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491009
大小:5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22
《微涡流塔板澄清池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微涡流塔板澄清池的应用:TF :A :1003-8809(2010)-09-0060-01 一、概述 宁夏开元丰友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无烟煤为主要原料生产尿素的中型氮肥厂。造气循环水污水处理原为平流自然沉淀后经冷却循环使用,随着公司生产规模不断扩大,造气系统由原来8台造气炉增加到12台,废水的排出量也在逐年增加,但受装置能力限制,使用的循环水始终不能达标,水质差、水温高、悬浮物严重超标,特别是2007年以来原料煤又供应紧张,煤质下降,造成造气吹除带出物增加,循环水中煤灰等悬浮物高达600mg/l以上,水外排量大,在冷却过程中还堵塞喷头、填料、水池,造成供水量下降,水温降不下来
2、,循环凉水即使在冬季仍高达47℃,造气半水煤气温度在60℃以上,给生产带来非常大的困难。为维持生产的正常运行,循环水中需定期加入新鲜水进行置换,这不仅增加了新鲜水的用量,而且外排水中氨氮、COD、氰化物、硫化物等含量超标,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这些都是目前造气循环水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针对造气循环水系统存在的问题,公司决定对造气循环水系统进行改造。经多方考察,认为微涡流澄清器污水处理技术比较适合我公司造气循环水使用。 二、改造方案 2007年11月公司决定为造气循环水系统进行改造。我公司造气循环水系统原为设计水量1200m/h,有钢筋混凝土结构平流沉淀池5个,无填料冷却塔3个,
3、水处理能力为1000m3/h。其中1#平流沉淀池为22m×2.75m,有效水深为1.95m,池长与池宽比为4,停留时间为1.7小时。这次改造是在该系统原有装置基础上未新增其他动力装置的前提下新上钢筋混凝土结构微涡流塔板澄清池一座,并将1#平流沉淀池改为微涡流澄清池排污沉淀池。 三、改造后装置的结构及运行流程 微涡流塔板澄清池装置基本结构为:(1)第一反应室、(2)第二反应室、(3)第三反应室、(4)斜管、(5)进水管、(6)集水槽、(7)出水口、(8)排污管、(9)反冲洗水管 运行工艺流程为: 平流沉淀池出水→热水泵→第→反应室→第二反应室→第三反应室→集水槽→无填料冷却
4、塔→循环水泵→用户 四、运行过程及反应原理 运行时在进入澄清池的进水管道内加入絮凝剂。絮凝剂的配置及加入:吨水按10-20g固体聚合铝加入,一般按1kg固体聚铝,溶化成3-4kg液体,待所配试剂搅拌均匀且完全溶解后,用计量泵按一定流量连续不断地向池中加药,试运行时应增大加药量,吨水按10-20g固体聚合铝加入,分析水质正常,运行1小时后再逐渐减少加药量至10-40mg/l。加药后的水流经多层栅型塔板,经变速形成很多水的细小涡流,药剂在涡流作用下形成絮状物体反复和水中微小杂质相碰撞,吸附杂质变成大颗粒下沉。下沉中絮体又像X一样捕捉更小杂质,形成更大颗粒下沉至底部泥渣层,这部分活
5、性泥渣在水压作用下又一次进入混合接触过程,周而复始。杂质下降时间的长短与杂质质量、沉降距离有关,沉降距离越短时间也越短,斜管就是利用这个原理人为的创造条件,使微小杂质在澄清器内有效沉降。经过澄清器净化过的水,溢流进入冷却系统。每2-4小时取样观察一次澄清器出水情况(试运行时观察次数应相应频繁一些),24小时取一个样品,并分析净化后的水中悬浮物的含量。沉降后的泥渣是靠水位差通过排污系统静压压出,至污泥池中浓缩后重新利用,余下的泥渣最后重新沉淀,沉淀后由机械抓斗抓出。 五、数据对比 以下为微涡流塔板澄清池使用前后相关工艺数据对比: 六、改造后效果评价.17. 2008
6、年,工程完工投入使用后,实际使用效果很好,它不仅有效地解决了澄清池污泥排放、处理、晾晒、清运等一系列实际操作中的难题,也为整个系统长周期稳定运行奠定了基础。原来浑浊的循环水得到了深度净化,悬浮物含量下降到50mg/L以下,其他指标也达到了循环水使用要求,可循环使用于造气系统煤气降温、炉底冲水、水封用水,还可代替一次水用于电除尘用水。 改造后该系统可处理污水2000m3/h,每天节约一次水2000t,间接增产合成氨20t/d,间接节电25%左右。系统实现了闭路循环和清洁生产,达到节水、节电、增产和减污等效果。此次改造,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减少了污水外排,经济效益、环保效益十分显著,起到
7、了节约用水、保护环境的双重作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