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484641
大小:5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2
《校园文化建设的三大步骤》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校园文化建设的三大步骤校园文化建设作为一种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学校的重视。广义的校园文化包含着理念文化(精神文化)、实体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江苏省无锡市梅村高级中学(省梅中)在这三个层面的文化建设中,做了大量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一、重视校园理念文化建设,提高校园文化品位,形成厚重的校园文化积淀 校园理念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它主要包括校园的历史传统和被全体师生员工认同的共同文化理念、价值观念、生活信念等意识形态的东西,是
2、一所学校本质、个性、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校园理念文化又称为“学校精神”,主要体现在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等方果。 1 深化“至贤”办学理念。借泰伯故里、伯渎河畔丰富的人文内涵,进一步深化办学理念。以“至贤”为校训,“至”者,即不断追求最高境界;“贤”者,即德才兼备,“至贤”就是不断追求德才兼备的最高境界。奉“至贤”为校训,对梅中教师来说,就是要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对梅中学子来说,就是要做到品学兼优、知行双修。“至贤”是办学的一种理念、一种追求、一种境界、一种品位。 2 传承志存高远的校风。在百年的办学历程中,
3、坚持开拓进取、与时俱进,不断赋予“至贤”以新内涵,形成了“勤奋、踏实、团结、进取”的志存高远的校风。通过建立校史陈列室、荣誉室,举办校史展览、校庆活动等,增强师生对校史、校风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从而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3 发扬严谨笃学的教风。在师资队伍建设上,以“德学双馨”为标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严谨笃学,诲人不倦,始终坚持引进和培养并举,形成“德高、业精、管严、导活”的严谨笃学的教风,逐步形成以“责任”和“爱心”为核心的师德规范。 4 倡导朴实无华的学风。在学生培养上,省梅中以德、智并重为目标,充分挖
4、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把树立“立志、勤学、善思、多问”的朴实无华的学风作为推动学校持续发展之本,具体抓三个层次的教育:第一个层次是教育学生“做一个合格的中国公民”,全面加强行为规范教育,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第二个层次是教育学生“做一个正直的中国人”,使学生增强国家意识,发扬民族气节;第三个层次是教育学生“做一个有崇高理想的中国人”,使学生树立振兴中华之志,净化奉献社会之心。 二、加大经费投入,科学规划,加强校园实体文化建设,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厚实的物质基础 校
5、园实体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空间物化形态,是发挥育人作用的物质环境,属于校园文化的硬件,是感受得到的显性文化形态。它通常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环境文化,如校容校貌、校园绿化等;二是设施文化,如教学设备、生活设施等。这些以物质形态存在的文化设施,既是校园教学活动的场所和设备,又体现了学校所特有的文化特征。 在环境和设施文化建设方面,省梅中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精心设计,从科学性、教育性、艺术性、经济『生等方面人手,大力加强物质文化建设。启新、吴风、中华三幢教学楼依次排列。现代化的实验楼、图书馆、科技馆、艺术馆各具特
6、色。中国运河之源、中华吴氏之源、中华文明之源、江南教育之源、江南农桑之源、中国古兵法之源、江南梅文化之源等七大文化之源更是错落有致,彰显校园物质文化张力。重视校园绿化、美化和人文环境建设,把校园建成育人的特殊场所,充分利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营造德育的良好环境和氛围,使校园内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体现教育的引导和熏陶作用,从形式到内容都力求体现美。 三、以管理谋发展,扎实推进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为教育教学保驾护航 校园的规章制度,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目的是为学校教育教学保驾护航,激励师生化压力为动力、
7、化被动为主动、化挑战为机遇,引领教师的专业成长。其制定是否科学、合理,是校园文化程度高低的标志。然而校园制度的建立,只是为校园文化的形成打下一定的基础,学校管理者应当把着眼点放在各种规章制度的执行上,只有当制度这种“外在文化”转变为全校师生的“内在自觉行动”,才能真正发挥校园制度文化的作用。 省梅中创新管理体制,以管理谋发展、以管理求突破,实行制度管理人本化和规范化,不断提高管理的效能。坚持以人为本,倡导人文关怀,实行民主管理,培育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坚持以德冶校与以法冶校密切结合,创新有利于师生、学校健康发展的教
8、师管理、学生管理、教学管理、总务管理等各种管理制度,使各项教学管理活动有章可循,在一个有秩序的氛围下充分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江苏省《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为标准培育规范有效的制度文化,建立健全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五严”规定,深入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修订完善学校章程,追求工作落实的高效益,强化工作的系统性、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