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48115
大小:30.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7-11-14
《《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_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望岳》《春望》《石壕吏》)【教学目标】1理解诗歌主题;探究诗作风格的变化。2熟读成诵,涵泳体悟。3感受诗人的爱国情怀。【教学重难点】1涵泳背诵。2理解诗歌主题。3把握诗作风格。【时安排】二时【教学流程】第一时一、导入新(屏显杜甫图片)杜甫是我国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尊称为“诗圣”。他的诗作在总体上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变化过程,号称“诗史”。今天就让
2、我们与诗圣同行,去感受他博大的思想情怀。(板书标题、作者;屏显:与诗圣同行。)二、活动建构——与诗圣同行1第一板块:忘情吟诵(屏显)。(1)教师范读。听清读音,把握停顿、重音。(2)自由朗读。(3)指生朗读。校正读音,明确节奏。(4)齐读全诗。()合作译诗。结合注释,疏通诗意;提出疑问,讨论解决。2第二板块:诗意描述(屏显)。(1)假如你是诗人,请试着用描述的口吻描写泰的雄伟景象。(2)假如你是诗人,请试着用感叹的口吻抒写你站在战乱后的长安城上的感受。(3)假如你是诗人,请试着用讲故事的口吻再现当年石壕那个令人心碎的故事。先自行准备,再小组交流,最后小组
3、推荐同学向全班描述。活动的全部目的在于通过诗意地描述,检验、强化、深化对本的理解。因此活动完毕后的评价,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解说是否准确(符合原意)、清晰(顺序合理)、生动(描绘细致)。一句话,关键考查活动参与者对本理解的准确度。教师可视其情况做点必要的补充,如“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这两句,就要指出这里说的是泰脉,它在东中部,从东平湖东岸一直延伸到淄博市南,长约二百公里。诗的末联提到的“绝顶”才是指泰的主峰玉皇顶。3第三板块:品析妙点(屏显)。杜甫曾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佳话。在这三首诗中,你认为哪些词、句,或者标点用得好,谈谈自己的感受。教师可示例。(
4、1)“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这是近望所见。上句写泰的秀美,用的是虚笔。为什么要用虚笔?因为泰的秀美实在是一言难尽,不如只写造物主对泰情有独钟,这是诗人的强烈感受,是泰的秀美在诗人心灵上的折光反映。下句写泰的高大,这是实写。“阴阳”分指的南、北两面,南先得日光,故易晓;北日光不到,在昼犹昏。“割”字提炼得极好,从的北面看,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朋的刀切断了一样,突出了泰遮天蔽日的形象。(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此联向有两种解释:一种是以诗人为“感”、“恨”的主体。花、鸟在春景中是最有代表性的事物,能使人赏心悦耳,但诗人此刻面对残破的都
5、城,不知官军何时才能平定叛乱,不知妻儿在兵荒马乱中如何度日……种种念头困扰着他,他怎能不见花而落泪,闻鸟而惊心呢?另一种以花、鸟为“感”、“恨”的主体。这自然是诗人移情于物的结果。这两种解释实质上并无区别,都表达了感时伤世的感情。本联以“感时”一语承上,以“恨别”一语启下,法分明。4自由背诵。第二时一、活动建构——与诗圣同行第四板块:感受情怀(屏显)。1这三首诗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你是从哪些诗句感受出的?补充背景。(1)《望岳》。这首诗是杜甫早期的作品。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窃比稷与契”,常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自喻的年轻诗人离开
6、了长安,到兖州去省亲——其父杜闲当时任兖州司马。此后大约三四年间,他一直在东、河北一带漫游,结交了不少朋友。这首诗就是这一时期写的。诗人的背后是一个鼎盛的唐王朝,所以在他的诗里便投射了足够的“盛唐气象”。(2)《春望》。这首诗是唐肃宗至德二年三月(约77)杜甫在长安时所作。安史之乱的叛军攻破京都长安,杜甫投奔唐肃宗,中途被叛军俘获,带回长安。此时的长安被焚劫一空,满目凄凉,目睹一片萧条、破败的长安城,诗人百感交集写下了这首诗。(3)《石壕吏》。唐肃宗乾元元年(78)冬末,杜甫回到洛阳,看看战乱后的故乡。可不到两个月,形势发生逆转,唐军在邺成大败,郭子仪退
7、守河阳。洛阳一带又骚动起。诗人这时被迫离去,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回到华州。一路上他所看到的都是征夫怨妇们的愁眉苦脸,所听到的都是别家出征时的哭声。著名的《三吏》、《三别》就是根据这番经历写成的。其中《石壕吏》因构思巧妙和情节生动而流传最广。2讨论明确。(1)《望岳》。抒写诗人要攀登泰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表达了诗人的雄心壮志和远大的思想抱负。(2)《春望》。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思想感情。(3)《石壕吏》。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3带着诗人的感情去读每一首诗,要读得入情入境。指生读,再指生读,齐读。二、整合总结1辨析比较
8、。这三首诗写于不同的历史时期,除了表达的思想感情不同外,它们还有哪些不同点?提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