容,明确了对教学目标和程度的具体要求,还规范了教师如何使用教材。只有认真备好《课程标准》,才能在深层次上把握教材,驾驭教材。由于德育课是一门德育性很强的学科,因此我们在认知
4、《课程标准》时,既要抓住知识点__即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等基本理论知识观点,又要抓住教育点__即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使学生学会如何做人。2.备教材教材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最重要工具,教师必须从各个方面把教材的内容弄懂吃透,使教材中的知识完全转化为教师自己的知识。教师在钻研教材过程中,应至少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第一,掌握教材的知识结构。中职德育课教材每课、每节、每个框题之间的逻辑联系与概念、观点、原理之间的内在联系,将教材的知识点提炼成一个有机体系。第二,分析教材各
5、部分的中心思想。教材的课、节、框、段,每一个部分都有一个中心思想。每一部分的中心思想,就是该部分教育内容的核心。教师只有抓住了中心思想,也就抓住了教学的重点内容,也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第三,集中精力解决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重点和难点是教学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所以备课时应把主要精力放在解决这两点上。德育课的重点往往涉及到一些基本概念,教师在讲解时既不能照本宣科,也不可超出大纲,而应在博览资料的基础上去粗取精,深入浅出地讲清概念的内涵。而德育课的难点问题则往往是当今社会的一些焦点问题、敏感问题,这是德育课的学科特色。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应精心准备,特别要注意搜集具
6、有说服力的广泛教学资料。2.备学生备学生,就是要深入全面了解学生实际。学生是教师教学工作的对象,教学对象的情况如何,直接影响着教学方案的制定。所以只有备学生,了解学生的实际状况,才能最终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了解学生实际,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对知识的需求。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是为了在备课时把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首先,要了解学生现在已经掌握了哪些政治理论知识以及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其次,还要了解他们学过哪些与本学科相关的知识,因为在德育课的讲解和举例过程中,需要利用其他学科的知识解释一些诸如哲学、经济、社会、政治内容的基本原理及方法论问题。再次,了解学生对
7、知识的需求点,根据学生对知识的需求而调控教师对信息的输出,从而真正做到“因需施教”。二是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德育课的学科性质重点就在于思想品德教育,是知识教育和做人教育的有机统一。因此教师除了要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外,还要对学生的思想状况进行深入的调查研宄。学生对来自社会上的一些信息,对来自家庭的一些思想倾向,包括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及国内外形势往往都有自己的看法。而学生对其中一些事物的看法观点则是积极正确的,而对有的看法则明显带有片面性和偏激情绪。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备课时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思想状况出发,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