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类文本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

ID:21468880

大小:9.09 MB

页数:62页

时间:2018-10-18

论述类文本阅读_第1页
论述类文本阅读_第2页
论述类文本阅读_第3页
论述类文本阅读_第4页
论述类文本阅读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述类文本阅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懂文识题,三重比对突破瓶颈——论述类文本阅读一、《考试大纲》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中外论述类文本。了解政论文、学术论文、时评、书评等论述类文体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达方式。阅读论述类文本,应注重文本的说理性和逻辑性,分析文本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选材范围考试重点1.理解B⑴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⑵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2.分析综合C⑴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⑵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⑶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⑷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二、命题特点⒈题型特点⒉题量特点⒊选材特点客观题3道多社会科学类论文15年16年17年1筛选并整合文

2、中信息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2理解概念,归纳要点。理解概念,归纳要点。分析文本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近三年新课标卷Ⅰ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考查考点分析2017年全国1卷1.DA,“为了应对气候变化”无中生有,强加因果。“非政府组织提出气候正义的概念”,张冠李戴,文章并不能确定是非政府组织提出了“气候正义”的概念。必然代或然。B,以偏概全。C,文意理解错误。2、C.文意理解错误。3、B.绝对化错误。2017年全国2卷1.A2.A3.B2017年全国

3、3卷1.CA项表述过于绝对;B项“必须完好保存”错误;D项“使之成为相关产业的配套设施”错误,原文是“这需要相应的公共设施与之配套”。2.C“并举例说明了甄选的标准”无中生有3.B“说明乡村记忆的内涵并非一成不变的”错误。三、解题方法重点训练三种能力:筛选、比对、分析筛选筛选,就是联系阅读材料,依据题干要求进行比较、过滤、选择,从中选出所需要的词语或句子。筛选的关键是找准、找全与选项对应的原文。注意:题干要求、答题区域及暗示方向比对指比对题文。在原文中找到与选项对应的相关内容之后,要仔细、严谨,逐字逐句的比照,看哪个词被换了或删了,句子的意思

4、是否发生了变化,与题干的意思是否符合。分析分析设题陷阱三重比对法(一)比对词语(概念)(二)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三)比对依据和结论(看推断是否成立)比对词语(概念)例1:【选项】钱穆说过:如果老子其人其书的时代不明,那么先秦诸子学术思想的联系和发展就无法弄清,《老子》和道家的源流、派别也无从谈起。(2013·全国卷Ⅰ第1题B项)【原文】钱穆先生说:“老子伪迹不彰,真相大白,则先秦诸子学术思想之系统条贯始终不明,其源流派别终无可言.”大家都期待这个问题有新的解决线索。设题陷阱类型一:混淆对象(指代错误,偷换概念)解题对策典型代词

5、:“这些”“那些”“这个”“那个”“其”“之”等联系上下文,弄清所指代的具体内容,结合语境,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例2:【选项】各类新型纸质信用工具最初是由宋代政府发行的,期发行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货币流通区域的割据性等多方面的问题。(2015·全国卷Ⅰ第2题C项)【原文】在高度发达的造纸和印刷技术保障下,通过民间自发力量的作用和官府的强制推行,宋代社会陆续涌现出诸如茶引、盐引、香药引、矾引、便钱、交子、钱引、见钱公据、关子和会子等大量新型纸质信用工具。设题陷阱类型二:混淆范围(范围扩大或缩小或丢失,频率升高或降低)a表范围大小的词语:凡,全

6、,都,所有;大都,许多,绝大部分;极少,罕见等);b表频率高低的词语:总是,往往,常常,通常;有时,偶尔等)例3:【选项】A、在科学本身的领域里,科学家构建严谨完整的科学体系所用到的概念是不充分表达个人感情的。【原文】它为建立它的贯彻一致的体系所用到的概念是不表达什么感情的。设题陷阱类型三:混淆程度(常见情况:夸大或缩小影响、结果,过于绝对)解题对策重点关注表程度轻重的词语:很,非常,相当,一点,明显地、绝对、极度、十分、重要、最、顶级、太、更、极其、格外、分外、总、特别、稍微等比对关系例4:【选项】人们之所以喜欢欣赏悲剧,是因为悲剧会引起人

7、的悲伤、畏惧、怜悯,使人在强烈的痛苦中获得一种快感,所谓“以悲为美”的意思全在于此。(2014·全国卷Ⅰ第3题B项)【原文】悲剧不仅表现冲突与毁灭,而且表现抗争与拼搏,这是悲剧具有审美价值的最根本的原因。……现实的悲剧只在客观上具有悲剧的审美性质,它们必须以文学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才能成为欣赏的对象,美学上所谓的“以悲为美”才能实现。设题陷阱类型四:混淆逻辑条件关系不当——必要条件变充分条件、丢失条件;因果关系不当——强加因果、因果颠倒,混淆条件与目的,自相矛盾解题对策重点关注表因果关系和条件关系的关联词语:①因果关联词:A.事实因果:因为(

8、由于)……所以(便)/由于……因而(因此)/之所以……是因为/因此、所以、故此、故而、因而、从而、以致、导致、致使、使、以至、以至于。B.推论因果:既然……就(那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